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涨了涨了!自主品牌市占率增至近60%,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言车有徐头像言车有徐头像
    言车有徐2023-12-12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放到国内汽车市场来看似乎再恰到不过。毕竟谁能想到,曾经任人拿捏、没啥技术可言的国产车已经不复存在,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探索,再加上很多自主品牌抓住了新能源这个契机,也让它们逐渐茁壮成长。而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品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自主品牌市占率接近60%

    国人爱买国产车了,这肯定也不是吹嘘的,数据便是最好的证明。

    从乘联会给出的数据来看,今年11月份,自主品牌零售115万辆,同比增长31%,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5.3%。值得注意的是,11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59.7%,较去年同期增4.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其市占率已经要接近60%,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讲,就是每卖掉100辆车,其中就有接近60辆是自主品牌。

    可以说,从近两年的市场表现来看,自主品牌对合资品牌的侵蚀有目共睹。要知道的是,在两三年以前,由于口罩因素与国六排放的到来,很多脆弱到不堪一击的国产车经受不住压力,纷纷遭遇了关厂、停产等现象,比如大家熟知的众泰、海马、力帆就是这样的例子,而影响诸如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企倒是因为经济省油的优势,由此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在2021年的时候,自主品牌的市占率也才39.6%,但短短两年时间,自主品牌的市占率能增加20%,这无疑是非常恐怖的“成长速度”。

    头部车企立功,新能源弯道超车

    不得不承认,在新能源时代,自主品牌确实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阳光大道”。

    首先是比亚迪,说是靠着新能源弯道超车一点也不夸张,月销超30万辆的成绩,如今在国内车市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够做到。而这还只是刚刚成长起来的比亚迪,随着王朝网、海洋网系列产品的完善,以及方程豹、腾势、仰望等品牌的入局,到时候比亚迪的矩阵只会更加丰富,销量有望更上一层楼。

    除了这家新能源巨头之外,奇瑞、长安、吉利等传统车企的转型升级也表现得优异。特别是奇瑞,可谓是闷声发大财了,11月份销售新车212,076辆,同比增长111%,海外优秀的战绩也是奇瑞能够暴涨的重要原因。至于吉利的话,也是走“多生孩子好打架”的路子,靠着中国星经典系列、极氪、领克、吉利银河等地发力,使得其在11月份也成功首次突破了月销20万辆的大关,份额提升明显。

    在新势力这边,理想、问界、小鹏等车企也稳步发展。理想就不用多说了,旗下的L7、L8、L9三款套娃车,就能稳定月销4万辆以上。而问界更是近两个月杀出来的黑马,毕竟背靠华为这座大山,再加上人家性价比确实很高,11月已经交付了超1.8万辆新车,预计2万辆也在不久的将来。另外则是小鹏,连续两个月销量突破2万辆,扭转了之前的颓势,

    日渐势微的合资车

    很显然,对比以前合资品牌的霸主地位,自主品牌显然已不是被拿捏的“软柿子”了。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崛起之后,即便强如丰田、大众这样的巨头车企,在面对国产电动车时也显得力不从心。而像是韩系、法系车企的话,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就以日系车举例,它们在面对国产电动车的打击时,很难有还击之力。原因在于日系车的转型速度太慢了,而旗下的燃油车更新换代也非常慢,这也在客观上导致消费者认为日系车普遍老旧的印象。只能说,在这个内卷的时代,不进则退,再看国产车这边,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智能车机,都吊打现在的日系车,而且一般上到十多万的新能源车,配置几乎也都是给你弄齐全了,对比下来日系车就显得格外寒酸。

    而自主品牌的“内卷”,也算是出了一口恶气,毕竟以前买车的时候,合资车总是高高在上,有时候甚至还得加价才能买得到,但如今再来看看以前加价卖的神车,都在不约而同降价,说白了以前合资车的利润是真高真能赚钱,但今时已不同往日,在新能源车逐渐都将价格打下来之后,没有性价比就很难在市场中生存,合资车更是如此。

    写在最后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越来越多的国外车企来到中国修建工厂,国内市场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这也激发了更多的自主品牌在技术上的大变样。而在自主品牌不断成长的同时,留给合资和外资汽车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多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次阅读
    11评论
    1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