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这是两千多年前论语中的故事了。其实选车而言和子贡问政一样,那么多的选项,如果一条条的去掉,我们最终会选择什么。

蓝山不是我的第一辆车,但确实是目前最满意的一辆车。为何?听我娓娓道来。
不可否认这种中大型的变革者是理想one,当初在路上初见的时候觉得还真大啊,但是会选择么,总被喷的三缸发动机、增程那样的鸡肋技术以及名不见经传的生产厂多多少少会使人有顾虑。但经营这么些年下来,直到L789出现,理想成了这个车型的标杆。后者如领克09、问界M7、小鹏G9闻风而动,但市场反映确实波澜不惊。直到蓝山的出现。
传言说蓝山抄理想one但没想到L三系出现,或许是这样,但不全是。这又绕回了老问题:选车那么多的选项,如果一条条的去掉,我们最终会选择什么?
以往的咖啡系,不是原谅绿就是背刺老车主,但目前蓝山已经第二次OTA了,说明管理层终于意识到维系产品忠诚度的是靠老车主的口碑而不是从公域流量的池子离随便抓的小鱼小虾。其实理想就是这么做的,信仰之力使得无数缺点都会被忽视或接受,但优点会被放大到口口相传。是长城设计不出来车载冰箱或车载电视么?还是魏牌解决不了加装CDC悬挂、流媒体后视镜以及B柱异响问题?都不是,其实还是取舍的问题。

从运营角度来看,足够的销量能够摊薄研发的成本,而从从后续的销量中赚得企业希冀的利润。而大众化的又是其中流砥柱,比如迪厂卖的最好是秦,长城卖的最好的是哈弗。但秦早就是新能源了,抛开高压油箱的诟病和千年的筷子悬挂不说,充电站里大多还是秦。而新能源的赛道上长城起步的就晚一点了,而之前的新能源不能算得上是扛鼎之作,所以蓝山的出现算是向新能源进军的尖刀,其成败自然影响后续的战略决策。

30万的车,看得见是没有激光雷达、没有冰箱彩电、没有CDC以及双叉臂,看不见的是设计理念、安全性、舒适易用、以及后续的服务和产品的功能拓展。所以除了魏牌的铁粉,其目标人群会是如何呢?

拿着钱不可能买不到车,除非有严重加价购车的瘾。但此一时彼一时,国产车的质量与功能早就天翻地覆了。而我为什么会选择蓝山而不是其他呢。其实就是没什么固有的品牌忠实度,别说德系日系过去多么辉煌,漏油的、黑心棉、蝉翼后梁;也没什么特殊科技爱好癖,别说未来属于算力,还不想为未来买单的。所以蓝山是这两年性价比最高的。而现阶段自动驾驶不能逃避酒驾或车祸责任,不能完全信任不会出事故的情况下,也就是个辅助驾驶。指望辅助能翻盘,这句要求有点高。

所以选择来说,喜欢500万以内最好的SUV可以去瞅瞅理想;喜欢1000万以内遥遥领先的SUV可以去看看问界;觉得自己是个理工男的可以选择小鹏;符合大众审美、买车为国争光的就是选择BYD;而手头不宽裕,就喜欢耐操暴躁驾驶的可以看看蓝山——毕竟做皮卡出身的,什么样的路都要安全地走一走,长城是有绝对话语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