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easonque头像easonque头像

    easonque

    拿铁DHT车主·车龄2年

    • 懂车帝3周年懂车帝3周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2精英创作者LV2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3持之以恒LV3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小马过河和OTA

    2023-04-29发布于:拿铁DHT车友圈

    不知道大家在上学时,是否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以免大家不知道,还是简单介绍一下吧。

    《小马过河》是作家彭文席创作的童话,发表于1956年2月13日《新少年报》,原名《小马过溪》。讲述的是小马在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后不敢过河,在妈妈的鼓励下终于顺利过河的故事。

    在我看来,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小马,对于声音、体感、美学等等的理解都各不相同。虽然比较难出现“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情况,但一千个人眼中,也还是会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种声音/颜色/体感,有的人会评价为舒适,有的人就认为不易接受。

    具体到汽车上,有人认为路感清晰是好车,有人却认为绝对的隔离感才是真的好……在“老旧燃油车”时代,大家买了车以后,只能接受厂商提供的车辆状态,实在难以接受的话,要不改装,要不卖车。随着整车OTA的出现,厂商可以通过软件对车辆的质感进行微操了。为了提现诚意,厂商会倾听广大车主的声音,于是一些更响亮的声音更容易传到厂商的耳朵里。针对那些大嗓门的意见,厂商立刻整改,紧急上线。到这一步,一切看起来还都很好,再往下就不一定了。整车出厂前,要对车辆进行以“年”和“万公里”为单位的测试,对于一些涉及车辆操控、NVH的OTA后状态,除了计算机模拟以外,实车测试的数据很难达到上市前的程度,自然更容易引起车辆其他方面状态的改变,进而出现所谓的反向OTA。

    如果嗓门大的人,真的是代表绝大多数车主的意见,厂商的对应整改,起码在方向上是没错的。就怕那些响亮的声音根本无法代表绝大多数车主,导致厂商误把个性化需求当成了广大消费者的呼声。OTA后的确满足了嗓门大的人,而沉默的大多数成了OTA副作用的牺牲者。在我看来,OTA这种做法没错,但如何去判断OTA的方向很重要,“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只能让“不会哭的孩子”天天挨饿。

    最后,我想说自己的建议:

    1.作为车主,发现与自己感受不一致的意见时,一定要大声说出来,只有大家都发声,厂商才会知道更多车主的真实感受,找准OTA的方向。

    2.厂商在做涉及到动力性能、悬架、NVH等方面的OTA时,一定要慎重,多做实地测试,尽量减少OTA的副作用,让每次OTA都能产生正面效果。


    one more thing

    有人说老魏的定价太高了,一心追求利润,反观某b字头企业才是真良心,因为人家做到了油电同价。在此,我把他家最后一代油车和同档次新能源的配置差异图给大家展示一下,10度的电池加一个发电机不会超过2w块钱(他家这种掌握供应链的只会更便宜),这些配置够不够2w大家自己判断吧(我这里还没考虑二者的终端优惠力度)。


    作者提到的车系:


    • 车网互联时代,每台车都是移动的“测试台",相关基础数据,厂商都能掌握,, 怎么处理和使用这些数据,全看厂商的意愿,, 用户的个人感受,主要集中在外形内饰和人机工程方面,毕竟个人的感觉还难有数据。

      评论发表于2023-05-02
      • 感觉蔚小理的OTA,一般也是围绕着多媒体和辅助驾驶开展,很少像长城这样去动机械方面的软件控制

        回复发表于2023-05-02
      • 可能长城觉得自己搞机械比新势力更熟练此

        @easonque感觉蔚小理的OTA,一般也是围绕着多媒体和辅助驾驶开展,很少像长城这样去动机械方面的软件控制

        回复发表于2023-05-04
    • 阿牛ZoomZoom头像阿牛ZoomZoom头像

      阿牛ZoomZoom

      拿铁DHT车主·车龄2年

      • 登录大师LV5登录大师LV5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2精英创作者LV2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3持之以恒LV3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wey都快活不下去了,肯定利润为先,用户先等一下。就一个ota还要进店那还要什么ota

      评论发表于2023-04-30
      • 关于你的第一句话,我没评判wey的利润率问题,只是把所谓“厚道”的友商拽出来给大家看看。 关于你的第二句话,进店升级应该是不用满足工信部有关OTA备案的要求。而且进店的那几个包都是为了给之前几次OTA擦屁股,至于为什么之前几次OTA对机械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还不是某几个车主叫嚣把自己腿给震断了?(对,我说的就是和你同ip的那人)

        回复发表于2023-04-30
    • 大白菜炖着吃头像大白菜炖着吃头像

      大白菜炖着吃

      玛奇朵DHT-PHEV车主·车龄3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1登录大师LV1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4持之以恒LV4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不管什么车都有震脚和不震的这叫个体差异,某些零件批次精度偏差大造成的。我以前在东芝干过磨转子的活,有的批次材料非常难磨,磨完量一圈尺寸还不等只能保险最大值在标准内,而最小部分很多在偏差外就这样都过了,不然很多材料都要报废,而买到这种组装好的马达运转时候肯定震动噪音比正常的大。本来都按照正常装配部件运行的程序为了解决某批残次品问题而去修改就会影响正常的产品体验。

      评论发表于2023-05-01
    • P都摇摇欲坠,D还有谁管

      评论发表于2023-05-01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