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鸿蒙座舱给我们最大的亮点,然后再说驾乘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鸿蒙座舱
1、华为的鸿蒙座舱,车机系统流畅,是非常流畅。没有卡顿,跟操作手机似的。想起来了一直讨厌余大嘴常说的一个词:“遥遥领先”,但是这车机确实是。
2、语音识别“小艺小艺”很强,车内乘客即使在正常对话,也能准确识别你的指令。但是识别错误和未执行也存在,不过少得很。
2、车机和华为的手机简直无缝衔接,这个功能很方便,跟苹果全家桶生态间、鸿蒙生态间的链接一样(不过有的时候还是有延迟)
3、前后排座椅都有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不过可能是身高的问题,小编183,感觉肩膀承托不是特别好,总感觉对着两个肾一通乱摁)
4、零重力座椅舒服,支撑、包裹性都很好。不管是充电小憩、等人、或者家人、客户乘坐都不妨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既然选择了这款车,强烈建议把零重力加上,不会后悔)

操控体验
1、方向盘很轻,单手指操作也感觉轻盈。
但是,如果用油的话,共振偶尔能够传递给方向盘,感觉蛮清晰的
2、加速的推背感很强,毕竟5秒内的百公里加速,且驾驶很平稳。
3、底盘:M7底盘调校偏舒适,滤震很明显,细小的颠簸直接可以忽略。在非铺装路段,没有太明显的颠簸,底盘不松散,过度也相对顺滑。(但是,一定要把它当做城市SUV来开,如果想去一些乡间小路,比如坑洼、或者易形成交叉轴路段,还是谨慎些好,长时间行驶在坑洼路段,是会晕船的,虽是双电机四驱,但是限滑就有点拉垮了,如果是两驱、彻底歇菜)这个价位区间倒是唐DM-P应对自如。
4、操控性
由于底盘的调校偏软。车辆以较高速度过弯或者是变道时,悬架的支撑性比较差,导致车身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侧倾、甩尾。(还是轴距已经小于M5的情况下)
5、低速滑行时,偶尔有一种呼滋声,挺明显的。应该是电机发出的,不知道有没有人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增程器启动时略感震动,稍微有点声响。
隔音
1、纯电模式下,60时速以内基本很安静,没想到M7的隔音做的这么好,但时速超过80以上,有较大的风噪还有胎噪。
2、还有它这套轮胎,建议更换静音轮胎,加上华为SOUND音响、零重力座椅,哪怕是短长途第二排乘坐者也绝对惬意。
增程器启动比较噪
跑高速,模式选择自动,增程器介入声音很大,包括发动机的声音。设置成燃油,声音就好很多,速度在110以上,虽有双层玻璃、主动降噪,还是要拿音乐的声音去覆盖发动机(燃油优先声音相对好点)、胎噪、风噪等噪音。

不过对于车身尺寸,这款车是我见过设计过程中最纠结的一款,在操控和空间之间相互“妥协”前提下,第三排和后备箱也整体偏小
问界M7整车尺寸5020*1945*1775,注意的是轴距2820。要知道M5的轴距2880。轴距越小,转弯越灵活,相反车内空间就越小。这样的轴距,M7座椅是2-2-2的布局,并且2排的空间是很富足的。这就导致第三排和后备箱空间都不足,想要6座,后备箱就超级小。第三排放倒,后备箱是大了,但是第三排的腿部空间,对于成年人来讲,短途还好,至于长时间乘坐,是真的不舒服。



外观
虽有可点亮AITO的车标、分段式格栅、贯穿式LED灯带,再加上20寸10幅轮毂,给车带了些时尚感。
但纵观整车,又好像完完全全是一个给中年人“量身定做”。不过外观这方面,见仁见智,不做过多的延伸和考量标准。
内饰
整车内饰覆盖高档 Nappa 真皮,座椅是真的软以及木纹装饰,木纹可不仅仅是中控有,能延伸到驾驶座椅。
储物空间很大,中控下留空处理,甚至同事坐副驾把MACBOOK Pro放进去拷贝素材。

续航
M7纯电官方标定续航只有200,城区实际开下来在168左右(未开空调,满载)。电量不到25,增程器滋的一声发动机就轰的介入了。这几天气温在20度左右,供参考。由于时间和调度原因,未测试馈电真实油耗。但有一点是有点和没电整车的反应相差还蛮多的,不像DM那么无缝衔接。增程车也能理解。
作为家庭用车,M7也不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华为的加持,给这台车配备了超强的大脑,鸿蒙的加持,让这辆车有更好的拓展性。
温馨提示:虽是偏舒适的车,5秒内的加速也提升了驾驶感受。一定要确保不要馈电。不论是加速、静谧、还有燃油经济性,影响都相对较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