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电车的快乐少之又少,预期也不算太高。然而这车的快乐确实远超预期,写一些内容为这雅迪王板块添砖加瓦了。但凡我说的理论你觉得可杠,杠就是你对。
目前总里程一万,9月底下线10月运到手里,摆到11月轮子正式转起来。
项目顺序未必是最合理的,但是基于当时条件,从简单到复杂,后来人可以优化,但实际影响有限。
1. 落地第一件事就把轮胎换了,这时候已经决定了基调,245 45 R19我不大可能会去动,理由也是觉得电车没啥搞头,没计划太凶残,铝圈19就19到底也不是不够,45虽然有点肥了但是舒服,区间又大。虽然现在有点心痒想按照 30 R20搞凶一点,但是也只是一点点动心。

ps4属于是最简单随处可得价格透明好用又耐用的永不踩坑
2. 车膜,因为自己从事这个行业所以膜反而多说了容易遭杠,这个项目我的内容也没有太大参考价值,说一下权当软广看。全套“颂”车衣 黑色纸底的普通改色做悬浮顶 天窗n99加四窗负离子 前后z70 基本算是豪横全家桶,用过都说好。我个人不喜欢花花绿绿的,可能是见太多了,相信世界的尽头是黑白灰。


3. 刹车部分比较有的说,这次属于长经验,选了Tei。

首先对于一般人,我们就城市道路归交规管的情况下,卡钳的机械性能不管是吹还是真的有多厉害,咱们都绰绰有余,舒适度和脚感只要是对向活塞结构,部件工作良好夹得住,完全在于皮好不好。所以选择tei属于懂的都懂系列,我原计划是按照ap的大四去买皮,没想到翻车了。特此申明,tei是超级OK的品牌,无论是售后还是做工,并没有毛病给你挑。


但是这个皮我估计是受限于产品预算和价格竞争力,厂皮只有两款。不想用金属皮就是陶瓷皮,陶瓷确实是很普通的陶瓷,表现太均衡,粉尘噪音的控制一等一的,适合最最大部分场景。所以我按照ap大四底板买了一套d皮es。买来才发现被秀麻了,人家的皮都厚度18,tei果然只是仅仅借鉴了别家优秀设计,然后把刹车系统整体做薄,导致原皮厚度只有16。

左es 又tei陶 配方天差地别了
然后就是愚公移山蚂蚁搬家,一点点自己磨薄,最后倒是完美适配,为此还买了一把游标卡尺,找了个水平。

成品磨合后的效果,惊艳。线性明显而且很绵柔稳定,制动力也足。我不觉得国产配件有什么原罪,原罪是预算,不只是钱的预算,还有时间精力。又要省又要不费时间不费精力的给你性能炸裂就是做梦,一套tei外加我搭进去的砂纸卡尺前前后后借人架子拆进拆出,还得算点工时,麻烦得很,总体省下来的经济账,其实也很有限。当然我自认在驾驶体验上成品还是不输一线老牌同段位。
顺嘴一提,刹车油我换了低粘度sl6,属于好奇尝试,第一次用ibooster嘛,多折腾折腾,效果目前并无不妥,可能心理作用吧,电子系统工作灵敏度似乎也不错,客观来说可有可无。
4. 铝圈。本来打算就用原厂选配轮毂算了,结果还是看着法兰心里闹腾。然后一看这个非常国风的轴头数据,五味杂陈。

法兰大法好

这里要吹一下国锻了,质量方面用到现在确无不妥,动平衡的量也控制得很好。关键是数据自由,有喜欢的款式有数据,给你整得又快又好,妥妥的数据齐边。不像用洋货,不用等不用到处乱找,求爷爷告奶奶最后还得配个变径。
当然我接触过的国锻也有三六九等,过于低价的也劝大家谨慎,最好是找比较确定工艺和原料稳健的规模厂直接订货,国锻质量过关的一套下来成本也不是那种淘宝看看就敢下单的。还是那句话,要省就要多费心。

5. 隔音。我对噪音接受度比较高,一开始没执着。纯当体验去搞了一手,按照口碑选的音豪,啥俄罗斯stp隔音算是高端店了,弄了个比较入门的产品,轮拱四门尾箱包双层,拆了才知道原车原来这么垮。深蓝便宜不是没道理。




原车尾箱就一层铁皮上面一个带棉毯子

原车轮拱就这样,不响有鬼了
效果嘛,比较基础的产品已经天差地别,噪音至少减半,原车没法听的音响也变成可以听个响了。隔音我觉得蛮提升体验的,非常直观,普适性也强。
6. 避震。原车弹簧其实还行,不算软但是对开快车来说完全不够硬,阻尼嘛依托答辩。加减速俯仰,快车打方向侧倾抬轮,包括满油门到50左右会顿挫那下我都怀疑是弹轮了,因为换完避震之后就不顿挫了。原厂乱晃,阻尼整一个出工不出力,甚至会让乘客晕车,弹簧回弹基本是吸收不掉。它为了配前后轴荷比让重心前移,好死不死还抬高了车尾,后悬行程长到看不懂。不管是动态还是静态的姿态,对得起深蓝这么好看的外观设计吗,简直是丑到批爆。
AGT是咱能联系且愿意订制这个里面我心目中最好的全长可调了,AGT用过都说好,开发水平我也是体验了,非常细腻。这里着重强调咱不是什么满大街跑的车型,安装调试请找专业团队,别图便宜别找吹牛拍胸脯的,这个东西还得看功底。

注入灵魂

安排明白之后,现在不晕车,不点头不抬头,过弯随便给油,190千瓦电机还远远不到抓地力极限。
防倾杆顶吧什么的这种东西我觉得没啥意义,一个避震全解决,上了避震感觉还要加强件那可以说是恭喜买到ultra plus max版的电机了,才190千瓦电机对吧。最近看到了就提提自己看法,原厂避震就这样了,话说回来,单加强车身有个der用,仁者见仁了。
7. 护板。毕竟是电车,多少带点怂,毕竟还是多少降了些高度。配方简单,淘宝加楼下汽修店,约等于没有配方。

顺带一提车内用品,双层tpe脚垫容易清理,方向盘挑个半段的夹套,原车有点细,方向打猛了容易砸痛自己,扶手箱加个隔层藏点私房钱。这些都常规操作。

这种还挺实用的
最后我们盘一下账,是我接触下来市场上随便问问的大概情况,不代表我具体案例
1. 轮胎 5-6k
2.车膜 完全看需求 0-很多很多k 产品丰富得很 太个性化 聊多了友商要杠 我收声
3.前后四活塞电机一体加es皮加工加七七八八 15-18k左右
4.国锻铝圈 7-10+k 看到的价格太乱了 我理解这个区间的国锻比较安全
5.隔音 5-10+k 这东西水也深 高端产品性能炸裂价格也给你炸裂
6.避震 agt产品全系10k左右 工费各显神通了
7. 怂货板 带工算足1.5k吧
大数是车价18.5落地19,按市场取中25以内可以cdm毕业,这点快乐,不是25能买到的原厂车可以给的。洋货基本别想了,国产电车咱不配啊,咱兜里这点米谁给咱订制。
深蓝有点半成品的味道,但是如果愿意折腾,还是可以去做添加的,便宜是没有加些猛料来卖钱,所有成本下去要有收益的,造车预算上去了的话卖价不可能不想盈利吧,所以反而现在定位显得很良心,七七八八的功能卖给我我也没啥用的。基础方面素质不错,也就是是车架和电机,我觉得挺踏实的,而且底盘结构也可以支持浅挊一把。运气不好拿到问题车的小伙伴,我也深表同情且愤慨吧。
最后祝各位撸车快乐。

这是原厂避震最后一张照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