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巨亏44亿后股价暴跌,小鹏的危机从何而来?

    宏哥谈商论道头像宏哥谈商论道头像
    宏哥谈商论道2022-10-18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继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个风口。正是因此,它吸引了无数资本的加入,但这同时也让这条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即便是一些比较有竞争力的头部造车新势力也很难熬出头,就在最近昔日新能源销冠小鹏汽车销量骤减,受此影响股价也迎来了至暗时刻。究竟是什么让小鹏汽车沦落到这种境地?

    想当年,国内造车新势力长期被“蔚小理”三家霸榜,然而在2019年的时候,上天给蔚来开了个玩笑,一年就亏了112亿,股价更是一路暴跌,最后跌到了1美元。当时的李斌几乎已经快走到了退市的边缘,不过何小鹏倒是很仗义的发文力挺蔚来。但谁也没有想到,三年后的今天小鹏汽车竟然走上了蔚来的老路。在10月初各大造车新势力陆续发布9月销量之后,大家发现不少车企的销量都有所提升,但小鹏汽车却一落千丈,曾经稳居前三,这次直接掉到了第七。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小鹏发布的新车G9身上,这款车直接导致了小鹏汽车如今的尴尬处境。不过这一点让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因为今年上半年油价不断上涨,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政策又很不错,而且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今年1-9月公共充电桩新增幅度高达106.3%,基本上能够满足车主的需求了,按照这种情况来分析的话,大家对电动车的购买需求应该是上涨的,那G9发布之后销量也应该水涨船高,但为什么最后却成了拖垮小鹏汽车的绊脚石呢?这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究其根源,错还是在自己身上。作为曾经的销售冠军,大家对小鹏汽车寄予了厚望。在G9还没发布的时候,大家就已经开始期待了。当时何小鹏也非常高调,号称这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新车正式发布之前,何小鹏的一篇宣传微博更是吸引了无数眼球,在他文章的介绍里提到,这款新车有着能跟迈巴赫GLS媲美的5D音乐座舱,激光雷达不输保时捷卡宴,字里行间都在告诉消费者这款车配置非常豪华。新车发布会上他更是毫不客气的说G9就是这个时代的标杆。听完这句话大家对这款新车的期望值就更高了。但有句话说得好:期望越高,失望越大。G9一亮相,围观群众只能挥手说一句“都散了吧”。

    就这款车的配置而言,根本没有介绍得那么厉害。之前光听何小鹏在那吹嘘了,结果一看实物,这不就是选装包吗?关键它的配置极其不合理,作为一款主打智能科技的车,连ACC自适应巡航和360全景影像功能都没有,三十多万的车难道不配拥有一个摄像头吗?

    再来说说价格,乍一看小鹏G9(图片|配置|询价)的起步价只有30.99万,不算太贵,毕竟这款车的电池成本比较高,起步价却比理想one便宜。而且小鹏G9是中大型SUV,但价格跟特斯拉model Y差不多。要是这么看的话,那这确实是一款性价比还算可以的车型。但是仔细一看小鹏推出的选购方案,大家可就看不下去了,说好的物美价廉,怎么突然就变了呢?小鹏G9上市当天,就连理想CEO李想都给吐槽小鹏G9价格高的微博点了个赞。这价格到底有多不合理?其中最低配的车型30.99万却不支持任何选装,次低配的32.99万竟然连辅助驾驶都不支持。44.99万的次顶配,竟然还得花一万块钱选装超快充电池。此前何小鹏极力吹嘘的核心卖点全都需要选装。看到这定价,小鹏的内部员工都忍不住开始吐槽了。

    所谓的选装包表面看起来这像是在为用户考虑,让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配置,但说白了都是套路,总结起来就是选配机制混乱复杂、定价过高、基础款配置毫无亮点,消费者当然不会愿意买账了。所以结果就是骂声一片,在发布会结束之后众多消费者开始退订。何小鹏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但问题总归得解决。事发后的第二天他就出面回应了,按照惯用套路他先道了歉,然后宣布了一套解决方案:重新调配车型,下调价格,其中大部分车型价格下降了2万到3万左右。

    小鹏G9是“二次上市”了,但消费者买不买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从大家的反应来看,何小鹏的这份解决方案似乎没有奏效。小鹏汽车不仅被骂得惨,交付量更惨。今年9月,理想、蔚来的交付量都已经破万了,而小鹏只有8468辆。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何小鹏操之过急。最近几年比亚迪、蔚来、理想差不多快把市场瓜分完了,小鹏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何小鹏可能也知道留给自己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所以他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逆袭。但想逆袭也得有那个实力才行,可惜小鹏没有,于是他只能靠高呼“全球充电最快”、“辅助驾驶”这些口号来吸睛。

    就拿他频繁提到的800v高压充电来说,要想达到这个标准那必须得依靠小鹏的S4超快充电桩才能实现。但是这根本不现实,因为截止到目前全国的s4超快充电桩还不到30根,就算有能力普及那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办成的,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何小鹏说的800v高压充电对于万千车主来说更像是一张大饼,至于什么时候能吃上那就得看小鹏的实力有多少了。还有何小鹏提到的激光雷达,按照他的说法,升级成双智固态之后能达到180度水平视角覆盖。但真实情况却是这个雷达被装到了车灯下边,前边但凡有辆车雷达就被遮住了,很容易被干扰。这难道就是何小鹏说的极致体验吗?

    毫不意外的是,这股效应最后还是传递到了资本市场。在小鹏汽车销量陷入萎靡之后,第二天股价就下跌了15%,市值一夜之间蒸发了120亿港元。不过,在过去其三个月的时间里,小鹏汽车在股市的表现一直不怎么样,三个月一共暴跌了75%。何小鹏的身价也大幅缩水,他手里有小鹏汽车20%的股份,按照最新的股价计算,他的财富值蒸发了将近千亿。

    其实股市出现这种情况绝对不只是因为一款小鹏G9,究其根源还是在于企业的盈利能力,这让资本市场不得不重新对其进行定价。实际上“蔚小理”这段时间在股市的表现都不尽人意,在小鹏汽车暴跌的同时,理想跌了55%,蔚来跌了46%,三大造车新势力无一幸免。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三大巨头虽然跑得轰轰烈烈,但实际上没赚到多少钱。

    就拿小鹏汽车来说,今年第二季度其交付量为34422台,同比上涨了98%,营业收入高达74.36亿,涨幅为97.7%,小鹏已经连续四个季度拿下交付冠军。数据确实很好看,但这改变不了背后亏损的事实。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一共亏了44亿,平均每卖出去一台车就要亏6万块钱。在蔚小理中,小鹏是亏损最严重的一家,但同时又是最不好赚钱的一家。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为21%,蔚来19%,而小鹏只有12%。更糟糕的是,小鹏的现金流并不宽裕。截止到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的现金、等价物、存款全都加起来只有413亿,如果除去折损的话那就更少了。

    不难看出,小鹏汽车的市场优势在逐渐丧失。虽然理想、蔚来股价均有所下滑,但他们都有各自的主战场优势,蔚来的定位是高端科技感,在很多方面有点像特斯拉,理想的路线就是豪华配置风,主要解决用户对里程的担忧,而小鹏什么都没有。总结小鹏汽车过去这些年的打法只有两个字:混乱。

    G9上市之前对标的可是保时捷,为此何小鹏定下了个目标,要每个月都进行一次智能升级和迭代。可惜现实过于残酷,别说赶上保时捷了,它到最后连国内同行都比不上。何小鹏口中的“频繁迭代”甚至已经成了小鹏汽车的一大弱点。就拿2018年的G3来说,当时这款车也是来势汹汹,可惜上市没多久就有不少车主反馈称停车之后不好开动,续航存在严重缺陷等等。当时的何小鹏也是很快就给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对G3进行改良升级。没多久,改良版就问世了,可惜就算升级了这款车问题还是不少。不少车主表示自己遇到了刹车失灵等问题,但反应之后却一直得不到解决。直到2021年年初小鹏召回了13399辆G3后,这款车的病因才被揭露。原来最关键的问题在逆变器上,作为汽车的核心零件之一,逆变器关系着汽车的动力和速度,但很明显小鹏汽车在这方面技术水平不到位。

    这次大规模召回事件自然给小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汽车安全事关人命,如此消耗大家的耐心就等于在堵自己的后路。何小鹏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召回案之后,他迅速调整了发展策略,试图走亲民路线。随后小鹏汽车推出了p5,这款车定价只有十几万。何小鹏就是想用低价重新夺回市场,一开始p5销量还算可以,但随着比亚迪、广汽也开始入局平价汽车,p5的优势越来越弱,到最后性价比这条路彻底走不通了。

    亲民路线不行,那就选高利润路线,所以就有了如今这款备受争议的G5。事到如今,现实已经在不断告诉何小鹏这条路也是行不通的。小鹏汽车的乱不只乱在了不明确的定位上,管理方面也一样很乱。去年的p5发布会上,并没有看到何小鹏的身影,露面的是负责各个环节的高管们。他们在发布会上激情演讲,疯狂表现自己。其中一位员工表示,这根本不像是他们平常的风格,而且这也不像是在开发布会,倒像是在给老板汇报工作。总结这场发布会就是各部门争相斗艳,刻意在老板面前表现自己,他们像极了一盘散沙。而何小鹏的统帅力也在这种模式之下一点点被弱化,以至于很多情况他无法一锤定音。

    而且小鹏汽车在品牌形象这方面的做法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一个品牌要想卖得好,那广告营销工作肯定得做好,这是一个普通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小鹏一直没这么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提到小鹏汽车除了名字土之外大家好像也联想不到什么了。看看其他厂家,就算东西没做出来,营销一定得先到位,但是小鹏汽车就很奇怪,从来不在树立品牌形象上多花钱。综合种种因素,小鹏汽车陷入这种境地倒也不足为奇了。

    现如今华为和众多传统汽车厂家已经入局之后,小鹏汽车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目前,华为推出的M5已经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M7的市场反馈也很不错。华为在技术和科研方面的实力不是一般企业能比的,未来在智能化这条路上,小鹏又多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有意思的是,现在的小鹏汽车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已经有人开始唱衰了。上个月美团的王兴发文表示,接下来中国premium高端车市场的领导车要从德系的BBA变成理蔚华了,小鹏的名字直接被华为替代了。如此形势下再想弯道超车可没那么容易了,不知道何小鹏将会采取什么方式开破局呢。

    次阅读
    15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5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