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J.D.Power(君迪)发布了2022中国新车质量研究,并给众多品牌和车型颁发了奖项。都说中汽研是五星批发部,和君迪比,批发量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说起君迪,那可是大名鼎鼎的调研机构,尤其是在汽车行业,权威性和客观性首屈一指、享誉全球。然而,自从2016年被一家中资公司收购后,就很有中国特色了,你懂的。
昨天发布的研究成果,号称来自对三万多名车主的调查。先不说这个数字有没有水分,就算没有,对年销2600多万辆车、世界最大的单一市场而言,是不是也少了点。
就算不少,这三万多人是怎么挑选的?年龄、性别情况如何?是否覆盖所有汽车品牌…这些问题并没有官方说明,也没有相关调研记录,以及获奖者产生的程序和理由。中汽研至少有碰撞视频,君迪完全是口说无凭。

奖项分类很细,可以理解,多一个奖多一份钱,但起码得合理吧?首先,品牌有中外之分,车型却没有,不一致。其次,有些奖项名称莫名其妙,什么中型高端经济型轿车,自相矛盾;有些奖项文不对题,高尔夫(图片|配置|询价)居然算中型轿车。不难发现,这是有意为之,强行给车型升级,取悦客户爸爸。

里子糙,面子上弥补一下也行,以前还舍得租块场地、搭个台子,今年都省了。整个发布会就是几个人轮流在一面白墙前发言,接着打出奖项名单,有配乐的那种;然后是车企领导的获奖感言,事先录好的那种;最后几个人一起答疑,只有一个人在线提问,多半是个托儿。
整个过程极其敷衍,毫无仪式感,让我目瞪口呆。这就是全世界最权威、年收入数亿的第三方调研机构,发布如此重要信息的方式?创始人J.D.POWER先生要踹棺材板了。

我不知道君迪的业务版块是如何划分的,但其服务对象肯定不是消费者,而是企业,因为后者付费,这一点其官网说得清清楚楚,但新车质量调查显然是给消费者做参考的,现在成了挣钱的幌子,毫无参考价值可言。

挣钱天经地义,毕竟调研机构也要生存,可这钱挣得太容易了,基本没啥成本,还不如某些媒体搞的评选活动,连他们的金主——车企都看不过去,更别说消费者了。

好在消费者也没当回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早就不信这些奖了,不论是媒体,还是第三方检测、调研机构,都是一丘之貉,与企业拴在一条利益链上。
借此奉劝车企,别再花冤枉钱买奖了,对卖车毫无帮助,因为老百姓根本不看,不如用在终端优惠上效果好。最后想问问今年的赢家保时捷、广汽本田和长安:价格和去年一样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