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4发布于:秦PLUS DM车友圈
4.21
分
优秀
外观
4.50
分
配置
4.00
分
操控
4.50
分
内饰
4.00
分
空间
4.50
分
动力
4.50
分
舒适
3.50
分
购车信息
购车时间:
2021-04-01
裸车价:
11.98万
购车地:
大连
续航:
55.00km
外观部分不用多说,大家有目共睹,设计还是挺新潮讨人喜欢的 内饰部分,总体还可以,有几个瑕疵,第一是图一开胶还是怎么了,反正左右两边都是这样,不太用心,图二位置,长途驾驶腿部接触的部位为硬塑料,感受非常不好,这一点差评。再就是音质真的不咋地,仅仅能听个响吧。图三是前排座椅靠近手扶箱的侧边,为了节省成本,没有使用仿皮。其他方面暂时没有发现 配置方面我觉得没有360是个遗憾,仅仅配备倒车影像和后雷达,画质还赶不上十年前凯美瑞(前任车型,二手车)的效果,图片以后再补吧。感觉非常不应该,整体非常掉价,秦应该品质很高才对,打响口碑让凯美瑞、汉兰达这种车型的车主买汉和唐,而不是想着让买秦的人加钱升级,这是两部分群体。优点呢是在当前看来,和手机互联可以实现,早晨提前开启空调放放风,味道小多了,但是软件层面劣势明显,不是一流大厂的水平。 空间方面,本人172,前排不顶头,后排坐直了刚刚碰到天花板,不坐直不碰头,但是后排座椅比较短,确实影响舒适。好在后来地板比较平。 操控方面,指向感觉比较灵活,但是初段加速度没有同事1.4t高尔夫来的激烈,电车特点是平顺,高尔夫特点是有明显操控感,说实话本人还是更喜欢机械变速箱的那种加速感,但是并不排斥电车这种加速感,可能是不习惯的原因。后排悬架没那么不堪,可能车比较重,所以前排感觉还可以,后排没有体验过。 舒适型方面,没有特别强调的,都是应该有的水平,只有一个大方面需要吐槽,隔音太差,坐进车内,未启动时能明显感觉到外面的声音透进来,在城市快速路上60迈胎噪明显,如果玻璃半开,关门的时候这玻璃晃动幅度,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可惜不能放视频。有个车评人说的对,比亚迪有造好车的能力,但是在秦身上故意放水了,这种降低基础品质的策略个人感觉不太对,还是应该从轴距和高级配置上找差距,比如acc、自动驾驶、屏幕大小、氛围灯、音响等,降噪属于基础配置,不应该差距这么大。感觉高速上噪音会很大,有时间试了再过来说。 总结来说,这车技术优点突出,但是这种技术劣势也很明显,只有在城市环境中才能实现技术优势,各方面都不适合长途高速和乡村道路。所以大家认清自己的用车环境就好,无需过分纠结。我的感受是我买了一点不后悔! 当前的汽车市场,非常类似十年前手机市场,功能机遇上智能机,就算是诺基亚也没法和低端的智能机相比,差距不是品质的差距,是技术的代差,未来的汽车一定是建立在互联之上的,如果这方面不及早建立优势,就像过去几十年一样,永远在追赶,知道第三个时代才有超越机会。所以我认为比亚迪、吉利这种没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老板,当下最简单最重要的决策,就是选择和华为深度合作,成立合资公司,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是说100%控股就是好,如果把饼最大十倍,即使股份只有十分之一,也不比原来赚的少。看好中国,我们还有很多机会,但是时间真的不多了。加油吧
这车其实本来就是打低端市场的,星瑞才是打中端市场的。毕竟三电系统要占去一部分成本,抛去三电,这车水平也就在7-9万块钱国产车的水平。用料差点勉强可以接受,如果加两万块钱的价格进去,一样能做得很好。可这样得牺牲很大一部分市场。我年前也是准备买个落地9万块左右的车,但都不怎么满意,直到看到这玩意,瞬间就看中了。预算不够就晚点买了
怎么说呢,可能星瑞级别是高一点,但是纯油车俨然已是昨日黄花了。就像十年前的智能手机一样,比亚迪这款车是面向新汽车时代的,无论是发动机技术还是手机互联(虽然还很初级)对于技术控来说,挺好的。另外,我也觉得这车有点贵了,不至于你那么低,但是9-13万之间是比较合理的,下一代把悬架升级一下就好了
我意思是说,这套三电系统(一块大电池,发电机,驱动电机,电控系统)成本需要两万块钱左右,所以其它部件只能按照7-9万车块钱的普通车用料来造。虽然用料差点,但在可接受范围内。如果能加两万块钱在用料上它也可以做得很完美。不是嫌贵了。
@上了比亚迪的当:怎么说呢,可能星瑞级别是高一点,但是纯油车俨然已是昨日黄花了。就像十年前的智能手机一样,比亚迪这款车是面向新汽车时代的,无论是发动机技术还是手机互联(虽然还很初级)对于技术控来说,挺好的。另外,我也觉得这车有点贵了,不至于你那么低,但是9-13万之间是比较合理的,下一代把悬架升级一下就好了
太硬了就自己垫个东西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