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喜欢车的朋友都有所了解,广本的凌派是本田的中国特供车。其实“特供车”本身并非我国专属,本田在北美市场也有一款特供车,和凌派同为紧凑型大三厢轿车,它就是Insight(图片)(曾用音译中文名称英赛特)。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这台美国特供车的体验。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10月份月我试驾了Insight,写了一篇动态体验的文章,然后静态体验部分留了个坑,这一拖就是一个多月,现在终于可以填上了。想了解这车开起来的感受请点下方传送门。最美本田8秒破百油耗4.5L 有它还买啥卡罗拉双擎?
话不多说,开始奉上今天的干货。
外观
本田Insight是基于思域的底盘开发而来的紧凑型三厢轿车,车身尺寸4663/1819/1410mm,轴距2700mm,相比凌派4756/1804/1509mm、轴距2730mm的三维来说,Insight短且矮,只有宽度大于凌派。但最重要的是Insight好看啊(个人观点),前脸比较大气,显宽,有点儿神似雅阁。而凌派的正脸宽高比似乎有点儿违和,看起来又窄又高,总感觉像捷达、桑塔纳那个定位的车型。

Insight
Insight上的全LED大灯是全系标配,这是连上游车型雅阁都没有的待遇(雅阁除了顶配之外都是卤素远光灯)。当然,凌派的混动版也标配LED大灯。
不得不说,车身高度绝对是两车颜值差异的重要因素,在轿车的造型之下想要更好的竖向空间,要么降底盘,要么加高车厢。凌派1.5米的车高在轿车里已经算很高了,可能是为了后排头部空间而牺牲颜值的产物。

Insight

凌派混动
再放两张正面图对比一下,你会觉得凌派只是比Insight窄了15mm吗?

Insight

凌派
来到车尾,Insight的设计和雅阁、思域都不像,尾灯的轮廓倒是有点儿像改款之前的奥迪A3。总之是比凌派优雅多了。作为混动车,Insight保险杠上也没有任何装饰,排气也是隐藏的单边单出,看起来人畜无害非常低调。
Insight中低配采用16寸轮毂,不过轮胎宽度达到215mm,在非性能A级车里已经算是最高规格了,B级车里低配凯美瑞也不过205mm。凌派混动也是这个规格。

215/55 R16轮胎,来自米其林
内饰
Insight的内饰设计虽然和雅阁明显不同,但很多配件却是和雅阁同款而非思域同款,比如方向盘、液晶仪表、换挡机构,给人一种A+级轿车的感觉,比较精致。而凌派的内饰风格则是向思域、CR-V靠拢。至于哪个好看,见仁见智。
我体验的是一台中配车,8寸的多媒体系统功能比较丰富,支持Carplay,界面UI和画质基本与雅阁的8寸屏看齐,菜单逻辑也比较好上手,视觉上比思域和凌派的中控上档次。不过低配车的5寸小屏幕就比较寒碜了,只有最基本的功能,保留彩屏的唯一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显示倒车影像。

中配Insight

低配Insight
Insight只有顶配才有真皮方向盘,中低配都是塑料的,这在美国3万美元以内的车型上非常普遍。不过方向盘上的功能倒是够多,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辅助是标配。这方面凌派混动只学了一半:真皮方向盘也是顶配独享,多功能方向盘就逊色多了。


凌派混动豪华版
Insight的仪表盘是雅阁同款,8寸液晶+机械车速表组合,而凌派混动的7寸液晶仪表是和思域、CR-V同款,比较窄。


空间
Insight的空间在A级车里属于上游,前排扶手箱与杯架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宽敞又灵活多变的储物区,这在CR-V上也有体现,是本田的招牌设计。

换挡区域旁边有个放手机的平台,并有2个2.5A快充USB接口,非常方便。值得一提的是,这车的换挡区域被垫得很高,据说是因为混动系统占用了发动机舱大量的空间,导致12V蓄电池放不下,被迫塞到换挡区域下方造成的。这操作也是够神奇的。

作为一台轴距2700mm的前驱车,Insight的后排空间也很不错,坐垫长度、靠背角度、材质柔软度在A级车里也算上游水平。不过跟重点打造后排的凌派比还是差一些,后者的座椅更宽大、更厚实,腿部空间也更充裕。我还尤其喜欢那个后排扶手集成小桌板的设计。 一码归一码,凌派在这方面确实称得上A级车翘楚。

Insight

凌派

凌派
由于电池组放在了后排座椅下方,Insight的后备厢空间完整,格局规整,还支持后座4:6比例放倒。只是油箱容积因此有所牺牲,仅有40升,搭载同样动力的凌派混动也是如此。按北京92号汽油5.75元/升的单价来算,这车加满一箱油也就230元。但考虑到它综合油耗只有4-5升/百公里,满油照样能跑八九百公里,续航并不比燃油车短。

安全
在美国IIHS的严苛碰撞测试中,Insight的表现异常优秀,获得了“顶级安全车+”的评价,不仅被动安全性全G,主动安全性、儿童座椅接口和大灯照明效果也是全G。
而凌派的安全性就比较差了。被动安全方面,正面25%偏撞和侧撞的乘员安全性都只有M。除了A柱有肉眼可见的弯折导致车内生存空间缩小之外,头部气帘的缺失也是导致乘员受伤丢分的重要原因。本来结构强度就不高,头部气帘还只有顶配独享,这就说不过去了。
价格
结合我上一篇试驾体验,Insight基本是一款各项产品力都处于同级别上游的车型——动力不俗、油耗极低、空间大、颜值高、安全性好,而且没有明显短板,俨然是完美的A级车。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车企更不是慈善家。Insight的售价和它出色的产品力相辅相成:指导价23885-29795美元,本地的平均裸车价为21400-27100美元(折合人民币14-17.8万元)。这价格已经可以买到中低配的雅阁混动和凯美瑞混动了。Insight的月均销量只有雅阁的一成左右,价格绝对是个重要因素。
当然,国内凌派混动版也不便宜。指导价13.98-16.98万元,目前刚上市半年,优惠似乎也不大。个人认为,以凌派的配置水平,优惠个1.5万元以上才值得考虑。
总结
同样是特供车,北美的Insight美中不足的只有价格。国内的凌派虽然空间更优,动力和油耗同样优秀,但颜值和质感欠佳(个人观点),安全性更是存在重大短板,价格也没有因此而友好。按照2020年想要把车卖好,价格和安全性就算不能两全,至少也得顾好一头啊。显然,在这轮特供车的对比中,北美的Insight胜了。大家觉得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