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什么不出来统一标准?还不是因为技术不成熟,需要消费者来花钱给企业试错,现在技术差别不大,智能这块特斯拉好点,但特斯拉就是政府刺激国内企业的手段及对电车替代燃油车的方向,并多能源共存。反正各家车都有人追捧,按自己的实际需求买才是最客观的。智能车在现在实现不了真正盲驾,是我本人的话会在真实环境下实验成功再购买,土豪无所谓了
政府出来划标准,有些车直接得死,现在只不过是停在业界,都有扯皮空间
给你个数据,你参考下……我11月初从河南信阳开到甘肃临夏,第一天到西安,早上9点到下午4点到西安,出发满电,途中充了20分钟的快充,西安停留一晚,慢充充满,第二天早上9点出发,在天水充了一次快充,充满。下午快6点到目的地,全程高速+几十公里的市区路段,总计1400公里,载重2个人加两个行李箱,满电出发,中途充电两次半,一次慢充一次快充,20分钟的快充。到目的地还有200km续航,海拔从46到2000
这个时候,我感觉还是可以的,然而重点来了,临夏这里平均海拔1800,昼夜温差20度,目前最低气温零下18度,平均气温白天3-10度,晚上零下3到13度。载重4个人,每天通勤40-50公里,慢充一次能用7-10天,空调温度每天提前30分钟吹霜(冰渣都结在前风挡里面,估计是电池保温车内温度比外部高的原因)路上空调风量3档,基本26-30度,路况也不太好。胎压250左右,基本上满电续航这个环境在350-400左右
所以零下几十度,纯电车型续航80%,还开着空调 我是不信的,基本上脚法猛点,环境恶劣点续航里程和空调掉电里程能1:1了,意思就是你跑100公里,可能会掉200公里的电。不过如果你是极限测试,一箱电跑完的情况下,肯定比实用的情况要好,因为电池温度上来了,会减少很大的电量损耗用来给续航了。但是无论如何,80%的达成率都不太可能的
@黑猫警长:这个时候,我感觉还是可以的,然而重点来了,临夏这里平均海拔1800,昼夜温差20度,目前最低气温零下18度,平均气温白天3-10度,晚上零下3到13度。载重4个人,每天通勤40-50公里,慢充一次能用7-10天,空调温度每天提前30分钟吹霜(冰渣都结在前风挡里面,估计是电池保温车内温度比外部高的原因)路上空调风量3档,基本26-30度,路况也不太好。胎压250左右,基本上满电续航这个环境在350-400左右
比亚迪牛不牛问真是车主就知道了 特斯拉倒数第一也没见到过一个EV受限的
那你见不见过出事故的??
特斯拉三元锂,比亚迪的是磷酸铁锂,磷酸铁锂的一至性本身就是个难题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