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风险,在于自己定下的年销400万辆的目标,这是月销28万辆无法实现的,如果比亚迪自己说的年销400万是认真的,那么随之而来的产能扩充,采购备货,物流仓储成本的上涨,会极大蚕食应有的利润。雷克萨斯那么多年拒绝国产,拒绝提高热门车型对华的供货量,都是因为这一方面算不过账来,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你定的400?
对,他给比亚迪定的,他是比亚迪实控人,王传福都得叫他大哥
@简单的梓涵:你定的400?
你们觉得今年是比亚迪最弱的一年,我反而觉得是最强的一年,比亚迪的品牌属性,造车质量,撑不起这个顶峰,后面就是一路下坡。
比亚迪就是个普通的车企,被吹上了神坛。
你会发现就是疫情结束后突然火起来的,之前根本就一般,疫情期间都拆了生产线玩口罩了,赚了大钱,不过现在被水军说成了支援国家,洗白了,不过我们业内都知道比亚迪全力搞口罩卖钱,比当时他们汽车业务赚的还多,结果疫情结束,比亚迪开始火了
@莱茵金属1997:比亚迪就是个普通的车企,被吹上了神坛。
大家不要相互攻击,比亚迪造车技术确实一般。第二点,比亚迪最早做混动有先机,把庞大的出租车、滴滴等群体争取到,纯电领域、电子配置、电池技术确实还是再努力,离国际化全球车型的路子还远着,讲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不是国家保护民族工业,开放市场的话,国内没有一家车企能存活得下来,所以国产还需加油,提升自身技术与实力,脚踏实地,造出国民用的放心,开着有面子的国民神车出来。
你这话10年前的了,所有国家都放开民族保护,你现在试试看到底是国外的车企先倒闭还是国内
靠一个终身质保嚎头!
比亚迪确实是赶上了好政策。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是看着比亚迪销量好了,排队那一波营销做的太好了。中国人就是越排队,越有人买。个人认知,比亚迪20万以下的车很能打,还是很不错的。超过20以上的车,还是多对比多看看。
政策是对等的,那些高大上的长城、吉利早干嘛去了?
只是在说比亚迪而已,没提别的。只是我个人认为买比亚迪太贵的车不值得。当然,低端混动领域,我觉得比亚迪还是首屈一指的
@专怼吹牛B2021:政策是对等的,那些高大上的长城、吉利早干嘛去了?
BYD这价格这销量这配置还不够牛?都可以封神了你居然说下滑了
比亚迪的优势在“零部件”自研,说自研其实也就是比亚迪收购了一批小作坊培养生产各种零配件,绝大部分都是比较廉价的零配件。 所以你看到比亚迪的专利特别多,其实绝大部分专利并不是什么真正多值得一提的专利。 近期欧洲媒体对欧洲最近上市的比亚迪海豹拆解,发现比亚迪海豹整车成本比甚至比大众ID3的成本还低。 正因为都是低成本的东西,所以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你看到了各种自燃,各种空调喷粉,各种EV受限,各种换刀骗电池(今年电池电池更换率6%,去年更多);为了控制成本你看到二三十万的车还是筷子连杆底盘,还是235/245这种小胎宽的朝阳轮胎(一个同样大小的马牌/米其林轮胎可以买4个朝阳轮胎),二三十甚至更贵的车,自动驾驶近似于没有(连那些自动驾驶的芯片雷达都省了)。 其实说比亚迪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成本,但是比亚迪的车并没有低成本而价格低,价格比起其他国产车甚至更贵(比如腾势),成本低对车企而言能有更高的利润,对消费者来说反而是用相同的钱买到的车,各方面包括车辆的质量也都不如其他国产车。 比亚迪营销比造车强得多。现在老百性尤其不懂车的绝大部分老百性,就认比亚迪。 另外还要补充下,如果不是长城,比亚迪混动车油箱都是最差的铁皮油箱,相比高压油箱成本要就低800-1000;如果不是懂车帝,都不会知道,比亚迪的全部车型为了应对中汽研的25%偏侧碰撞测试,只对驾驶侧进行结构加强,副驾位,反正不考试,就不加强了。
之前特斯拉丰田控制成本时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河边柳树下:比亚迪的优势在“零部件”自研,说自研其实也就是比亚迪收购了一批小作坊培养生产各种零配件,绝大部分都是比较廉价的零配件。 所以你看到比亚迪的专利特别多,其实绝大部分专利并不是什么真正多值得一提的专利。 近期欧洲媒体对欧洲最近上市的比亚迪海豹拆解,发现比亚迪海豹整车成本比甚至比大众ID3的成本还低。 正因为都是低成本的东西,所以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你看到了各种自燃,各种空调喷粉,各种EV受限,各种换刀骗电池(今年电池电池更换率6%,去年更多);为了控制成本你看到二三十万的车还是筷子连杆底盘,还是235/245这种小胎宽的朝阳轮胎(一个同样大小的马牌/米其林轮胎可以买4个朝阳轮胎),二三十甚至更贵的车,自动驾驶近似于没有(连那些自动驾驶的芯片雷达都省了)。 其实说比亚迪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是成本,但是比亚迪的车并没有低成本而价格低,价格比起其他国产车甚至更贵(比如腾势),成本低对车企而言能有更高的利润,对消费者来说反而是用相同的钱买到的车,各方面包括车辆的质量也都不如其他国产车。 比亚迪营销比造车强得多。现在老百性尤其不懂车的绝大部分老百性,就认比亚迪。 另外还要补充下,如果不是长城,比亚迪混动车油箱都是最差的铁皮油箱,相比高压油箱成本要就低800-1000;如果不是懂车帝,都不会知道,比亚迪的全部车型为了应对中汽研的25%偏侧碰撞测试,只对驾驶侧进行结构加强,副驾位,反正不考试,就不加强了。
是滴,颓势尽显,也就月销28万辆吧。
埃安,理想月销三五万是势头强劲
就一个单品,比亚迪那是全面开花
@广东炬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埃安,理想月销三五万是势头强劲
我永远相信任何技术,任何经验,任何底蕴都是靠脚踏实地一天一天学习和实践获得的。造车这件事上更是如此,一个连基本造车能力都不行的企业你告诉我他能做的多好,甚至弯道超车,我是不会跟风相信的,几组大电池,加一套小作坊工业生产品质就算是一线品牌了?这样的笑话也只能出现在政策和吹牛的体质下了!我不是崇洋媚外。国内造车有技术有经验的企业还是有几家的,但一定不是比亚迪这种工业技术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企业。奇瑞,吉利,一汽,上汽,都比他在工业能力,企业底蕴,造车经验上强很多
丰田以前是干嘛的?法拉利以前是造拖拉机的,为啥他们造的车在你们眼里就是好车?
因为不论是丰田还是法拉利,他们的造车技术和底座都超过了80年!而比亚迪造车真正算起来连8年都没有!你说比亚迪能跟上他们的技术,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连最基本得空腔注蜡工艺比亚迪都做不好。你不知道吗
@聪明的叶子4a3:丰田以前是干嘛的?法拉利以前是造拖拉机的,为啥他们造的车在你们眼里就是好车?
中国要是不扶持新能源,知道有多少滴滴司机下岗吗?几千万啊,想想这些人要是下岗去干嘛,去哪里拧螺丝,只能游街,一旦饿了搞不好开始小偷。以前多少游手好闲的小偷,就是因为不想进厂打工,也没有比较自由点工作,饿了就去偷。比亚迪是等到了机遇,国家再晚几年扶持新能源,比亚迪的汽车搞不好都要停产。
一共14亿,假设一亿公务员,一亿事业编,一亿滴滴司机,一亿美团,一亿快递这样分布人群可以的么?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