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6发布于:Model Y车友圈
这起事故最大的争议,有很多网友认为在这起事故中,高速状态下还能按4下p档试图制动,能操控方向盘避让,还能按按喇叭的老司机,肯定有足够的理智判断自己踩的是不是刹车,2.6公里不可能还没发现自己踩错油门。也就是说很多网友其实是更单纯的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相信人的理智,不相信有这么离谱的事,但这真的离谱吗? 我刚买电车时曾在高速试过,直线路况无人无车三车道居中,踩死电门开到200,保持了几秒放开脚减速,开完的状态是心脏狂跳胳膊肌肉有点僵硬,手脚心都出汗,有心理准备的状态下都表现的很差劲,出乎意料。 看见这个新闻后特意去找了很多误踩的案例,当然,能上新闻的案例,结果都是一直踩死踏板直到撞停,后果也比较严重。 其中有一起我觉得可以拿出来分析共享,某新能源车在高速被追尾后,狂奔两公里连撞五车最后撞停,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视频里很有参考意义的一点:这位男士老司机被后车追尾想刹车,误踩油门后初始速度并不快,追尾前面另外一辆车,慢慢可能以三十以下的速度,顶着前车开了有五六秒,然后右打方向盘推开前车继续狂奔,中途各种避让按喇叭或者撞击,直到狂奔两公里后撞停。这位司机后来坦言自己一直踩的油门以为是刹车,手一直抱紧方向盘 各位网友,谁会觉得正常人,顶着前车慢慢推着开几秒的时间,还不会换脚?低速状态都没反应过来自己踩错没想过换脚?谁又会觉得自己会狂奔2公里没发现误踩?但事实就是发生了。 人在恐慌紧张情况下,应该都是手脚僵硬脑卡顿,只能凭借眼睛和潜意识来反应,偏偏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高速躲避障碍物上。。没出车祸的都记起了脚,没记起脚的人有的的牛逼反应避让及时,最后还是记起来有脚这回事,更多人只能抓紧方向盘竭力闪避就是忘了自己还有脚,因为眼睛能看见手看见档把手刹,看不见脚。。 机械的东西没啥必要分析,很多理论和结果都摆在眼前,但是我们都只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 说了那么多,我想请问在论坛里肆意抨击特斯拉品牌和车主的网友,如果后面第三方和警方的结果是这位司机一直踩错了,那么你们会对这之前的各种喷和你以为,做出一个什么样的回复呢?钓鱼贴欢迎喷子和支持者留名,到会群体鞭尸
最后给所有开车人一个建议,尤其是电车,起步轻踩油门!!!本人开车高效(急躁)误踩过好几次次,尤其是特斯拉的怀档倒车时,没停住没拨到位就踩油门,每次都及时反应过来!!再次重复,轻踩油门起步!!
解释一下南京特斯拉事故,
有什么好解释的?我又不是特斯拉官方。。河南车主到现在依然咬定刹车失灵,如果不相信数据,就举证找司法,找第三方和警方,比空口无凭有用多了。 南京事件过红绿灯起码有视频吧,原车还在吧?如果踩着刹车看看刹车灯亮不亮难道不行吗?还是又出现类似这样的刹车灯和油门和edr同时故障了?或者又一个老司机对自己的信任和主观判断? 我只有一个论据,我只相信客观事实,真能实锤特斯拉不是靠主观臆测的话,别忘记告诉我,我卖房去做空特斯拉
@蓝格里格:解释一下南京特斯拉事故,
至少,在碰撞三轮车后、安全气囊爆开以后,车辆继续能加速行驶,发生第二次碰撞,这部分时间造成的事故损害应该鉴定为汽车厂家产品质量,承担赔偿责任。 那么最差的结果(假如发生最稀里糊涂、最没有真相的鉴定结果): 驾驶员为第一次碰撞刮擦摩托车(死亡1),未停车、逃逸后继续加速行驶,第二次碰撞三轮车(2人重伤),气囊爆开,负全部责任。有超速(30公里限速村镇道路,600%超速)、逃逸行为、伤亡情节,从重判罚。 自气囊爆开后,驾驶员自称昏迷,车辆继续行驶,未断电、未双闪,既不符合T厂产品手册标准,也不符合国标。后续发生的第三次碰撞(自行车,一死)、第四次碰撞(三辆车,驾驶员加重伤害、严重碰撞3车车损),负产品质量责任、100%赔偿责任。
物体高速运动是有惯性的,时速100的车刹停都要35米左右,200时速的汽车气囊爆了断电后,需要多少距离才能停止,到底还在加速与否,这些会有警方和第三方来给出结论,这是网络的观点:惯性,我没那时间去比对整个视频,等待警方结论
你的眼镜真厉害 安全气囊打开以后加速你都看出来了 麻烦你鉴定下弹开前速度是多少 弹开后加速到了多少 加速度是多少?
机器如果有bug,也一定会有bug,但这bug是固定的,可解决的。人的bug才是无法预测毫无规则的…
解释一下南京特斯拉事故,
我解释什么啊,看待问题要科学,南京也等官方检测结果即可,我没说谁的问题,只是说了机器和人的区别而已
@蓝格里格:解释一下南京特斯拉事故,
现在就是怎么解释,都有喷子站出来喷,还觉得你拿了好处,专门洗
现在的网络环境太乱,网民综合素质也是天壤之别,利益相关的人挺多,热血青年不少,没开过车或者对机械一窍不通的人也多,每个人都着急发表自己的言论而不经过听和思考,更别谈验证。。都急着消费这人血馒头和特斯拉带来的流量吧,总之两个字:浮躁!
很多是无知
@jblllj:现在的网络环境太乱,网民综合素质也是天壤之别,利益相关的人挺多,热血青年不少,没开过车或者对机械一窍不通的人也多,每个人都着急发表自己的言论而不经过听和思考,更别谈验证。。都急着消费这人血馒头和特斯拉带来的流量吧,总之两个字:浮躁!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