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岚图VOYAH王伟东头像岚图VOYAH王伟东头像

    岚图VOYAH王伟东

    简介:新能源汽车核心核心领先的科技技术爱好者,大家一起讨论新能源汽车发展。

    119粉丝1关注300获赞关注
    电机与发动机驱动差异图1电机与发动机驱动差异图1
    电机与发动机驱动差异图2电机与发动机驱动差异图2
    电机与发动机驱动差异图3电机与发动机驱动差异图3
    2022-07-05
    能量回收原理(2)图1能量回收原理(2)图1
    岚图VOYAH王伟东视频1岚图VOYAH王伟东视频1
    2022-08-08

    充方放电时,锂离子会在正负极之间来回穿梭,并不断地在正负极材料里嵌入和脱嵌,这也是电池内部最主要的电化学反应,也是我们最希望它发生的,简单来说,电池内部锂离子越多,它的容量越大。 但是随着离子不断的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因为一些不可避免的副反应,可用于离子容量就会发生损耗,这种损耗有很多形式,例如让电池里的锂离子变成了无法参加电化学反应的金属锂,就是析锂(可百度),假如新电池有100份锂离子可用,循环100次后可能就只有99份了,可以用的离子减少了,正负极材料活性物质也少了,穿梭各个界面的动力也弱了。 种种组合起来,也就是我们说的容量变低了,所以电池健康退化其实是一个无法的避免的问题,我们说的电池健康so h,一般就是这块电池眼下的容量和出厂时候额定容量的比值,出厂时额定容量的值是固定的,车上的bms就需要算出眼下的容量,一般是采用安时积分法(可百度) 例如:一个电池包容量为100ah,充电从没电到满电,电流和时间的积分是90ah,简单理解就是电池的健康soh只有90%。 电池里面的电化学反应十分复杂,例如让我们有电可用的化学反应,这是最主要的反应,但体系里还存在着各种的副反应,微观的来看,锂离子单体在正负极材料上的分布是十分不均匀的,宏光的来看,连电芯的外形是方壳还是软包,都能影响锂离子的具体分布,甚至析出的锂也并不是完全不可逆的,这还只是单体电池的情况,有几十块甚至上百块单体组成的锂离子电池组,每一个单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不一致。 所以so h的计算是非常非常复杂的模型,涉及到很多个维度,每个厂家的算法也是不一样的,有些电动车厂家会在用户手册里,建议每个月充满静置一次,这就是为了给bms,提供算法模型校正的依据, 因为静止一段时间后的容量,相对来说比较可信。

    快充到底会不会伤电池?(1)图1快充到底会不会伤电池?(1)图1
    快充到底会不会伤电池?(1)图2快充到底会不会伤电池?(1)图2
    2022-07-27
    滑行能量回收+制动能量回收(2)图1滑行能量回收+制动能量回收(2)图1
    2022-07-23
    个人理解最合理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3)图1个人理解最合理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3)图1
    2022-07-24

    为什么电动车总是被人抱怨会晕车?甚至这个锅要“辐射”来背。真是“锅从天上来”。 晕车的主要原因,是“前庭平衡”出现了问题。前庭位于耳内,是我们身体的“感知运动的器官”,或者说“加速度传感器”。 但是前庭与眼睛分别传递给大脑的运动信息可能会出现矛盾。你的大脑接收到的信息,一半认为你在静止状态,另一半则认为你在加速或减速状态。你对于加速度的心理预期和实际感受可能因此出现矛盾,“前庭平衡”被打破,人就容易晕车。 这就导致: ——在车上看手机,比看窗外更容易晕。 看窗外可以获取部分视觉运动信息,而看手机不能 ——坐车的乘客,比开车的司机更容易晕 司机对于车辆加减速有心理预期,而乘客没有 ——频繁加减速、急刹时,乘客更容易晕 “前庭平衡”被频繁打破和放大 那为什么开新能源车容易“晕车”呢? 相信大部分朋友是因为不适应松油门后的“撞墙感”,觉得和传统刹车差别很大,超过了心理预期。这跟新能源车与传统车的动力源特性有关,下图是发动机与电机的扭矩特性图: 发动机主要用于驱动,可提供的拖滞力是很小的,制动一定要依靠制动卡钳提供的摩擦制动;而电机可以提供更大的拖滞力范围,还可以与摩擦制动相互组合形成更多的制动形式,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能量回收。 新能源车的减速度由两方面提供,能量回收和摩擦制动。当能量回收减速度达不到日常驾驶所需时,就不得不引入摩擦制动来补偿。 于是很多人会默认,“晕车”是“能量回收强度太大”惹的祸!但其实影响驾驶感受的,不止是能量回收强度,还有回收方式,即能量回收策略。

    电动车会晕车  ?图1电动车会晕车  ?图1
    电动车会晕车  ?图2电动车会晕车  ?图2
    2022-07-19

    因为能量回收和摩擦制动可以有很多种结合方式,就像拿铁和美式,都是咖啡,但味道不同。 能量回收主要有这三种几种策略:滑行制动回收 松开加速踏板即介入能量回收 特点是只要松开加速踏板,电机就会执行一个恒定的的负扭矩,对车辆减速。这个扭矩大小,和司机刹车踩多深,没有关系。更大的减速需求,全部由传统刹车片提供。 有些车型为了保证驾驶感受与汽油车的一致性,将滑行能量回收设定与汽油车滑行减速度基本一致,也就是0.05g。 这样做缺点也显而易见——回收能量有限。 动能有很大一部分都被摩擦掉了。如果不想浪费太多能量,那就要将这个恒定的减速度设定得比较强。如特斯拉Model 3、宝马i3等车型,减速度最大可以达到0.2g。 但这样做,就会导致汽油车驾驶感受相差很大。油门全松掉的一瞬间,加速度有一个突变。这就会给人“撞墙感”,次数频繁就会导致乘客晕车。当然 ,这种“撞墙感”是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来规避的。 具体方法就是在加速踏板专门开辟一段行程,用来控制能量回收的强度。换句话说是将刹车踏板的前半段行程,转移到了加速踏板上。并且这段行程控制的减速度加一个小坡,形成了日常驾驶只需控制油门踏板的“单踏板模式”。 但是这个模式也有问题。首先,加速踏板行程中,用来调节减速的幅度不能太多。否则你减速的时候是爽了,每次加速都要踩很深,很不容易控制。

    不同车型能量回收的驾驶感受不同(1)图1不同车型能量回收的驾驶感受不同(1)图1
    不同车型能量回收的驾驶感受不同(1)图2不同车型能量回收的驾驶感受不同(1)图2
    不同车型能量回收的驾驶感受不同(1)图3不同车型能量回收的驾驶感受不同(1)图3
    2022-07-21
    能量回收强度设置多少合适(3)图1能量回收强度设置多少合适(3)图1
    能量回收强度设置多少合适(3)图2能量回收强度设置多少合适(3)图2
    能量回收强度设置多少合适(3)图3能量回收强度设置多少合适(3)图3
    电机与发动机驱动差异图4电机与发动机驱动差异图4
    电机与发动机驱动差异图5电机与发动机驱动差异图5
    电机与发动机驱动差异图6电机与发动机驱动差异图6
    2022-07-05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