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请叫我污妖王!
sbl车主
凯迪拉克CT5比宝马3系还好么? 你们真的相信屌丝逆袭的故事么?相信一个二线豪华品牌车型,产品力会有一线豪华品牌强么?就比如凯迪拉克CT5会比宝马3系好么? 汽车产业是一个重资产、重投入的产业,一切讲究积累,品牌积累、车型口碑积累、技术积累、人才积累、研发体系积累、供应链积累,都是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不断投入,才能做出各方面都不错的汽车。这和互联网行业的运作方式有本质区别,互联网可以有风口,可以顺势而为,前有wx后有抖音,都是爆红的案例,但汽车行业却没有屌丝逆袭这一说,蔚来、理想这些造车新势力,哪家不是投入几百亿元还不见效果。 凯迪拉克CT5在产品力上能超过宝马3系吗?我觉得不可能,试驾结果也很明显,并且3月份3系销量8000多辆,而CT5只卖出907台,消费者也用钱包去实际投票了,不要跟我说大家都是买蓝天白云标,如果都是冲着标去买,为什么凯迪拉克连车标都经营不好? 为什么CT5这么便宜还卖不过3系?在这里我想让大家记住一个公式:性价比高≠产品力强,用料足≠最终体验好。 CT5动力强、价格便宜、配置高、内饰用料厚道,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其实国产车在这四个方面同样领先于合资品牌。这是因为身为弱势车企,必须要牺牲一部分利润去增加旗下车型的竞争力,把动力加强,把配置给足,内饰也都包成皮的,这是很正常的操作。但用料足≠最终体验好,车企利润低≠消费者占了便宜,如何把这些用料通过设计和研发整合起来,做出质感更强、机械素质更高的车型,让1+1>2,这点是实力较弱的车企所达不到的,因为他们缺少各种各样的积累。 大众的EA888+DSG动力总成,丰田的TNGA架构,奔驰的整套设计语言,奥迪的quattro四驱系统,无不是投入的大量的研发资金和时间产生的结果,这种资金投入是相对较小的车企所达不到的。宝马集团2019年全球销量达到230万辆(BMW+M),中国销量72万辆,研发投入59亿欧元,相比之下凯迪拉克2019年在国内只卖了21万辆车,全球销量估计不到38万,利润都不可能有59亿欧元,如此悬殊和销量和利润差距,你觉得凯迪拉克的研发费用是多少?这么少的研发费用开发出的CT5,在产品力上能超过3系吗?美国人不是人精,德国人更不是傻子。 车企在看得见的地方给了消费者厚道的假象,就会在看不见的地方去把利润挤出来,比如CT5拥有241马力和10AT变速箱,但加速成绩却和184马力的325i相同,就是因为在变速箱技术和调校水平都不如宝马。CT5内饰虽然用料厚道,但做工和细节之处却没有3系好。CT5底盘和悬架虽然极限高比较运动,但质感上同样没有3系强。CT5可以在性价比和操控上超过3系,但论综合产品力是绝对不可能有3系好的,这是逻辑推理和试驾感受,也是事实。 作为一款不到30万并且将来有机会跌到25万的豪华品牌B级车,CT5性价比是不错,预算在这个价位区间,追求操控和动力并且想买豪华品牌的消费者确实可以考虑。但如果你的预算足够,那么宝马3系、奥迪A4L、奔驰C级一定是更好的选择。同时,也不要因为CT5的性价比高,就产生屌丝逆袭秒杀BBA的错觉,少些键盘多学知识,才能正确评定一辆车的真正价值,而不是秒天秒地秒所有,最后销量一千九。
郑谊
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谁才是德国人最喜欢的品牌? 德国媒体Auto Mount Sports对德国,10974名德国人进行了调查问卷。包含8个问题:汽车的组装工艺;品牌信任感,耐用性;先进技术的使用;环保汽车的生产;性价比;汽车设计;跑车制造;最喜爱的品牌。 看看德国消费者是怎么选择的吧。
森哥试车
新3系的出现却颠覆了整个宝马群体,以前引以为傲的操控品质却变成了豪华高大尚。曾经有大部分宝马粉为此而惋惜,但最终的结果却令人难以意料,就是出奇的好卖。言归正传,这辆新3系是最具舒适而又显运动的车,何谓舒适?就是行驶质感比大哥5系还要带感,双炮筒避震器可让这辆3系有足够的舒适性体验。那又显运动体现在哪呢?就是它在急转弯的时候避震器立马变硬,让这辆3系在弯里有足够的支撑性。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它怎么调都调不出F30的状态,只能说新物种对于刚买或想买宝马的朋友有一种全新的认知而已。今天的试驾车为325LI M曜夜运动版,在一天的体验里,我觉得买A4L、A6L、525LI 是一点意义也没有。论空间在同级别里已占上游,特别宽敞。论动力184匹,扭矩300牛米的家用车足矣,提个速超个车SO EASY 。论乘座感受简直舒服得不要不要的,底盘滤震简直可以把路面信息PASS掉,而隔音方面做得相当出色远离防爆胎噪声带来的烦恼。论外观设计,比A4L年轻、运动、时尚了N条街。新3系的试驾体验与心得就说到这,这辆车的降价优惠也挺大,喜欢新3系的朋友可以果断入手,不要再为自己留下深刻的遗憾。
嗨皮司机
不相信34能拿下的小伙伴们!我们的这位小哥34万提车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