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智能汽车研究院
作为极越01顶配车主,开了一万六千公里极越01。看了极越07的预售价,简单说两句。 浩瀚的底子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可能,理论上)未必能够调的特别好,但是比深蓝之流还是强不少,和极氪001,高级感和舒适度很好,不开动能回收不乱崩油门...查看全文
用户2562453972384
本想购置一台新车,冲着宝马品牌去的,没想到被人轰出展厅,还被当做野狗一样驱逐!这样的购车体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 本人最近想要购买人生第一台车,想着虽然是第一台车,但年近四十的我,还是买一台品牌好点的车,质量服务都可以有保...查看全文
车宇世界
我多次说过,作为汽车媒体人,不能丢弃良知。尤其是对于丰田这种区别对待,在中国市场并非“个例。” 就在今年315前夕,由于丰田公司对中国的召回存在“同声不同步”、“同病不同治”、“同损不同赔”、“同命不同权”的歧视,浙江省工商局召开专项整治通报会严厉批评丰田公司在召回问题上。浙江省工商局表示,作为七千名丰田汽车受损者的代言人,“我们不能置身事外” 但是,遗憾的是,面临浙江工商局的批评,一汽丰田的表现堪称“傲慢”。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对此回应,“并不是政府部门对企业提出什么要求,企业就会答应,就会立即去做”,但表示会与浙江省工商局做沟通。 事实上,不仅这方面,中国消费者被忽视,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但是,可气的是,中国的一些媒体平台对此视而不见,甚至对于披露此事的声音,进行删稿处理。 我只想问题,丰田,你凭什么对中国消费者如此傲慢?中国又为什么会成为丰田召回的“免疫区”。 同时,作为媒体人,我也希望能从国家层面关注到此事,加大惩罚力度,为中国消费者拿回应有的权益。 本次,机油增多问题,丰田方面又拿中国消费者不当回事。根据查询发现,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在2月6日发布了一份丰田的召回公告,包括搭载2.5L四缸混动的亚洲龙等车型均在内部。 至于其原因是因为,调节发动机铸件的水流量计出现故障,导致某些发动机无法正常的冷却从而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出现裂缝,使机油和其他液体接触混合。 这事儿,是否与“机油增多”有关,希望中国的有关部分能够重视起来。不要把中国车市成为车企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