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日记2023年9月20日提车到现在半个月了,共计跑了1678公里,其中包括本次分享的川西自驾之行共计大概1400公里。来给我的摩卡做个小小的总结,也分享一些这次出行的美景给大家。总的油费花了412元(自驾之前加满的,标显882的油续航),回成都...查看全文
#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排放不达标公元2023年5月25日上午,长城官宣实名举报比亚迪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这个所谓的标是什么?那就是GB18352《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系列标准,需要注意两点:1.这是一个GB字母开头的标准,和更普遍的GB/T字母开头标准不同,它是一个强制性标准,除了标准中可能会出现的推荐性条款外,都是必须达到的,不然怎么叫强制性标准呢?2.它是一个系列标准,比如我们现行的GB18352.6-2016检(图1)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六排放标准”,可以简单理解为点后面是几,就是国几。 首先声明这是一本拥有419页内容的超厚实的标准文件,我亦是首次阅读,理解和见解恐不到位,欢迎讨论指正。 举报涉及的秦plusDMi和宋plusDMi车型是属于国六车型,那么肯定是要遵循GB18352.6-2016之全部要求了,所以长城的举报正式基于此。具体的技术指标在标准5.3.4中有限量要求(图2),涉及举报的两车均属于第一类车,限值标准是每次测试不高于0.7克,测试方法则在标准的附录F中做出详细指导,介于篇幅图3只给出了附录F首页,附录中是一个方法标准,从介绍方法中我帮大家梳理出这么几点有用信息:1.测试流程是很严谨复杂的(图4图5),由于之前传出比亚迪还有一个相关的发明专利所以不清楚两车是整体式还是非整体式所以两种形式的测试流程一并给出,两种测试流程均涉及车辆模拟行驶要求和、停车间隔时间要求和燃油加注量要求,这里我们知道比亚迪的车联网是可以收集实时油量信息、行驶信息的,所以天津中心何时测试、如何测试比亚迪的后台应该是知晓的。在继续阅读附录F至4.1条时也看到了试验前为了彻底激活碳罐的吸附功能(图6),需要磨合行驶3000公里(HEV里程),同样比亚迪侦测到检测车辆的里程分别为450公里和670公里,这也回过头来验证了前面我的猜想:整个过程比亚迪的车联网可知悉的,比亚迪应该清楚天津检测中心做了哪些测试。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图7的内容,科学公正的检测需要一个车型至少三个样本(样本包含整车或者蒸汽回收组件),采样方式要求是随机抽样,随机抽样又分为简单随机、系统随机、分层随机等等,长城官宣的材料看来一个车型只有一个样本,那么这就为难天津中心了——没办法出具有科学代表性的证书报告,这一点也被比亚迪拿捏住了。 暂时只想到这么多了,手机码字也相当累,先供大家参考和讨论,随着认识的深入我会继续盖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