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迷糊9069
这种文章已经变味了!人家原话是我们电车缺乏让人惊喜的技术。我对这句话话的理解就是日本承认我们电车有技术含量,但是技术含量不高,缺乏那种我有而你无的或者我会你难造的技术。我个人理解,技术这个词范畴比设计要广,很多人对电车技术的理解实际上就是电车的设计理解,电车更多属于应用技术,而不是开发技术。在我们国内电车行业蓬勃发展,有人投资就能造,购买造车资质,招募电气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等这方面的人才进行应用设计,这足以说明电车的技术更多的是技术应用,而不是技术开发。有技术,但是这种技术不足以让人惊喜。这就是我的理解。确实全球整个电车行业在技术方面本身就没什么惊喜分技术,不只是中国,全球都一样。
关于生锈问题,任何车都会生锈,想要不容易生锈(不容易不等于不会),一个是娘胎里的,一个是后期的漆面修补和维护。娘胎里那就是防锈工艺,防锈工艺涉及到车辆成本,有的车同样低价,但成本倾向于配置方面,防锈工艺方面可能会次(导致容易生锈),辅材方面属于三流产生,能用但辅材寿命偏短。有的车成本偏向于工艺,如防锈方面做的到位,但是配置拉夸,用料简单,但是关于车辆钻石功能基本功能的器件辅材不会差,供应链优质,使用寿命长点。第二个漆面后期补漆和维护方面,200一个面的补漆和400一个面的补漆肯定效果不一样。效果不一样的话,那补漆差的,漆面寿命就会短,更容易生锈。毕竟长安逸动的价格在这里了,它都不闲你们穷,你们还要它又穷还能给你们大鱼大肉。可能么?
小韩修车:国产是不是容易生锈?油耗都很高?带你看看开了八年的国产车油耗
搞不懂!买比亚迪宋plus混动版的,为何不直接买个比亚迪宋plus燃油版。混动比燃油6万出头,哪怕混动比燃油百公里节省5升,哪怕每升油10元,也就每百公里混动比燃油节省50元。6万元,1200个50元,1200个百公里,12万公里,也就是12万公里才能把这多花的6万元节省回头,但是混动除了油车方面该保养的,还多一个电方面的质量风险和维护,保费还贵。要么纯电,要么纯油,搞不懂买混动的人是怎么想的。那么明白的账既然算不出用车成本。
小可爱是你好嘛:宋puls dmi 半夜自启动不说。一箱油都见底了 ev模式 还自启动发动机。求求你别偷了 润油箱的了。这么点点油没得压力了😭😭😭😭
这不科学,你找个长安逸动燃油和逸动ev家用车主做比较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或者比亚迪秦燃油和秦ev,再或者宋plus和宋plusev做比较,这是最直接的,都是同品牌比较,只是动力系统不同罢了。而且这些车板板正正的告诉我们电车和油车怎么比,如果电车20万,那其对标的油车裸车价大概在11万到13w的水平
干脆面13:终于有人吧燃油车和电车的区别给细细讲出来了 个人觉得还是蛮中肯的
一般混轻比燃油贵3w左右,哪怕10元一升的又,可以买3000升了。如果每百公里混动比燃油节省3个油,想节省3000升油就需要混动行驶10万公里。也就是混动型行驶10公里的需要的总油费和购车费用之和才可能和燃油车跑10万公里需要的总油费和购车费用之和相等。而实际上考虑车险费用,维护保养费用,混动高于燃油。所以保守的估计。同样的车,轻混比燃油贵3w样子,而两种车估计至少跑15万公里,两者最终的所有用车总费用才可能相同,超过15万公里后,燃油车的总用车成本开始高于轻混,但有个前提条件,15万公里之内,轻混不能换电池,否则,至少20万公里。这就是会算用车成本的人要么纯油要么纯电,轻混完全没必要的选择!
是否L不知道,但是我的经典款途安,那虽然配置没现在的那么时尚,但基本的安全配置都有,绝对的扎实可靠,高速160轻轻松松,扎扎实实,毕竟车身1.52吨,关键还省油。稳重方面没话说
汽摩频道:途安L和嘉际L 我应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