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Yaodighost
从3月提车,702max 版本,到今天刚4个月,总里程已经1.5w+公里,开着X9从北京去了海南,往返6400公里。还跑了一趟北京到贵州,往返4700公里。其余里程基本都是北京周边游,出门大部分时间都是满载,6个乘客和长途所需一堆行李。我觉得还是可以说下x9续航的。 1,能耗,电车整体能耗和气温,车速,停车时是否长时间开空调都有关系,3月到7月,用车气温在20到38度之间,能耗表现普通道路80公里时速之内,能耗在16到18之间。高速路段,110时速之内能耗差别不大,大约20以内,120到130需要克服风阻,能耗会去到21左右,长时间保持130会到22出头。我从崇礼回北京,下坡路段较多的高速上140多公里路途,还跑出过8.2的能耗,30公里还跑出过5.2的能耗,见图 2,补能,因为有积分兑换的充电卡,所以用小鹏充电桩和公共充电桩的比例大约是1比1,旅途中有小鹏充电桩的时候会优先使用小鹏充电桩。一般小鹏充电桩的充电环境和充电速度都是比一般公共充电桩好一点的,但价格会略贵。 公共充电桩我一般会找120千瓦以上的,从20%左右充到90%,也就30分钟左右,结合充电规划,其实完全没有续航焦虑。甚至经常还会有电充满了,人上洗手间还没有回来的情况,有时候还得催促。结合充电规划,基本不会有焦虑 3,充电规划,因为我跑长途比较多,一般出门我都会规划下怎么充电。1,直接导航到目的地,比如北京到徐闻港。2,找到途经需要去的城市或景点,设为途径点。3,按照高速350公里左右的距离,寻找充电桩(一般采用三元里电池推荐的充到电量90%里程计算)4,一般来说在350公里间隔上会有很多充电桩,寻找桩时,采用两个办法,首先搜索价格,一般价格便宜的都需要下高速,价格便宜且绕路时间短的优先(一般20分钟之内),或者搜索是否有小鹏充电桩,河北河南的高速服务区有不少有小鹏充电桩,一般高速出口,较近的地方也会有小鹏的充电桩。这样一般能避开高速上价格贵且节假日需要排队充电的情况,但的确会浪费一点时间,不过考虑到高速上很多60千瓦的充电桩充电速度,其实下高速可能只多花10分钟的时间 4,充电间隔,我感觉350公里左右的充电间隔是比较合适的,一般来说这个里程在高速上需要行驶4个小时,如果早上8点出发(人多,有孩子,8点能从酒店出发已经比较早了),到达第1次充电点正好12点,停车休息吃午饭,充电时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一般吃饭吃到一半充电完成还得挪车。如果快的话,中午1:00能出发,最晚5:00会休息一次,这时候也需要活动一下,这时候如果晚上7点左右能到目的地,可以在服务区浅补一点电,确保目能到目的地即可,可以看小鹏车机上的导航预估的到达剩余里程还是比较准的,一般我会留出100公里电量,极限的时候可以只留出30公里电量,但一般实际到达时剩余电量都会多一点。这样5点时休息20分钟充一半的电,7点左右到达目的地,吃晚饭住酒店,同时在附近找一个便宜的充电桩充电即可。如果要赶夜路,那就在吃饭的时候充满电,然后继续向前出发,11:00左右到达目的地时,正好可以充电。 5,总结,x9充满电,高速120时速500+公里的实际续航,加上快速的充电速度,我觉得基本不会再有焦虑,但的确需要一点充电规划能力,不过现在的app都很方便了,多用几次,基本就熟练了
3月提了小鹏x9到现在跑了两千多公里,对车辆的各方面都很满意,在熟悉了车辆后现在开始研究新的打开方式了 马上要五一了,又准备一次几千公里的长途了,在路上让全家人能休息好是我这个做老父亲的必须要考虑的重中之重。 第一个新的打开方式,皇后座椅加3排2排成孩子床 第二个打开方式,大四座模式,娃坐二排可坐可躺,不耐烦时大电视伺候着,不再烦闷 第三个新的打开方式,大床模式增强版,小鹏x9后备箱大平层可成床已经不足为奇了,但成床时行李都需要搬出,比较麻烦,新版本可以同样用大箱子加床垫成床,车内高度成年人坐着可以不顶头,详见照片,这样可以将随行物品主要放车上,只有需要带下车的物品才放入拖杆箱 第四个新的打开方式,全家一起做点什么,天暖和了玩水枪吧,顺便一家人一起给x9洗个澡 这就是我星舰的新打开方式,它给我全家带来了新的快乐和新的世界
我是小鹏x9第一天可以试驾的时候就去4s店试驾的,去年12月29日,这都有3个多月了。 试驾时,第一次开小鹏x9,还有点犯怵,担心车太大不好开,怕磕碰,但上手其实很快,整个车的灵活性特别好,再加上小鹏的360影像都非常完美好用了,所以在了解了基本功能和怀档用法以后,大概20分钟就上手了,很快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试驾下来对于小鹏x9的灵活性,智驾能力和空间利用率印象深刻。当时唯一不满意的是高速有很明显的风噪。不过瑕不掩瑜,很快订了车。2个月提车以后,很惊喜的发现风噪问题有很明显的改善,目前开了一千多公里,越来越喜欢
从23年11月份x9广州车展看车,就被小鹏x9的后排大平层以及后轮转向的灵活性深深吸引了,广州车展开启盲订,就订车了,从12月份推到1月1号正式公布价格,价格基本符合预期,于是没几天就下定了702max 自己订的是银色的外观,主要是耐脏,北京一下雨车上基本就是一层土,春天刮沙子车就别想有干净的时候…黑色的不说每天洗吧,一周2次肯定是需要的 一开始选了白色的内饰,主要是因为真的好看,坐进车里会有很开阔的感觉。但中间还是换成了黑内饰,因为有2个满地打滚的娃,白色实在伤不起… 过完年x9的产能上来了,终于在3月5号配车,8号到,正好听说北京的车补也要发布了,于是果断等了几天,3月14号北京地补政策出台,第一时间缴费提车!感觉x9来了还自带红包[偷笑R] 这段时间小鹏的销售有问必答,帮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Mega贵了20w基本全方面落后x9…哈哈,什么人会买Mega啊?
不太明白为什么要买Mega,多花20w买个更差的产品,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更冤大头吗。还是想用理想来给自己贴标签? 果断退订
小鹏X9你能做到理想Mega 那样,一二,二三,大平层的可睡空间吗? 你不但能做到,而且还能更好,你能有后备箱大平层,能有二三排大通铺,还有三排平躺模式。但你宣传过吗?让广大消费者就这么被友商蒙蔽了以为只有Mega 能做到,你良心过得去吗? 小鹏的市场部你们扪心自问下吧,你们把产品的宣传点吃透了吗? 当然2B的主驾头枕不能拆下,耽误了可睡空间,X9移动的家,就差这点就完美了
如果真像这篇文章说的,我不得不说,华为是打得一手好商战。太牛了
这两天m9的市场节奏真是厉害,发布会才公布内饰和配置,然后让媒体放出试驾视频,马上就让潜在买家转大定,并且按大定顺序排产的做法非常聪明。 不给这些人留思考的空间,买家想多了的话车可能就不买了。现在让他们沉浸在发布会的气氛里,还有各种摇旗呐喊遥遥领先的媒体视频里,冲动消费,很快就定下了,冷静下来想后悔都麻烦,真是厉害… 反观小鹏x9,磨磨唧唧,大家头脑都冷静了,本来想订的都可能有的看别的车了,冲动消费的销量接不住…小鹏x9如果不是产品力够硬,这么久热度下去了,销量肯定受影响
m9车内没有220v,看来这个核心技术只有理想掌握了啊…而且点烟器也没有180w… 也不知道是m9用户不在乎,还是其他槽点太多,好像没人讨论… x9没有220v基本上就是最大的硬伤了,这代表了什么?
很喜欢小鹏x9,但因为主驾头枕有喇叭不能取下,图中这些场景都不能实现,还是挺遗憾的,其实头枕喇叭有几种方式可以实现既有喇叭又能取下的功能,比如 1,采用触点方式,类似3.5mm 耳机接口 2,采用线束方式,留出冗余线长,取下头枕后让线裸露在外但不会被拉断 3,蓝牙连接 希望能在正式售卖之前稍微改一改
网上咖色各种色调都有,官方图颜色也很深,想自己亲眼看看 目前知道哪家有白和黑,但还不知道哪家有咖色 望各位帮忙,周末去看看。过道版也想看看,有知道的朋友吗?
今天去4s店看了下展车,发现一些问题和细节,在别的节目中都很少提到的 1,后尾箱左右缝隙大小不一,左边大,有1㎝左右,左边小,有0.5㎝左右。见图一二 2,黑色车漆偏蓝色,和C柱全黑玻璃饰板有色差,图三,照片需要仔细看。实车容易看出 3,同样在图三,下方车漆在店里灯下的白色反光表面有细微的坑洼,可见漆水质量不好。旁边的P7I的漆水就没有问题,很光滑 4,轮毂饰板,在光照下也显得质感不均匀。见图四。可能是没洗干净没打蜡 5,主驾车门放雨伞处只能放入一把三折伞,但盖板很奇怪,是一个死盖板,需要用钥匙一类物品撬开,手指甲很难扣开。里面没看到有排水孔设计估计只能放干燥的伞。伞的取出方式是压按弹出式。见图五 6,主驾头枕因为有头枕喇叭,不能取下,虽然能躺倒,但无法和二排组成大床。见图六,七。主驾和副驾对比。可能不能组成前仓大床了,非常遗憾 7,电滑门有儿童锁,这点好评。图八 8,全车都有开门的机械开关,包括尾箱门。图九,好评 9,第三排的确很舒服,我觉得甚至比很多靠背不能调整的轿车的第二排坐姿都要舒服。这点大家很熟了,就不上图了
只有电牌,全家6人以上出行,只看mpv。感觉这车是目前比较好的选择
北京电车牌,应该选D9还是小鹏X9? 原本都打算定d9了,但X9发布了,看起来很不错啊,请问应该怎么选? 谢谢
我看这车没有机械式开门方式,平时用车可能没问题,但如果缺电或者出事故会不会导致没法开门呢? 不知道小鹏的团队是否考虑过安全方面的要求? 如果出意外是否有其他开门的方式?
我好像没看到车顶行李架的固定点,是不是不能装车顶行李架?如果不行露营效果差点了
X9不能开天窗,大家觉得有遗憾吗?
提问坐标在北京,只有电牌,需要7座车,小鹏x9可以选吗?或者还有别的可选的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