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吧【情况介绍】 今年24岁事业单位上班,上班的地方离我家还挺远的,往返足足80公里。家里老车该退休了,零几年的马自达水箱让我在高速上开爆了,事后发动机大修也不值钱了,那时候我还没有毕业,一直撑到我毕业了之后才开始看车。因为上班远,车对我来说也算是刚需。 【买车过程】 当时看了销量榜前十的车,基本上都是紧凑型车,跟我爸一块去市区看的,两三天时间就下定了。第一天看了合资车,大众的紧凑型轿车和SUV,没有试驾只是在展厅看,得半年后才能提车。第二天看的丰田荣放和日产轩逸,我嫌车里面太简陋以及车机太老,内饰老气,车内空间也一般般。下午去看的吉利星越和博越,星越也没有现车,博越感觉一般般,之后看的奔腾系列,从SUV看到轿车B70,试驾完感觉B70还可以就定车了,主要是当时B70的内饰和外观我觉得远超过其他车型,空间也够宽敞,第三天正式交车。看奔腾之前不死心,还去看了比亚迪秦,这个车当时太火了,奈何至少要半年以后才能交付,彻底死心。 【提车费用】 购买车型:21款奔腾B70十五周年纪念版 购车地点:南阳 购车时间:21年11月 裸车价:11.9万 落地价:12.5万 我是全款,旧车置换抵了1万,送的脚垫,车玻璃膜,行车记录仪和32G内存卡。另外一百块钱换的发动机护板,原车是塑料的。 【爱车初体验】 外观内饰: 我选的银色,这个颜色当时现车还比较少,我感觉银色最适合我,内饰是黑色,没得选,用料很良心,多数是仿皮软包,重点是没有异味,做工和缝线看得出来的细致。战戈造型大灯有点像凯迪拉克,路上有人会问这车是不是凯迪拉克,前脸的大格栅很有气质,就是底下有点一般,可以后期加装个前唇,这车低一点好看。尾部的贯穿式尾灯这是我当时买车看了很多车都没有的,只有20W级别才有,主驾的迎宾灯很高级,掀背式尾门也很实用,但 我的车没有电动的尾门,后期加装得两千块左右,想想还是算了。 动力感受: 1.5T够用了,总结了经验就是起步的时候重踩一下油门再松开,然后轻轻点油门,这样提速快要比原地正常起步快很多,涡轮介入后提速很快,升档还可以,比较积极,当然双离合还是有顿挫,主要表现在起步的时候1档换到2档,不能跟CVT比较,但CVT没劲提速没双离合快也是事实。每次过了收费站上高速提速不费力,很轻松可以提到120码。 驾驶感受: 感觉在开船一样,车还是大,A柱的盲区偏大,复杂路口要左右摇摆脑袋去看。多功能方向盘好用,开着转向不重,方向感很准,而且多功能按键想看什么能直接调出来,比如油耗,巡航页,音乐页面的切换,每个页面的写详细分类也可以直接用方向盘控制,可以盲操这点是最好的。高速开120挺稳的,就不会说有飘的感觉,但是噪音挺大的,胎噪伴着风噪一起。底盘方面在高速过闸道弯的时候支撑很足,那种拖拽感比较小。悬架就是适中,过不平的地方滤震性不算很好,也不至于颠得不舒服,过减速带的时候感觉挺硬的,但不拖泥带水,没有什么余晃。 乘坐感受: 空间比紧凑车型好的多,主驾驶头部空间足够,我身高181体重86kg,头顶剩一拳半,坐在后排头顶有一拳,腿部空间保守两拳四指,后排真挺大的,中间位置带标准尺寸的头枕,坐在中间时间长了不累。坐垫适中,久坐不会塌陷,也不会很难受,前排的腰部支撑比后排差了点,开车放个腰靠要好一点。 油耗: 通勤往返80公里,国道和市区都会经过,市区大概百公里8-11升油左右,夏天开空调的情况下涨幅不到一个油,毕竟是B级车,空间大车也重。高速情况6-8也是开空调,不开空调的情况一般就是7个油。另外我想说油耗这东西主要看人,每个人脚法不一样,就跟有人坐同一辆车晕车,换一个人开他就不晕了一样,有的人开车急躁,恨不得给油门踩到底,还有经常急刹车再大脚油门的,那样肯定油耗高。 功能体验: 感觉挺智能的,该有的基础功能都有(跟现在的新能源那是没得比),语音叫优米就出来了,开空调关窗户之类的都挺灵敏。我的有L2辅助,高速上打开非常舒服,但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不然会有提示音。自动跟车的加减速力度控制的很稳,没有急加速急减速的不适感,车道保持可以自动转弯。再就是自动迎宾很适合个子高的人。带APP远程控制,偶尔会失灵,感觉APP优化的一般。 缺点:车门有异响,声音不算大,但总是会注意到,遇到颠簸的地方就会听到,至今还没去修。车机屏幕提车半年出现过黑屏死机,后面换了屏蔽线解决。 总结: 21年年底买的车,那时候看了不少国产车和合资车,全部都做过对比,同价位只有B70不论是外观还是车三大件以及智能化这块还不错,那两年因为疫情原因车机芯片紧缺所以也没什么好的车型可以选择(当时好像还没有8155芯片),说白了就是性价比高,花小钱办大事,A级车紧凑型的钱买B级入门中型车,目前52569公里,说实话还可以,其他的都大差不差。 感谢圈主指导,希望加精,谢谢!
提问雨刮胶条怎么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