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智己LS6车主·车龄半年
简介: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Capt小虫
趁着周末那波大风预警雨雪天气到来前,自驾打卡大连童牛岭风景区和大连湾体育公园,免得下周各种花被雨打风吹去。 不得不说,春天开电车出游真的太香了!随着的气温回升,表显电耗直接从冬天的二十几kWh/100km降到了14.1,续航肉眼可见地实在。上一次充满电还是自驾去营口洗温泉回来的3月17号早上,到今天 4月11号还剩35%,虽然跑的不多,但每天通勤还是有的。续航因为低温而减少应该是从去年 11月初开始,到这个月初就恢复正常了,也就是说一年中大概有五个月的时间,续航在五五折左右,其他时间应该可以在八折以上,本身CLTC续航680公里,折后也能满足本人需求,家里有家充桩,所以更不存在电量和电费双重焦虑,这就是本人在大连的用车现状。 开智己的快乐,只有自己知道!
车友圈上周日举办的线下MOBA手游比赛,大家玩得意犹未尽,但由于各自时间安排的问题,赛后未能聚餐庆祝一下,所以才有了昨天的清明节小聚。以前的情绪价值主要靠智己提供,比如逢年过节的开机动画,每个季度应景的保养活动。自打上个月车友圈成立后,车友也可以扩大内需,自己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一起吃喝玩乐,分享用车心得,交流对车圈热点事件的看法。大家都觉得智驾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当技术狂奔时,别忘了系好安全绳。用户对新鲜事物的接交通安全法受需要时间,也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故后逐步完善。交通安全法不仅仅是我们每个人上路都需要遵守的法律,更是保障大家安全的底线。春天来了,花都开好了,电车的春天也到了,能耗降低,续航增加,正是自驾踏青的好时机。智驾(智能辅助驾驶)该用还是得用,但要正确使用,不能因噎废食。
女神节,一个专属于女性的节日,如何度过才能既特别又有意义?今年,我选择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式——带着自家女神与车友一起参加4S店举办的螺钿漆器DIY活动。走进4S店,展厅已被精心布置,螺钿漆器,这项源自唐代的非遗技艺,以其独特的工艺和典雅的气质吸引着每一位参与者,桌上摆放着各种工具和材料。动手制作环节,大家兴致勃勃。我选择了一枚小巧的胸针作为创作对象,将精心挑选的螺钿片镶嵌其上。虽然手法生疏,但也逐渐找到了感觉。与车友们交流心得,互相鼓励,整个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经过一番努力,作品终于完成。虽然不及专业匠人的精美,但也是为自家女神特别制作的礼物。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车友一起体验非遗技艺,不仅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更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这个女神节,因非遗而特别,因分享而美好。
前些日子带朋友去交付中心试驾体验,本来是想让他试驾新款LS6的,不过他对SUV无感,就喜欢轿车的操控和舒适感,也就由着他预约试驾L6了。我这个朋友是我当年学车的驾校教练,他自己的车是 2015 年购入的东风标致 408 2014 款 1.6T顶配,当时的落地价是十九万多,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行驶里程才九万多公里。这次来试驾也是被我买车九个多月时不时的安利来的,我买车之前他还让我买油车或者混动,他觉得毕竟东北的用车环境似乎更适合油车。不过世易时移,现在的电车进化迭代的速度已经超乎常人理解。开了十多年车都是圆形方向盘,这次上手第一感慨就是“这半幅方向盘还挺好操作”😅,朋友的车也是带泊车功能的,只是作为老司机的他很少用而已,2014 年的产品和 2024 年的产品肯定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L6 的一键泊车和一键循迹功能也都惊艳到他了,特别是在用一键循迹功能的时候恰好遇到后方来车,智驾的驾驶博弈也更像个老司机,不知道当时旁车司机看到他对面车子是电脑在跟自己会车会作何感想🤔。人真的是需要不断学习,必要的时候需要转变旧有观念,包括我自己作为一名LS6 的老车主,之前买车的时候虽说是在L6 发布以后,但我就是觉得L6 空间小,不适合我这种块头大的,也一次没进过L6,今天销售带着我们试驾的时候我坐在后排,完全感觉不到空间小,朋友试驾的时候我换到副驾,在没把座椅调到最低的情况下头部空间依旧很富裕,这是我之前没想到的。最后说一句,真的好羡慕那些有车尾灯语的车主🥺🥺🥺
下着毛毛细雨的鹰潭,全天平均气温却在 10℃ 以上,所以并不会觉得冷,从市区到龙虎山这一段能耗 17.2 也算是比较正常。人虽然不觉得冷,但是如果不开空调的话,车上人多,过不了多久后排车窗和后车窗就会最先起雾,然后前排车窗和挡风玻璃也会慢慢变模糊,影响行车安全。所以空调正常开 24℃,一档或者二档风就足够了,车内也不会太吵。有时候后挡风玻璃起雾问题倒是不大,方向盘右侧滚轮往上拨一下就能打开流媒体后视镜,不需要的时候往下再一拨就关闭了。从龙虎山去往南昌的高速上大货车是真的多,本来就只有两排车道,还经常能遇到大货车占据左侧车道超车,导致后方大量小车积压。这段路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开启了智驾,在车流量大,大货车多且偶尔会不守规矩的复杂的路段我还是更信任自己,这个时候车子的能耗就不是我密切关注的问题了,安全抵达目的地才是重中之重。那天恰逢元宵佳节,更新的车机开机动画和南昌万寿宫的花灯都在衬托着节日的热闹氛围。
早上直奔提前预约的民窑博物馆,原因是提前一天没约上陶瓷博物馆。没想到展厅只有小小的一间,从进门停车到出门用了不到十分钟😵💫,只好接着去陶溪川文创园转转,到了目的地附近找了一家充电站给车充上电。真的要吐槽一下那个充电站,导航过去的,却各种软件都不能正常扫码充电,只能下载“景德镇易停车”才能用,而且预充值的时候可以用微信支付宝支付,最后充完电离场后退款却不能原路退回,只能输入个人银行卡账号才行,这明摆着有些巧思在里面的。早上下着蒙蒙细雨,气温有些低,市区能耗 18.8。从景德镇到鹰潭这一段能耗 21.1,虽说可以接受,但是平均速度只有 64.8,估计跟头半段下雨有关,路面湿滑造成能耗增加。鹰潭给我的第一个惊喜就是酒店停车场里有直流快充电站,且是均一价。充满电后的表显满电实际续航里程为 451 公里,也算是最近几个月最高的数字了。实际续航里程也是要打折扣的,估计综合下来跑 400 公里以上不成问题。
时值元宵佳节来临之际,祝广大车友节日快乐! 第二天行程规划:合肥三河古镇—池州天目湖天路—景德镇 头一天晚上充电至 98%,在酒店开了一夜哨兵模式,电量掉了 3%,早上出发时电量95%。虽然经常吐槽哨兵模式的诸多需要改进的点,在外的时候该用还是得用。就像知道什么时候能OTA升级远程开关和查看? 全天气温在 6℃ 到 12℃ 之间,气温高,电耗明显就降下来了,全天跑了 402.4 公里,其中大约 300 公里出头的高速,其余为城区道理和国道,表显百公里电耗 20.9 千瓦时,实际电耗计算如下:早上出发时电量 95%,空调也基本上一直开 24 度一档风,下午抵达景德镇住下时电量剩余 50%,中途在池州平天湖附近充电 48.5 度,95%-50%=0.45×90=40.5+48.5=89 度,这其中还包括在三河古镇停车一个半小时开哨兵模式的电耗,和充电的损耗。可以简单的把以上损耗看做是空调消耗,实际续航里程约为 402.4÷(89÷90)=406.9 公里,406.9÷680=0.59838,基本上可以看做 10 度左右气温,20% 城区道路+80% 高速续航约为六折,高速是顶着限速跑的。从淮河以北一路向南,又过了长江来到江南,续航肉眼可见的比前一天多了七八十公里,南方真是电车福地啊!
🙋🏻 情况介绍 出发日期:2025.02.09 出发电量:99% 出发时间:08:00 出发气温:-6℃ 出发地:山东枣庄 目的地:合肥—池州—景德镇—鹰潭—南昌—六安 🗺 旅行攻略 因为时间比较宽松,所以春节期间决定节后错峰出行,...查看全文
前几天出去玩跑了一段三十公里左右的国道,几乎全程智驾,分享一下 3.5.2 的智驾体验,纯个人观点,不喜可喷。照片为挂脖支架拍摄全程视频的部分截图,无危险驾驶行为。 这个版本的跟车逻辑和之前的版本没啥区别,路口停车时,视角也会切换成俯视,车道周边信息更加直观全面。经过了几次无保护左转弯和右转弯,确实比之前稳定丝滑了许多,至少我在用的时候并没有之前的些许担心,转弯之后选择的对应车道也是比较精准。中间还有一小段弯曲山路,智驾的水平也足以让我放心,不过脚还是放在刹车上以防万一。遇到修路改道,会提前提醒我接管,这个之前版本没体验过,所以不知道是否有提升。路遇它认为有碰撞危险的时候也会声音和图标警示,这跟之前没区别。最后一段乡村道路竟然智驾的有鼻子有眼的,有点老司机的样子。 这次经过了一个环岛,进入时一切正常,但是路况比较复杂右侧非机动车到不守规矩的几辆老头乐和两轮电动车较多,在出环岛的时候它就提醒我接管了。我对端到端智驾的前景是乐观的,但是在复杂路况,诸如不守交规的老头乐、电瓶车很多的地方太难实现了。 顺便再吐槽一下最后一张照片里的T形路口红绿灯,这红绿灯设计的没问题,但后面的巨幅广告太逆天了,花里胡哨的颜色,把红绿灯完美的融为了一体,对不熟悉路况的司机太不友好了,不注意都很难发现红绿灯的存在。
过年期间天气一直都挺暖和,气温基本上保持在零上五六度,也没遇上雨雪天气,用车环境也算是对电车比较友好。前几天出去短途自驾游,空调设定 26℃ 自动,整车温度上来之后就该成 24℃ 两挡风,因为全程基本上是以国道为主,外加少量乡村道路,速度不快,去程 20.8kwh/hkm,返程就降到 16.9kwh/hkm,全程用时 99 分钟,气温变化也不大,返程能耗降低的主要因素我觉得是去程热车消耗了更多的电能。不过在山东便宜的深谷电价面前,这点能耗都不算事儿。中午很多充电站的电价才 0.325 元/度,买了会员之后,算下来就降到差不多 0.22 元/度,这简直约等于不要钱一样,所以充电功率跑不满,耗时长就都可以欣然接受了。
过年几天没怎么出门,错过了不少风景,大年初四带着家人去三十多公里外的新晋网红打卡点——岩底村,去看看冰凌,不过最近天气一直很暖和,去之前还担心都融化光了,做了一番思想斗争才下定决心去一趟,顺便测一下 3.5.2 版本的智驾和五度气温左右的能耗,一举数得。很多人都是看了别人发布的短视频才去的,想要拍出来的照片有吸引力,构图和后期处理那是必须的。没有之前天冷时候的大面积冰凌,那也只有把镜头拉近,拍局部才能显得多,并且要利用好水面的倒影。有点遗憾是人多车多,没机会把老6开到跟前合个影,只能远远的随便拍一下。
💘 实用车品 买车九个月,有用没用的车品也买了不少,有些实用,自然也有些不怎么实用。分享一下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广大车友有什么实用车品,也欢迎评论交流。 1. 安全带的保护套,这玩意我是在夏天的时候购入的,夏天穿的衣服薄,开车时总会觉得安全带会摩擦锁骨,很不舒服,怎么调整安全带高低都不行,这才买了这玩意。后排中间那个位置的安全带必须得用这个,否则坐在那个位置的人就如同受刑一般难受。不过夏天用这个的弊端就是太热了,没找到更好的办法。 2. 充气泵和吸尘器算是比较实用的物品了,除了需要根据使用频率经常充电,用起来还是很顺手的。我买的这个吸尘器吸力有些小,属于勉强够用但不算好用。 3. 灭火器和破窗器就属于常备安全品了,不管实际使用效果如何,总归要放在车里,有备无患。就是不知道破窗器对现在的夹胶玻璃有没有用。 4. 磁吸手机支架和磁吸充电线是我的必需品,支架粘在那个位置基本上不会遮挡屏幕信息。角度可调算是优点,但是离空调出风口很近,冬天开暖风的时候还好,夏天把手机吹的冰凉,一下车手机就冷凝一层水汽,拍照受影响。车载无线充是真不好用,老款没有风冷,功率也很低,太鸡肋,新款LS6改进的就好很多了,这俩槽点优化了,可惜只能干看着。 5. 挂钩和中间扶手箱小托盘算是比较实用,香薰也还行,就是天冷挥发慢,经常闻不到香味儿。 6. 座椅腰靠和颈枕不推荐大家购买,本是为了去年夏天长途自驾准备的,后来发现顶的不舒服,实际验证LS6 的座椅还是很舒服的,调整好适合自己的角度,长时间开车也没觉得腰酸背痛。另外一个是进入冬季为了扫雪买的,可能是我买的太便宜了,材质不好,雪铲那头不小心划伤车漆,可能软硅胶材质的会好些,不过也不打算再购入试错了。
这天忙着过年,出门难得开车,小城市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去哪儿都不会太远,三公里内步行,三到六公里打车,也可以骑共享单车。昨天晚上特意开车出去转悠了一圈,半小时都没用上。转悠在空旷的郊区路上还遇到一群少年在放着烟花,特意停在前方不远处欣赏了一会儿。新春的年味儿虽然不如儿时记忆的浓重,但也有了更多的自助选择权,完全可以自己用心去营造过年的气氛,世间永远都不缺少美,用心去感受即可。智己的新春皮肤基本上也是人手一个了,应景的上车欢迎界面和充满蛇年元素的车机主题也在时刻提醒着大家要快乐每一天。仙桃小挂件暂时装饰一下爱车,过两天就会拿下来,毕竟为了安全驾驶考虑,最好是不要在后视镜上加挂饰和其他遮挡驾驶员视线的物品。
昨天刚好有时间,被朋友拉着一起去试驾特斯拉Model Y。除我之外的另外俩朋友算是特斯拉的粉丝,焕新款跟老款的升级点也是说的头头是道。这次试驾的还是老款,新款还没到店。总体感觉下来还是有几点感受的。试驾员说的零延时电门踏板,可能是我试驾的时间短,也可能我的老 6 延时也很低,所以这个真没感知出来。方向盘助力的力量感觉有些小,跟老 6 的运动模式的方向盘用起来差不多。Model Y的座椅加热值得好评!不像我的老 6 只有坐垫可以加热,Y的座椅靠背也是可以加热的,天冷的时候整个后背都是暖暖的。Y的主副驾驶遮阳板也是体现出了特斯拉出色的设计,磁吸的方式更符合当下的潮流。从外上车的车门打开方式我是不习惯,一般第一次接触的人估计也得先研究一下怎么打开,不过从车内下车的开门按钮就设计的非常合理了,手握住门把手,大拇指自然可以很轻松的触碰到开门按键,我的老 6 有时候我还会按错按钮,有时候盲按的时候还需要想想前后俩按钮哪个是开门哪个是锁车。爸妈不经常坐我车,他们在副驾和后排的时候下车经常摸不到开门按钮,其他第一次坐我车的朋友更是不知道怎么开门。什么是好的设计,我觉得符合人类直觉,学习成本低的设计就是。
经过第一天的跋涉,晚上住下后找了个相对方便的充电站,把电补到了 90%,因为经查询得知第二天途径的 18 个服务区中有 17 个都可以充电,没了续航焦虑自然也就不纠结剩余的那不到 10% 的电量了。不过秦滨高速的一大特点就是大货车较多,夏天走的时候就见识过一次。这次导航提醒有 242 公里路段货车较多,心理压力还是有一些的,相信没谁会喜欢跟大货车长时间并行。所以就决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去考虑因速度提升而带来的能耗增加问题,中途多进服务区补电,尽量快速的通过这段区域。 由于当天很暖和,空调有较长一段时间设定的是 22℃ /1 档风,中午下午还间断关了一段时间,因此空调耗电占比非常小,主要是驱动电耗。 早上八点从秦皇岛出发,九点半抵达唐青服务区,百公里能耗 24.9,补能 6 度,主要是充电功率太低,才 30KW, 就只能接杯热水,顺便去趟卫生间就离开了。 第二段从唐青服务区到渤海新区服务区,这段中途还出了服务区,也是这段大货车最密集,虽然平均车速较第一段有所提升,但百公里能耗却因为气温升高下降到 21.5。 第三段路况就好很多,不光大货车少了,其他车辆也少了,所以这段均速最高,百公里能耗自然也就最高,到了 26.2。 要说车少,还得是最后一段,从智驾的时长上也能表现出来,大货车密集的路段我基本上都是自己开的,车少的时候才开启智驾,也算是劳逸结合了,最终晚上五点半到家,百公里能耗 24.2。 这两天一共跑了 604+729.4=1333.4 公里,中途共充电 252 度,100% 电量从大连出发,昨晚到家剩余 17% 电量,约 15 度,90-15=75,本次共消耗电量 252+75=327 度,平均百公里能耗 327÷13.334=24.52377,续航折扣 90÷24.52377=3.66991×100=366.991÷680=0.53969,五四折,跟我几周前在大连市区通勤测的续航折扣基本一直,这就非常难得了,如果这两天高速我能把速度控制在 100 或者 110 以内,相信续航折扣六折往上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