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非正式赞助马自达转子发动机研发
北美老李飞刀
上班摸鱼碰到这辆斯巴鲁的三排座SUV 性价比还是挺高的...查看全文
在空无一人的北美版大年初一,给大黑拍几张。也预祝大家新年愉快,新的一年可以继续Zoom-Zoom.
刚好提车一个月了, 大小黑各自都开了2000公里左右…..正常操作,北美大农村去哪都得开,一个月这样的公里数属于基操。 说说CX90, 很明显体会到在大概500-1000公里开始,变速箱以及整体车的反应更加贴合我的驾驶习惯, 之前很多人说的初段顿挫感已经消失殆尽。 对了,以后大家试驾,注意看一下胎压,很多时候新车要不特别高,要不低….造成了很大的体验差别, 我的90提车时候胎压就是快40psi, 实际只建议36psi…… 所以各位可以留意一下,因为北美有不少人反应车好硬,回头发现新车打了特别高的胎压。 但介于是后驱平台和轻混,车在加速中和高速巡航速度时候感受和我以前的2.5T & 6AT的感受很不一样的。 在减速和刹车过程中,车辆非常平稳,同时能听见中部电机回收动能的呼呼声。 油耗非常棒,在车身尺寸、重量、发动机功率都上涨的同时做到了70%高速(130公里巡航不堵车)和30%城市道路, 平均油耗在33mpg, 约等于7个油。 总体2000公里下来的平均油耗是8.5左右。 参考之前Mazda CX9,平均油耗在10.5左右。 目前没有出现任何异响,在几次雨雪天气中都表现出色。 对了, 我身高179,中等身材,坐在1-3排都是OK的,尤其驾驶位的改动,比如新的水杯位置,加宽的中央扶手,都比-9更加舒适。 座椅通风的声音也没有以前大了,之前打开这个功能感觉后脑勺有一个风扇在对着。 还有一个小改动,二排的射灯是小角度照射,不再是以前的一个中央顶灯。好处就是,打开时候完全不影响司机看后视镜,对有娃的我来说这很棒。 一如既往,-90也保持了围绕驾驶的设计,同时增加了不少家用车的便利和配置(比如第三排独立出风口)。 个人觉得,等到明年-80顺利在国内上市,大家一定不会对动力和内饰失望。
开了快500公里了,大部分是高速100-120公里时速,也遇到了大雨天,车的状态还是非常稳的。 今天看了一下原厂配备的论坛,来自于Toyo Tires(日本), 之前的-9是Falken Tires(美国)。属于M+S 四季胎,等下雪了看看性能吧,以后还是要准备一套雪胎。
难得车企把App也做这么好,App store里很高的评价。分享一些我自己的。 App里可以很方便的申请道路救援,车辆位置是实时跟踪的。 也可以看到车行的服务优惠,预约保养维修。 到了-90,-50这一代,也能App里查看具体胎压了。之前的-9只会显示胎压正常。 能感受到App也贯彻了极简设计语言,简洁高效,为驾驶者服务。
居住地已经入冬降温了,难得今天出了一些太阳。把大小黑都拖出去透透气。新车味道很小,但也和温度有一定关系。 今天仔细看了看CX90一些大家不去看的地方,我觉得这些地方说明了Mazda的造车标准和态度。之前我的车有Toyota, Lexus a...查看全文
Once black, always black,先开个车🤪 最后选择的低功率版本顶配,2024 cx90 turbo Premium Plus 和2024 CX-50 premium. 两个都是新车型,希望能保持一如既往的品质。 之前的CX-9, 3年开了快14万公里,森林人2年半9万公里,都没有任何问题。 赶上快到美国的感恩节,Mazda有一些优惠活动,就把两辆车都一起置换了。 之后我会分享更多驾驶感受。这两天下来,-90对比-9还是有很多进步的,一些设计细节也让我这个老用户感到欣慰。 也考虑过90的插电版本,但试驾和车友论坛里的反馈都不太好,电力系统问题比较多。 所以还是继续给油车充值信仰……..
好天气,自己认真洗了车,做了wax, 发动机舱上个月也自己清洗了。 2年半,12万公里无任何问题。希望小红继续加油。2025年就到换车时候了,不太确定还会不会选新出的cx90.
很快3月底就会有媒体试驾,很多测评就会出来了。我很好奇为什么迟迟不公布PHEV的MPG,从加拿大的一些发文来看,纯电续航很短,只有20公里左右,冬天就更惨了。
拉了40袋土,估计还能再装个20多袋
颜值继续在线,期待4月中旬陆续到店的车辆,很多车行发布的记录,第一批订单已经在船上了。
乱入一把,不留下一丝云彩
第一次拥有斯巴鲁,去年5月提了这辆2021款的运动版。拿了车就走了一趟快3000公里的搬家路,穿过各种地形和海拔,在炎热的夏季稳稳的走完了32小时。目前已经干了快4万8千公里了,一万公里正常换机油和轮胎交替位置,都一切工作顺畅。 尤其是去年11月整了一套AT雪胎,在好几次暴风雪里都安全得带我来回滑雪场和家。但无论是什么车和轮胎,下雪都要小心慢速驾驶。四驱效果就是YYDS。 车机体验也还好,反正都是用apple CarPlay. EyeSight非常实用,提高驾驶安全,也让你养成更好的驾驶习惯。 后备箱塞过三辆自行车,相当能装。 分享一下安装的东西,算不上改装,都是些根据自己需要加的小零件: 车顶杆: Yakima Corebar 长度60inch,动态负荷220lb, 可以轻松装100lb左右的车顶帐篷再加上一些东西,比如双板/单板架。 静态负荷是600lb, 完全满足2-3个人在上面。 挡泥板是RallyArmor Mud Flap, 覆盖几乎斯巴鲁所有车型,傲虎的也有。价格稍贵,但质量可靠,配件齐全,原车孔位,自己可以安装。 灯组是Bright Souce, 加拿大的一个供应商,性价比很高,目前看来几个灯也都经受了6个月各种天气的洗礼,包括高压水枪洗车。 控制灯的模块,是自己亚马逊买的,花了些时间自己把线都接好,连着车的保险盒,熄火自动断电。 车引擎盖上的灯架是LP Adventure, 它家很多森林人和傲虎的改装件,有点贵,但质量杠杠,从护杠到排气轮毂,一应俱全。 车尾加装了拖车接口,不拉东西,主要为装一下自行车架子或者出远门可以装一个小的货架。自己装了4pin connector, 这样可以安装额外的灯光设备。 车身只有玻璃贴了一下膜,这边极少车身贴膜。
今天下了大概4小时的中❄️, 出去跑了一整子非常稳健。
🙋🏻♂️情况介绍 今年5月入手的运动版森林人。因为搬到了东部的下雪州,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改装一下车子。先上图 🗒 真实感受 短短5个月已经爆开了快3万公里。感受就是车的姿态非常稳健,在弯道中能感受到车的重心更低一些,得益于水平...查看全文
大家猜猜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装在什么位置。
5月在北美入手的Sports Trim, 也就是国内的运动版,发动机略有不同,轮毂样式不一样外,都和中国进口一样。对了,好像国内的车机被换了,那北美应该还是松下的,有apple CarPlay. 为了应对即将来到的冬季,有暴风雪和能见度低...查看全文
使用的产品基本是LP Aventure,
还有10小时就到目的地了,继续加油
继续分享2021 CX-9,今天猛装了一趟车。要准备跨州际旅途了,3000多公里要开。考验大红的时候到了。前一周检查了车况,更换了机油。
分享自己以前改装的2015 Sienna AWD Limited, 经受了不少风雪考验。5年暴走了快15万公里,里里外外都状态良好。拖家带口的上山下海溜娃神器。 孩子们一眨眼也大了,不用像小时候那样大包小包的带着出去,大面包已经告别,入手了CX-9. Sienna很不错的家用车,除了噪音控制很一般,毕竟车体在那。然后顶配JBL的音响真的无力吐槽,丰田就不能找BOSE吗?20的新款也真的很漂亮,北美都卖的很不错,也是唯一的四驱minivan选择。
#聊聊你的Dream Car驾驶刚刚5天,非常满意车的驾驶感受,大概30英里速度过减速带都非常平稳,没有在里面颠簸起伏的感受。后排放倒后比我的CX-9都要能装,果然工具车。虽然车机设置上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网上都搜索了一些窍门去改善,CarPlay 继续得心应手,而为连接Wi-Fi还升级了车载系统。 等8月份搬家开着它穿越一次美国,从西海岸一直到东部,能有个4000公里吧,计划3-4天完成。到时候给大家分享长途驾驶感受。晚上没事带小黑到旁边停车场照了几张美颜,在此分享
加入森林人车主行列,在这个芯片短缺的时期,联系了好几家经销商才谈到一个不错的价格,3万1千刀+9%的税,如果是正常时期应该3万刀就能拿下。 第一次开斯巴鲁的车,对eye sight+的驾驶辅助印象深刻,对比开过的Mazda, Honda, Toyota 还有Lexus, 明显车道保持的更精准,在高速路弯道中也能均匀的转向,买完回来路上后面跟着一个model 3, 我们几乎都一起定速巡航了快半小时路程。 因为经常去高山滑雪,雪场的森林人本来就很多,还有一些Outback, 这次添置第二辆车就决心试试,果断黑色的Sport trim. 这车都是日本生产,应该全球配置都大同小异,我的除了没有后排加热和那个驾驶员状态监控,其他的很多配件都包括了,车衣+轮毂防盗+防水地毯+车顶横杆+后排座椅保护等等,真省心不少,回来把旧的roof box一装就完事了。 缺点也很明显,高速超过90公里就开始风噪很大,不过这个尺寸和价位的其他日系韩系都一个体验。期待这个冬季森林人在雪地的表现。
带着大红去露营⛺️。
这个冬季入手了小红,开心得上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