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IQ锐歌车主·车龄2年
简介:有时候,勇气才是第一要素...
东看西听再想想
不知不觉,去年10月底提车后,至今已经开了12000公里,基本应该覆盖了绝大多数自己的用车场景。回想这过去的六个月,似乎从来没有一辆车在生活中占据了这么多的位置,感觉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 选车:换车的念头是从21年下半年开始的,实话说,开始根本没考虑锐歌,主要是不太喜欢期货,结果感谢蓝天白云家的销售,高傲冷淡的态度让我出门就下了app开始研究锐歌并在22年1月份小定6月份大定,无他,颜值狗尔 我至今认为,无论外观还是内饰,至少锐歌是有设计感和态度的。不管主观上是否习惯,至少在这个时间点的市场上提供了不一样的选择,这一点是豪华品牌需要做到的第一条基准线。 这里在引用另一个车友的话,“看到这车的时候以为又是一个买不起的东西,结果看到50万不到,感觉自己占便宜了。”夸张却也属实。 我以前从来没开过凯迪拉克的车,刚开这车的时候,是有被驾驶质感惊艳到的,和印象中的高级版鬼火少年(手动狗头)相去甚远。内敛与深沉是第一印象,深踩油门,推背与迸发随后跟进,整个过程中至少在城市路面上,整个底盘就是给人游刃有余的放心与舒适,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西装暴徒,但的确爱上了这种“内敛但随时都有”的感觉,这是豪华品牌的第二条基准线。 12000公里大概充了2235度电左右,是按照IQ app里的每月充电数据统计的,手工算下来百公里耗电18度左右,这样的能耗表现在一台超过5米的大车身上完全可以接受,目前来说相比汽油,电费不值一提,况且还有那么多的免费里程。 我注意到锐歌的预估里程是动态的,尤其是跑完高速之后,会立即更新,即使是跑高速途中在休息站熄火再启动也会更新,这还是让用车心态上踏实了不少。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市区里正常驾驶完全可以按照表显的里程预估,高速按照冬天400夏天500预估,基本满足了我不出江浙沪的用车需求。 说到江浙沪,在升级2.0车机(SC)之后连续两周跑了安吉、莫干山和杭州,在高速上SC真的是神器! 有别于普通的ACC,不仅可以全速域(0-137km/h)控制车速,解放右脚,还能适当解放双手,只需要盯着前方就好,大大提升长途旅行的舒适性,降低疲劳感。个人认为,在点到点的完全自动驾驶尚未成熟之前,这种基于高精地图的辅助驾驶不失为一种折中方案,还是有相当大的价值。对于一众新势力宣传的更高阶的自动驾驶,在没有看到大规模应用之前,我仍然是抱着怀疑态度。 当然,在这 12000 公里的过程里也遇到过很多的问题,像是蓝牙钥匙、屏幕黑屏、倒车影像黑屏、充电订单无法结束、空气墙/幽灵刹车,包括小定转大定时关于车灯尤其是尾灯的遗憾。目前为止,空气墙/幽灵刹车可能是最后影响使用的重大bug,当然也希望在车机UI以及之前IQ app放出调研的配置能够尽快来到。 坦白讲,我个人还是能够感受到通用的努力,肉眼可见的解决了很多问题,前脸也顺利亮起来,但是对于车机稳定性、专属群的运营、提车顺序、升级顺序等等一些细节上还是有提升空间。总之还是希望凯迪拉克这个品牌以及锐歌这款车越开越好!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换一个时间点,让我现在选一辆豪华电动SUV的话,我还是会坚定的选择锐歌!
升级了快两周,其间不断的在尝试SC的各项表现,总结如下: 车道保持能力:非常好,相比之前的HOLCA更加接近车道的中心位置,并且一直很稳定; 距离保持能力:非常好,能够温和的保持与前车的距离,正常情况下不会有急加速和急刹车的情况; 加塞处理能力:一般,尤其是面对那种贴边加塞和慢慢悠悠的加塞,经常会出现初段保持原有速度,临到跟前急刹车的情况,对于心理挑战过大,我经常看到加塞就手动减慢速度了; 变道能力:比较好,还是能够非常准确的判断周边道路情况,并且变道意愿还是比较积极,只是向右变道意愿不如向左,和国外快慢车道的设置习惯相同,在国内路段上有时候不太适合; 能耗情况:非常好,相同路段比我自己开能耗低10%-15%; 总结来说,我认为SC在两种场景下堪称神器,一个是上海早高峰这种大堵车场景,加塞情况尚可,可以基本解放劳累的右脚;第二种是高速场景,有充分的判断空间和时间,提升长途旅行舒适性。 最后提醒各位车友一句,SC再强也是辅助,路上大家还是要谨慎小心,祝大家一路平安!
#凯迪拉克lyriq iPhone12PM直出...查看全文
早上收到IQ空间工作人员的电话,除了说今天有什么女神节活动,签到可以有小礼品之外,还透露说3月中上旬(应该没有听错)会有关于车辆配置及正式定车的政策出来,试驾要等到4月份品牌日活动之后,估计是要掐着北京车展的时间点了。 有没有朋友也收到电话或者相关信息的来印证一下? 这等的时间属实有点长,我现在时不时都瞄一眼X5L和智己
其实Lyriq还没发布之前就一直在看了,无论是抖音还是懂车帝,都看了好几遍,后续多了一个IQ app有一点信息。 除了Lyriq,其实也看过极氪和蔚来。个人是坚决不买特斯拉,除了家里已经有一辆Model 3之外,实在有点受不了特斯拉的毛坯装修,这个没什么对错和好坏,但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极氪搞的有点乱,国内企业在营销方面其实很厉害,但往往会出点不可控的事情;蔚来感觉不是一家技术见长的公司,对于机械素质实在没什么信心。 最后还想呼吁一下,双电机、电磁悬我都可以忍了,但是HUD一定要有,不然特么让我怎么装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