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蔚来ES6用车感受最近几天遇到件事情让我对换电有了新的感触,以前没察觉到,具体是这样回事: 因为我日常通勤距离较长,为了以防万一我一般电量低于30%就会用家充补能,这天也如此,结果发现充电桩的指示灯没亮,然后我就去重启开关结果还是没反应,我就立刻发到服务群,工作人员也是立即回复了我,给了我几条解决方案,于是我按照步骤先去找物业查看,后来得知是线路检查临时断电停到第二天,这个时候要是不能换电的话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第二天大热天去外边找桩子充电,要么晚上凉快的时候去跟大部队排队充电,总之两种充电方案感觉都不太妙,但是有换电可就大不相同了,换电站离我家就几百米,直接再大胆的开一天车,下班剩8%的电顺路就去换电站换了块新的,用送的换点券直接0元满血复活。 所以如果没有换电,我绝对会感到焦虑,会考虑续航到底够不够用,考虑充电的过程会不会有其他情况,排队充电的人多不多等等复杂情况,这么一看关键时候换电确实能治好我的补能焦虑。
#你如何评价萤火虫的外观设计?今晚8点,蔚来旗下全新品牌萤火虫的首款车型正式发布。如果说蔚来此前的车型总带着“精英感”,那么萤火虫则像一次打破常规的“街头实验”——用一辆4米长的小车,试图在高端市场撕开一道口子。 1、设计争议,但让人记住了 萤火虫的“三重奏大灯”成了发布会后的第一个热搜词。前脸两侧各三枚环形灯组,配合贯穿式“胶囊环”饰条,有人调侃像“剃须刀”,也有人联想到科幻电影里的机甲元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大胆的设计让一辆小车跳出了“可爱风”的窠臼,甚至带点未来感。车尾呼应前脸的六圆环尾灯,夜间辨识度拉满,蔚来似乎铁了心要让这辆小车“自带话题”。 2、小车身藏着“反常识”空间 在4米的车长里塞进92升前备箱,甚至能分层储物、自带排水功能(网友戏称“养鱼都行”),后排座椅放倒后拓展出1250升纯平空间——萤火虫的空间利用率堪称“魔术师”。更绝的是,它把转弯半径做到4.7米,双向单车道一把掉头,这对老城区的窄路堪称“救命功能”。还有主副驾贯通设计,座椅下方隐藏储物空间等等,显然,这辆车瞄准的是城市通勤族的痛点。 3、安全配置“越级”到夸张 尽管定位小车,2000Mpa潜艇级后纵梁,高强度钢和铝合金占比83.4%,比不少B级车还“硬核”。全车9气囊(含远端气囊),全打开一瞬间感觉是不是被安全包裹了、双超宽防撞梁、车门热成型钢,这些数据同级别小车来说应该做到顶了吧目前。 4、智能泊车,专治“手残党” “可见即可停”的全场景泊车功能或许是新司机的福音。发布会上演示了多种复杂车位车位的自动泊入,而代客泊车和随心停功能甚至能通过手机召唤车辆穿过复杂区域,后续还会ota寻迹功能等等,属实是新手大福利。 5、价格战里的“温柔一刀” 此前14.88万元的预售价在今晚被调整为11.98万元起,直接杀入10万级市场。更关键的是,它支持蔚来换电体系,未来还能用BaaS电池租赁方案进一步拉低门槛。对于想体验蔚来服务但预算有限的年轻人,这辆车成了“入局”的最低门槛。
#聊蔚来ES6用车感受热天开电车确实有点享受,但是又担心电耗升高,我也是第一次开电车,完全是把开油车的经验照搬到电车,经过半年多的驾驶体验,发现高温天开空调对电耗影响其实是比较小的,更多的还是跟路况以及驾驶习惯有关。 成都最近都是连续多天的高温天,最热的时候平均也有30°左右,而且无风,极为闷热,上车前就得打开空调降温,那么我这几天开下来电耗基本也就在15个左右,60公里的往返里程,高速占比90%,城区10%,早晚高峰基本也是全程堵着走,通畅路段并不多,平均往返耗时也是2个小时左右,全程空调三档,设置为20.5°,避人吹,座椅通风1档,音乐不停,胎压2.6,悬架调最硬,方向盘标准,动能回收极低,零百加速7.9,偶尔座椅按摩一下,上下班前提前5分钟备车,基本设置就这些,整个使用下来,车内感觉相当舒适,驾驶感受也极好,并且还节能。 城区路段会拉高电耗,因为频繁刹停、起步、变道,所以这里我还是划个重点,起步一定是轻踩电门,匀速起步,当速度提到40左右再加速超越车流或驶出拥堵区域,前方畅通即可松开电门滑行,或轻踩电门保持匀速,因为城区没多远就一个红绿灯,而且限速,你起步跑再快也没用,快不了多少时间,这样下来电耗并不会多高,同时也会省下一些时间,而且很安全。 高速路段我自己基本上会快速去到快车道上开启Pilot(熟路不开导航就没用NOP),因为高速路一般都是按规定车道行驶,路线清晰,路况较好,与复杂的城区道路截然不同,开启Pilot后无论是堵车时跟车,还是畅通时高速行驶都比较稳,而且电耗平均不用自己去刻意控制脚法,除了上下匝道和偶尔变道自己操作一下,剩下的时间都是相当的省心。
#聊蔚来ES6用车感受最近两天成都直接高温,还好可以提前打开车内空调,大概提前五分钟打开一键降温,一上车就仿佛回到了凉爽的春天,就两个字:舒服。 仍然全程打开空调,温度20.5度,风速两档,避人吹,全程听歌,车辆设置为7.9s零百加速,动能回收极低,悬架调为标准,胎压标准,可以看到上下班电耗差不多,70%的路程都挺堵的,剩下30%路程基本敞跑。 整个过程没有刻意控制脚法,没有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基本一上高速就尽快驶入快车道然后打开Pilot自动驾驶,遇到需要突破车流或者有更通畅的道路就果断取消智驾,变道后继续打开Pilot,打灯自动变道比较犹豫,所以这里一般我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手动操作,该加速超车的时候不犹豫,也不踩地板电,就始终保持匀加速,尽量避开与它车并排跑的情况,偶尔会踩深点电门瞬间突破车流,前边越通畅越好也越安全,Pilot打开的时候一般初始速度设置为110,然后根据路况再做加减,智驾差不多就占50%的时间,没有长的上下坡,就这么正常来开电耗就是这么多了,还有进步空间。
#“油转电”车主换车后体验感如何今年8月份总算是将陪伴我9年的油车给换成电车了,只能说换成电车后用车体验提升了好几个档次,驾乘感受、科技智能、经济适用等等都不是油车可以相提并论的。 1、驾乘感受—油车VS电车 驾驶方面:我以前常开的油车是13款新蒙迪欧2.0T,最大马力是203P,而现在开的蔚来es6,前后双电机提供最大460P马力,仅从数据上看明显不是一个级别的,实际驾驶感受,油车的前段加速延迟较大,而电车的前段加速是相当线性的,即便是我将百米加速调至7.9s跟油车一致的前提下,油车的起步加速能力也是远远赶不上电车的,从踩下电门踏板的那一刻起速度快慢就完全是由你自己的想法去控制,可以说几乎能做到人车合一的境界,中段以及后段加速更是没有可比性,电车可以说在120公里限速区间内任意一个速度开始加速,动力都是随叫随到,你可能觉得我平时没事不用开那么快,但是动力不能没有啊,比如快速超车,快速挪出车流,关键时刻的紧急加速避让等等,快并不代表不安全,有的情况下反而是安全的最大保障; 坐乘方面:主要是座椅的差别,别的车型我不知道,但是es6的座椅坐着是真的很舒服,以前油车上下班高峰期,又堵车,基本上通勤时间都在一个小时左右,开起来那是相当煎熬,毫不夸张的说坐久了腰酸背痛肩膀僵硬,即便是增加了头枕和腰枕,也收效胜微,还得时不时调整下安全带,不然勒得难受,但是换电车后不一样了,坐着很舒服,符合人体工学,搭配头枕腰枕久坐不累,每天上下班都比较放松,长假也敢跑出去浪了,后排座椅就跟坐家里沙发一样,并且是支持电动调节的,怎么舒服怎么来。 2、科技智能—油车VS电车 油车的科技智能在那个年代属于是有车载导航、蓝牙、倒车影响,carplay,就算是高科技了,所以跟如今的电车完全是无法比拟的,因为没有那么大的电瓶去供应如此多的电子设备,而如今的电车,一块比肩平板功能的中控显示屏是标配,可以随心操控,丝滑流畅,满足自己的日常驾乘需求,甚至停车休息的时候躺着看看电影,玩玩游戏都是没问题的,另外比较重要的科技方面电车比油车在对待新手上明显好太多,各种电子雷达,跨线提醒,侧后方来车提醒,变道提醒,智能驾驶,360环视,自动泊车等等不一一列举了,这些高科技功能属实能给新手司机满满的安全感,而做为老司机更是如虎添翼,用车安全性相比油车来说更是大大的提升。 展开再讲讲日常用车经常会用到的科技功能:2.1、蔚来有nomi,对它直接说指令,基本上车内车外可控的功能涵盖了99%,需要动动手指去点的就那几个,而且它能够全车分区域识别,能够连续识别多组口令,比如冬天上车就能直接嘿nomi,打开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空调打开调到多少度对着哪个位置吹等等,一连串的口令它都能瞬间给你实现,要是油车的话不敢想,每个功能都得单独说一遍还不一定识别得上,差距还是相当明显。 2.2、驾驶方面的科技智能体验,方向盘一键开关智驾,自动驾驶和手动驾驶丝滑切换;一键开启360环视,神级辅助,窄道或者路况不好的地方错车通行,再也不怕因为估不到距离而发生刮蹭或者通过困难;守卫模式,路边或者商场停车设置好下车自动开启,防开门杀神器,上车自动弹出危险录像方便查看车辆是否有被刮蹭;自动泊车,无论是侧方位还是固定车位都是轻轻松松就停好了,目前使用还没遇到过停失败的,停得都比较标准。 以上都是大多数油车很难实现的功能,确确实实能给车主提供相当大的便利和智能科技体验,当然远不止这些,包括与手机app的联动,基本上手机就能实现非常多远程操控功能,需要自行摸索。 3、经济适用—油车VS电车 首先纯电车肯定比油车省油,因为没有油箱,虽说是玩笑话但是实际上是不是真比油车省钱呢,答案是肯定的。还是以我上班举例,开1.5t排量每周需要花费200元加油,一个月平均就是800元油费,开2.0t的就要多400,一个月平均1200元,而电车因为是蔚来,所以有多种选择,换电或者家充,然后我平时基本是家充,相当方便,而且家充电费是不计入家庭阶梯电费的,每隔四到五个工作日充一次电,比油车一个月多补能一到两次,直接预约低谷时段充电,一个月电费100出头,这个电费支出基本忽略不计了;再说长途旅行,国庆节我从成都出发,途径乐山、宜宾、赤水、自贡返回成都,整个旅途换了两次电共128元,都是用的免费换电券,一共充了三次电花了100块,相当于这趟旅游就只花了100在补能上,如果是油车的话肯定不止这点了,跑两个地方就得加200油才行,所以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长途旅行,电车都比油车省钱。 其实电车还有很多优于油车的地方可以谈,根据实际用车体验我觉得这几方面对开车的人来说相对来说比较重要,但同时电车也有它无法避免的缺点所在,那就是续航,尤其是冬天续航更是会打折,但是好在咱是蔚来,家充+换电双管齐下,几乎媲美油车的续航便利性,只是长途旅行一定得规划好行程,规划好后就没续航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