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我是古月呀头像我是古月呀头像

    我是古月呀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62粉丝8关注0获赞关注

    智驾初体验: 昨天16点多,我办理好一切手续回来,返程的途中我分别尝试了交付中心→高速入口的LCC,高速全程的NCA,以及城市→乡村的LCC 。 在交付中心→高速入口LCC: 让初次体验智驾相关功能的我大吃一惊,只是LCC就远远超出我的预期:车道保持、跟车刹停、红绿灯读秒,以前是看视频看帖子,当自己遇到的时候,是不一样的体验和心情。Lcc严格按照道路标识走,好多路段是限速40,车开39,身边的车开60,所以免不了被一阵滴,看着限速标识和车流我有点懵,后来我索性走最右侧车道,让小七自己开。因为是临牌,所以要走人工通道,在我没有车感而愣神的时候,我想到了lcc,我愣是凭借lcc完美开进通道取卡,360也很舒服,距离都有显示,给足了安全感。 高速NCA阶段: 取到卡以后,往前走了一点点智驾领航就激活了,小艺接管方向盘以后,第一件事是加速,嫌弃我的样子具象了。在智驾领航中,就不再是lcc的保守了,它会自己变道、超车,如果跟车时间久了它觉得对方慢,它就会超车;如果快车道太空,它就会占领超车道;如果它发现有大车在附近,超;有大车在后面,它加速拉开距离。始终保持对大车的避让。比我开的好,不过有时候我主观觉得太激进了,看得人心惊胆战。 城市→乡村LCC: 下了高速以后正值晚高峰,又是LCC拯救了我,由于车非常多,触发了2次急刹,不如NCA的灵敏,体验和交付中心到高速的感觉是差不多的,但是高峰期车流多了,难免心慌,没有lcc plus确实有点虚,但总归是要迈出第一步的,所以我尝试了一段的自驾。后续就是我在乡道上体验lcc,它比我激进,面对各种各样的电驴,我只觉得头皮发麻,车速快的我都害怕,但是它刹车又很干脆,我是震惊的,因为这是乡道,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回顾下来,单纯靠智驾,我是可以“开”回家的,确实有点东西,希望无图可以赶快到来。 自驾初体验: 今天出门开了50多公里练手,涉及乡道、省道、市中心、学校(放学路段)回到家时精神过于集中,精疲力竭,菜还需要多练习。这里不得不再说说360,简直新手福音,距离的探测、路线图像轨迹都清晰可见,非常直观让我知道怎么走,让我开车的时候很有信心,有一种像打游戏一样的感觉,看着影像就把复杂路段过了,无图牛不牛还需要实践检验,但是我爱死了360了。驾驶时我用的舒适模式,即便是舒适模式,方向盘也特别的灵敏,没有什么虚位,配合360可以轻松做到停在最边上让对向车通过,小路会车,目前我还做不到可以轻松应对,安全第一。我最常用的行为:会车前,打开360,根据360画面提醒极限停在路边,等别人走。 我还发现了,在有标识线的路面,即便没有开lcc ,快压线时也会有红线提示,有时候压到虚线方向盘会变硬,不想我偏离,如果打转向灯变道,它就不硬了,真是让人意外,这是啥,隐藏版车道保持? 正前方的液晶显示屏上,也会用模型显示车在车道的哪个地方,新车,对它的边界不是太熟悉,本来它就宽,我甚至可以通过模型在车道的位置进行微调,真的开车像打游戏一样,在省道上这个模型显示再配上360,太舒服了。我快捷键,短按是泊车,长按360,很适合我这种菜狗。 自驾爱踩电门,所以电耗在19,昨天用NCA和LCC距离更远反而电耗只有18。等磨合后气温上来后,我再看看电耗。 车好开,还是得练,智驾不错,我还是要催

    智界S7新手司机的用车初体验图1智界S7新手司机的用车初体验图1
    智界S7新手司机的用车初体验图2智界S7新手司机的用车初体验图2
    智界S7新手司机的用车初体验图3智界S7新手司机的用车初体验图3
    智界S7新手司机的用车初体验图4智界S7新手司机的用车初体验图4
    智界S7新手司机的用车初体验图5智界S7新手司机的用车初体验图5
    智界s7敢挑战车主智商的低配800v平台图1智界s7敢挑战车主智商的低配800v平台图1
    智界s7敢挑战车主智商的低配800v平台图2智界s7敢挑战车主智商的低配800v平台图2
    第一辆合体米时捷出现了图1第一辆合体米时捷出现了图1

    我提车啦 写在前面: 经过整整104天,我的车终于到了交付中心。因为个人档期,我选择在第109天喜提爱车,历经千帆磨难,修成正果,个中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好在结果是好的。 3.8交付打电话说车状态要变了,3.13发运中,3.15晚上6点多,交付打电话给我说车在途了,晚上到店。3.16下午3点待提车有需要的可以参考。 【选车心路历程】 这是我的首台车,所以我的目标和需求很明确,智驾:华为系,车型:轿车 对售后的要求:最好是华为负责、管控。去年8月,智选车智界S7开始走进我的视线,在11.9预发布会后,我就去上海看了展车,我于11.10小定,11.28的正式发布会后我于12.2改店换大定。自此,结束了选车阶段。中途只对比过阿维塔12,因为三电落后被我一票否决了。 【提车准备流程】 提车前,我仔细翻阅了官方咨询的相关帖子,后来官方把相关帖子做了整合,在未提车车主的的APP购车栏,做成了智界新手提车必看的专栏,一键导航,这点非常好,点赞。除此以外我反复观看了很久用车指南,以及复习了相关的交通法规。 理论学习跟上了以后,我在淘宝店铺智界改装街区买了很多车用品,准备好好装饰一番爱车。当然,后续很多扩展性的配件我准备抄袭抄袭提车车主的作业~ 还有就是带上交付专员千叮咛万嘱咐的相关证件资料 首先就是验车,有经验的就自己验,交付专员也会带着看哪些关键的地方。没有经验的可以去阿粥那里搜索相关的提车清单,很细很全面。 验车以后就是签合同付款,哦对了,还有关爱补贴的合同也有。个人购车记得付款前提前去银行或者银行APP确认好自己银行卡的转账额度,不够的要提转账额度,免得到时候麻烦。 付款后,就可以拿到合格证,可以找保险公司的人出保险,店里不强制买,我是在外面买的,我的险种文章后附图,保险30分钟后生效,生效了就可以去车管所上临牌了。 官方的赠品记得清点,财务那里转账后也可以收到小礼品~ Max Rs车型在上牌的时候会需要缴955.75的购置税(我目前未上牌)江苏省的在江苏税务纳税,别的省份我不清楚。欢迎大家补充。 【提车仪式】 老员工大红花+很香的鲜花,仪式感还不错~ 【整体感受】 车是好车,生产拉垮。 等车的周期确实太长了,我愣是熬走了他人,成了泰州地区本土订单的的智界S7首提 【驾驶体验】 对于一个第一次提车的人来说,这辆车真的真的太好开了!最让我吃惊的是,在乡村道路,居然可以lcc,说一句遥遥领先真的不过分。 从交付中心回来我的行驶里程73.1,行驶时长2小时,平均电耗19。在交付中心到高速前都是人驾,上了高速以后开始NCA,下了高速LCC。 NCA对于初体验的我来说属实惊艳,在高速变道超车行云流水,手握方向盘“坐车”体验拉满。面对大货车更是果断,一整个惊艳。有NCA我自信满满,无NCA我是忐忑不安。所以我在这里催:官方看看我,把无图推给我吧!我愿意内测!! 后续我会持续分享我的驾驶体验。 【用车问题反馈】 车联网的号码不能更换,让我不太方便。 蓝牙钥匙明明点了锁车,还总是打开,过于灵敏。 我坐在车里没下车,在打这篇提车日记的时候,时不时会有像光盘驱动转一下的声音在不知道是电动方向盘还是中控屏幕那里响一下,只能确认是主驾驶这里,不知道是不是我一个人遇到了这个问题。 希望赶紧把画的饼补上,让车越开越好开。希望智界S7能被更多人看到

    提车日记~图1提车日记~图1
    提车日记~图2提车日记~图2
    提车日记~图3提车日记~图3
    提车日记~图4提车日记~图4
    提车日记~图5提车日记~图5
    提车日记~图6提车日记~图6
    提车日记~图7提车日记~图7
    提车日记~图8提车日记~图8
    提车日记~图9提车日记~图9

    #用车心得问界M5的小问题还是比较多,发个帖子说一下,希望不要被平台和谐了,也希望华为粉和车商的号不要喷,都是为了问界好。问界M5也有很多优点,不然我也不会买了,我这个帖子就不说优点,紧紧说说我遇到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我买的是智驾四驱增程版,从7月上旬到现在提车3周,遇到下面一些问题。 1、NFC钥匙感应时间太长,要大几秒,非常不方便,有时候还要10秒以上。强烈建议改进感应时间。NFC在哪里都是秒刷,这个车要这么长时间,简直是丢脸。 2、多次出现人脸不识别,然后被判断为访客,座椅和后视镜调为访客模式,然后再次登录识别人脸,再次调整座椅和后视镜,浪费时间较多。如果不使用人脸识别,就需要强制使用手机刷二维码登录,简直是嫌司机没事干,浪费时间。有时候这个车从用NFC开门,到能开走,需要花个几分钟设置。华为的工程师的脑回路真的只能去做IT产品,这种华而不实的设计说明开发人员就不体验开车。强烈建议取消访客模式,人脸不识别就保持原状态。车是私人物品,不需要访客模式。强烈建议取消扫码登录,学习特斯拉的设计,点击用户名就可以切换用户模式,如果车内其他重要应用需要账号登录,比如APP内支付,在需要的地方添加扫二维码登录,不要在每天都要用几次的地方搞个扫码登录。 3、遇到过2次没有4G信号,需要按SOS键重启4G模块后再重启车机才能有信号。 4、遇到过2次麦克风失效,叫不醒小艺,车载蓝牙打电话对方听不到声音,需要重启车机。 5、华为Mate30 手机,链接车载蓝牙播放手机的音乐,声音不流畅,有卡顿和爆破音。我开了比较多的车,第一次发现车载蓝牙会有声音卡顿的。 6、仪表屏出现过一次ADS显示异常,等10分钟左右后消失。 7、出现过多次倒车时摄像头画面卡住或出不来。 以上就是我碰到的华为鸿蒙智能座舱的问题,作为已经上市2年的产品,还有这些基本设计和稳定性的问题,实属不应该,应该早就迭代升级解决了。遥遥领先不能只说说。 除了车机的问题外,个人对于这个车体验最不满意的就是NVH。 1、除了胎噪和风噪比较大外,电机的啸叫声也是我比较不满意的地方,我的特斯拉基本听不到电机的声音。这是电机的硬伤,估计靠OTA是解决不了的。 2、纯电模式下,如果把温度设置的较低,空调压缩机的震动会传递到驾驶舱,最重要的问题是低频共振比较厉害,有轰头的感觉,所以我现在只能把空调温度设置在25度以上,让空调运转速度降下来,避免共振。 3、增程器启动后,在高转速下噪音比较大,主要是有共振轰头的感觉。在低转速下还好,而且停车增程器就停,开动增程器就工作,这种逻辑比较好,让噪音被行车时的其他噪音遮盖。 噪音本身不可怕,主要是共振轰头比较难受。我的特斯拉的空调在高速运转时也有噪音和震动传到驾驶舱,但是没有共振轰头,感受会比较好。噪声的大小也不可怕,主要是噪声的频率成分要合理,目前M5的噪音成分比较难听,这也是主观感受噪音大,仪器测试噪音分贝低的原因。NVH确实是靠时间和经验堆出来,不是简单能靠堆料做好,希望厂家后面多考虑。 目前我的版本是SP07版本,油门跟随不是很好,虽说我的M5是四驱版本,但油门踩下去的动力还没有我的特斯拉单电机的好,感觉动力不足,非常影响驾驶体验,希望能在下一版软件上有所改进。 辅助驾驶就不说了,遥遥领先还没等到升级。目前是城市道路的LCC都没有,我习惯开车有车道线就启动LCC,然后就可以间歇性看看微信消息。NCA没有就算了,LCC都没有就有点过分了。 总体来说,我觉得销量差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口碑是靠车友传递的,媒体的宣传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如果朋友买车,我会推荐M5吗?还需要进一步体验才知道。

    爱笑的橘子432图1爱笑的橘子432图1
    爱笑的橘子432图2爱笑的橘子432图2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