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抖音@科技Miao,欢迎关注
猫贰科技
智界新S7配色太吸引人了#智界新S7
比亚迪开年的王炸实在太多了,国内疯狂出新品,价格各种真香,国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了。 2月26日,比亚迪携八款新能源车型亮相日内瓦车展,进一步拓展全球布局。 目前比亚迪已经有接近10%的份额来自于海外,并且持续高速增长。 很多人以为比亚迪就是个中国品牌,只能在中国市场获得认可。 但实际上,因为比亚迪持续的技术储备,让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实打实的技术引领者和市场引领者。 海外消费者不是对新能源汽车没有需求,而是这样的战略布局需要时间去落地,欧洲、拉美、东南亚东盟的消费者已经越来越认可比亚迪了 海豹海豚入围2024世界汽车大奖三强。入围了“世界年度车”(World Car of the Year)和“世界城市车”(World Urban Car)三强,并进入最终决赛。比亚迪也是世界汽车大奖历史上首家且唯一一家入围“世界年度车”三强的中国车企。 技术驱动很难争一时的风光,但如果我们拉长时间,十年二十年来看,技术驱动的企业,必将引领这个行业。
#比亚迪宣布奖励车主20万元# 这两天闹的沸沸扬扬的“xx车主打人事件”,比亚迪奖励了劝架的比亚迪汉车主20万。 这位比亚迪车主说事发高架桥上,他担心发生更严重的事故,“我在救人的时候也跟宾利司机说,我其实救的是你们两个人”,这样的行为值得称赞,比亚迪对车主的奖励也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其实比亚迪很少参与这种社会事件,这次站出来奖励车主,甚至包括了以后的车主,我认为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很符合比亚迪的价值观,“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这样做很对,但是敢做的少,敢坚持做的更少。 就如同20年前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但是愿意去做的,以及能坚持到今天的,除了比亚迪,也没有几家了。 看起来“笨”的人,坚持十几年如一日做那个“正确”但在很多人眼里“傻”的事情。 这样的人,值得更多的。 比亚迪奖励的不仅仅是这些车主,更是十几年如一日坚持的自己。
比亚迪这波操作告诉我们,有技术是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秦PLUS、驱逐舰05荣耀版直接鲨疯了,比亚迪双雄出击,DM插电混动百公里油耗不到4升,7.98万起,这种价格,谁还会去买合资车? 我很喜欢一句话,叫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比亚迪的今天,是比亚迪和支持了比亚迪十几年的国人的双向奔赴。 当比亚迪还没那么好的时候,很多人真金白银的支持比亚迪,希望比亚迪更好。 而比亚迪也没有辜负大家十几年的支持,一直坚持搞研发,整合产业链,搞自主化的技术。 而当比亚迪真正有能力的时候,比亚迪不仅仅是掏出来一台价值百万的仰望U8让我们感到骄傲。 也掏出了合资想都不敢想的7.98的DM插电混动来回馈消费者。 这个价格,我相信比亚迪有能力不亏钱,但比亚迪也绝对是没打算赚钱,暴打合资车的同时,也让中国的消费者能用更低的价格开上更好的车。 说比亚迪一句国之荣耀,不过分。#7.98万的比亚迪让燃油车慌了#
什么叫智能汽车? 加冰箱彩电洗衣机,搞智能座舱,就是智能汽车吗?加个AI辅助驾驶,就是智能汽车吗?比亚迪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整车智能,才是真智能。 那什么叫整车智能呢?这个概念听起来很虚,但其实解释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就是整辆车都智能,才叫真智能。 底盘能不能够AI化?提供更好的乘坐体验;四轮能不能解耦能不能智能化?提供更精细更智能的驾驶体验;车身能不能智能化?提供更低的风阻,亦或是,更安全的乘坐环境...... 如果这些所有的智能,由一个大脑来协调,能不能实现更好的智能化体验?车的智能,服务于整车的驾驶体验,而不是让人能在车里打游戏看剧,这才是比亚迪的整车智能化战略。 这些东西听起来像在科幻小说里的东西,但是我们回忆一下,比亚迪的易四方、云辇,以及刚出的璇玑架构,实际上,比亚迪的整车智能已经有了很多年的研发积累。 很多人都以为比亚迪智能化是落后的,以为智能化的第一梯队是蔚小理,亦或是后来居上的华为智驾,但直到比亚迪智能化亮剑,我才意识到比亚迪在智能化上从来都不是落后了,而是野心太大,需要更长时间来布局。 为了智能而智能,这件事在传统PC领域或者是智能手机领域,或许是行得通的,但是在汽车领域,是行不通的。 华为搞智驾,先做的电机、做的芯片、做的系统、做的激光雷达,所以当华为ADS2.0上市的时候,其他企业已经很难追赶。 比亚迪搞整车智能,先做的全车自研、做的云辇、做的易四方,所以当比亚迪整车智能战略开始推进的时候,很多人甚至无法理解整车智能的概念。 有的人认为比亚迪是转型太早的“烈士”,有的人认为比亚迪什么都做“低端”,有的人认为比亚迪只会搞机械不“智能”,但在前瞻实业家王传福的带领下,比亚迪拿出来的成绩,却惊艳到整个行业。 或许还是会有很多人不服气比亚迪,觉得比亚迪不行,但五年后,我们再来看,相信我,比亚迪会惊艳世界。
#王传福称整车智能才是真智能# 前瞻实业家王传福,比亚迪开了一个梦想日发布会,发布了整车智能战略,这个事很多人看了可能会有点懵,什么叫整车智能?我稍微给大家解读一下。 以华为的ADS2.0为例,华为的智能驾驶方案,相当于找了个老司机来开车,车还是那个车。而比亚迪在做什么呢?比亚迪想把自家的车,变成老司机。 明白这两者的区别吗? 人操作机器和人自己操作相比,人自己操作的灵活性一定会更大。 比亚迪真正的意图,是让比亚迪的车成为真正的老司机,而不是找一个“老司机”来替车主开车。 比亚迪自己叫它 璇玑AI大模型,这也是汽车首次将人工智能应用到车辆全领域。结合比亚迪的易四方、云辇等全栈技术,未来比亚迪的整车智能战略会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当然,比亚迪叫它整车智能战略,说明这个全栈体系还没有到完全成熟的程度。 但是,比亚迪既然敢在这个时候发布这个战略,说明了什么? 比亚迪不怕人来抄,以及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比亚迪都已经启动,甚至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了。 期待接下来几年比亚迪的技术突破吧。
23年比亚迪销量爆发的时候,我一直在谈一个问题,技术爆发,比亚迪会像15年左右的华为一样,迎来自己的技术爆发期。 很多人不相信,但事实再一次验证了我的说法,前两天有媒体公布了比亚迪130公里时速刹停的AEB,这两天又来了比亚迪全程高能的代客泊车视频,比亚迪的技术鱼池又一次放大招。 这次的比亚迪代客泊车全程高能无短板,自动过闸、礼让行人、智能找车位、极限车位也不在 话下,更有远程接驳等强悍功能! 很多迪粉过去一直吐槽比亚迪,压根不会做营销,但是在年300万销量,新能源汽车全球第一的支撑下,比亚迪的技术宣传也开始自信起来了。 我开心的不是看到了比亚迪宣传代客泊车,我相信比亚迪这么有信心来宣传,那技术上一定是做到了行业领先。 我更开心的是,看到了比亚迪的自信,看到了比亚迪20年技术积累的持续爆发。一个技术立本的企业,获得了商业的成功,这件事,意义很大。#代客泊车终于等到比亚迪出手#
中国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拿下了第一,这个看似理所应当的事,我们等了四十年。 为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我们在四十年前引入合资模式,以市场换技术。同时在30年前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试图通过弯道超车的方式,发展自主汽车产业。 所有强大的国家,都有强大的自主汽车产业,无一例外。这是过去几十年,我们所有人都无法释怀的梦。 2023年,是一个值得被写进中国汽车产业历史的年份。 因为比亚迪,首次拿下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绝对第一。同时,比亚迪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第一,不加定语的销量冠军。 曾经的“市场换技术”,彻底成为历史。 其实更值得骄傲的是什么?比亚迪的第一,不是一个“低质”的份额第一,拿低端车型获取市场。 比亚迪的第一,含金量十足。 腾势,仰望,方程豹,是比亚迪旗下的新锐高端豪华品牌,腾势D9拿下了MPV销冠,仰望U8是百万级新能源SUV的销冠,方程豹豹5,也是硬派SUV的头部产品。 还有汉唐,作为20万级别的中高端车型,已经成为比亚迪的基本盘,支撑比亚迪的市场规模。 不仅仅是规模,技术,也是如此。 比亚迪在电池、电机以及电控等方面不断研发和投入,像我们熟知的技术,比如刀片电池、CTB、易四方、云辇等等。 可以这么说,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和份额的双领军者。 这样的比亚迪,确实值得我们骄傲。
纯电车要发展,充电和续航是永远都绕不开的话题,目前的大环境来说,续航焦虑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只是相对成本偏高一些,那快充呢?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者比亚迪,研发了五大首创技术解决充电难题。 早在2015年,比亚迪就发布了乘用车800V高压平台技术,领先行业2-3代。 为了解决车支持但充电桩不支持的痛点,比亚迪又研发了升压充电技术,车来兼容充电桩。 针对充电桩的实际市场环境,比亚迪又研发了双枪超充,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充电效率。 在安全性上,比亚迪针对外界环境温度,又研发了复合直冷技术以及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 比亚迪的遥遥领先,不是说说而已,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几乎所有的技术领域都能掏出来行业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 这就是比亚迪坚守了20年的意义。
比亚迪太凶残了,竟然实现了130km/h下AEB制动并刹停。 给大家做一个小科普啊,AEB的及格线是60km/h刹停,部分优秀车企可以做到80km/h刹停,能够做到100km/h以上刹停的已经是行业天花板了。现在比亚迪直接将这个数据刷新到了130km/h,这已经是国内大多数道路情况下速度的上限了。 关于比亚迪AEB的这个成绩,有两个点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AEB的成绩实打实的靠技术,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空间,AEB成绩好,一定程度代表了车企在主动安全方面的实力。 尤其是车速超过100km/h的时候,无论是对感知能力、规控能力,还是底盘制动能力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此外,由于速度高时车辆姿态存在一定抖动,这意味着感知系统的稳定性需要更加可靠。同时,AEB系统误触发会影响用户正常驾驶并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这也要求车企在开发阶段进行大量的误报泛化测试,对智驾系统开发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可以说AEB能达到130km/h制动并安全刹停,全面考验车辆的感知、决策及执行能力,体现了车辆极高的智能化水平。 第二,既然AEB存在误判的可能性,那研发AEB有意义吗?不仅有意义,还是一个车企的基本功,甚至可以说是良心。 因为AEB难做,就不做,把决策权交给驾驶员,这种行为在传统车时代不能说错。但是在新能源时代,智能化时代,车辆的智能化越来越高,那车辆帮助用户做一些必要性的决策,就是必然的。否则,车企为什么要研发智能驾驶? 智能化时代,AEB甚至可以说是车企的底裤,如果没有把AEB当成重中之重去研发,就意味着车企对于车辆安全性重视程度不高,不安全,还要搞自动驾驶,取代人开车,实行车开车,那不就是拿用户的生命开玩笑吗? 在我看来,能实现100km/h刹停的AEB,是满足L3级别自动驾驶的基本功,而比亚迪如今的技术,已经实现了130分的水平。是不是我们可以畅想一下,比亚迪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智驾时代的来临。
比亚迪太凶残了,竟然实现了130km/h下AEB制动并刹停。给大家做一个小科普啊,AEB的及格线是60km/h刹停,部分优秀车企可以做到80km/h刹停,能够做到100km/h以上刹停的已经是行业天花板了。...查看全文
前两天《出海进行时》栏目专访了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给大家做个简单的解读吧。 第一点,李总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为了这两三年,比亚迪准备了20年。”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两年比亚迪这么火,尤其是今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几乎是遥遥领先,没有对手。 有些人将比亚迪的成功归功于“爱国营销”,那为什么过去十几年所谓的比亚迪“爱国营销”都没人买单呢? 说到底,比亚迪是一个技术驱动的公司,20多年的技术积累才有了今天。比亚迪在电池、电机以及电控等方面不断研发和投入,像我们熟知的技术,比如刀片电池、CTB、易四方、云辇等都是比亚迪这些年积累下来的。 第二点,关于品牌,也有个很有意思的点可以给大家解读一下。 比亚迪的汉、唐,在海外很多国家卖到六十多万,国内反而只卖二三十万。大家想想,某些海外品牌的车,不也是国外卖二三十,国内卖六七十吗? 李总有句话说的很对,中国的汽车市场是最卷的,合资车、进口车、国产车、新势力,每个领域都有小十个主流品牌在竞争,卷技术、卷配置、卷价格。中国品牌越来越好,技术、配置和客户体验也越来越好,被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所选择。 进一步,这些也成为了我们进军海外,在海外卖的更高端的底气。 第三点,关于海外市场,比亚迪目前聚焦欧洲、拉美和东南亚市场。 这个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美、欧是全球三大主要高端市场,中国高端品牌几乎无法入美,所以欧洲市场,几乎是证明中国品牌有没有能力做好海外高端市场的核心阵地。 比亚迪在欧洲也已经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但是我更期待着比亚迪能够在欧洲成为像在国内一样火的企业。 最后想说点自己的心里话。 比亚迪能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新能源这条路很难,技术驱动这条路更难,但比亚迪坚持了20多年。 我吹比亚迪的时候,很多人会吐槽我,说比亚迪没你说的那么牛,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们真的关心比亚迪在做什么,你们会意识到,比亚迪可能比我说的,还要牛。
比亚迪搞整车无铅化这个事,其实还蛮重要的。 首先,铅是个对人体伤害很大的东西,有毒,会积累,不容易排出,甚至一些食物里面会有铅。无铅化对于减少环境中的铅,减少我们日常的铅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主要用铅大户,比如铅酸启动电池,并不是个领先的技术,反而是个落后技术,大家还在用,原因也很简单,省钱。缺点也非常明显,容易掉链子亏电,体积大重量大,铅含量高容易污染环境。 比亚迪相当于再一次率先砸锅了,主打一个我自己掏钱升级配置,车价还不涨。 磷酸铁锂电池,熟悉比亚迪的人都知道,是比亚迪研发了很多年的技术。电池寿命久,能量密度大,已经有数百万辆新能源车搭载比亚迪自研的磷酸铁锂电池。像磷酸铁锂的启动电池,已经有超过200万辆比亚迪车搭载了。 现在的整车无铅化项目,是在电池基础上再进一步,实现整车无铅化助力绿色出行。 不过在我看来呢,环保这个事虽然很重要,但前提是在不影响用户体验,以及不需要用户额外掏钱的基础之上。否则所有的环保让用户自己来承担代价,那意义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比亚迪的全栈自研的思路,就是很好的解决思路,啥玩意不满足,我自己造,把成本打下来就行了。 别的品牌搞整车无铅化,可能是先在三五十万价位上落地。比亚迪上来就在十几万价位的车上落地。 那这对行业的贡献,就不是一点半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