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我的车买到星愿,一路坎坷,为了拿到省补去年12.30买到的,算是年底了。正好卡在最后一天。因为本地没有4s店,驱车180公里去外地提的车。提醒异地提车的朋友,做好保养维修去外地的准备。 外形来说,喜好各不同,对于星愿来说微笑前脸,灵动曲面,0....查看全文
#27.6w的Model Y,你觉得香吗?Model Y开了2万公里后,我为什么劝退70%想买的人? 一、通勤族的真实续航暴击 “表显435公里在市区实际只能跑280公里” - 我的手机相册里存着连续30天的能耗曲线图。当空调遇上堵车,续航焦虑比汽油车找加油站更折磨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超充站有没有被网约车占满。 二、单踏板模式:驾驶习惯的“电子牢笼” 第一次开进地库时的惊魂3秒:松开电门时的强烈拖拽感让后车差点追尾。适应两周后,开回燃油车时竟把刹车当电门踩。这个设计像甜蜜毒药,正在重塑中国驾驶员的肌肉记忆。 三、全景天幕:夏天的移动桑拿房 实测数据:35℃气温下车内温度48秒飙升到52℃。官方遮阳帘要价2000元,某宝同款只需288元。这个设计缺陷养活了多少汽配城商家?评论区告诉我你的降温妙招。 四、自动驾驶的信任危机 那次高架桥上FSD突然罢工,让我意识到所谓L2.5级辅助驾驶的本质:它像个时灵时不灵的实习生,你要始终保持"教练"的警觉。每月6.4元的订阅费,到底值不值得为这个半成品买单? 五、精准用户画像 适合人群: 1.每日通勤≤50公里的都市白领 2.家里能装私桩的别墅/老小区业主 3.愿意为科技感牺牲舒适性的极客 劝退人群: 1.经常跑长途的商务人士 2.对机械素质有执念的老司机 3.以为电车不用保养的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