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静水流深,苍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世悲欢离合!
沐宸瑄
当北京车展的镁光灯聚焦于新能源车的激光雷达阵列时,长城汽车展台上的燃油版蓝山智驾版却意外成为技术发烧友的打卡地。这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场景,揭开了智能驾驶技术争夺战中一个被忽视的战场——传统燃油车正试图通过智能化实现价值重构。一、技术路线的分水...查看全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当今时代愈发显得贴切。就在最近,中国纯电车技术再次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上汽荣威纯电D6以9.125kWh/100km的电耗,成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全球驾驶量产纯电轿车通过青藏公路能耗最低的车型。...查看全文
全尺寸SUV,不仅是汽车工业对“大”的极致追求,更是品牌技术与用户需求的深度碰撞。从美式肌肉到德系精密,从东方匠心到中国新势力的颠覆,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早已超越尺寸与动力的简单堆砌,成为品牌战略、用户心理与时代趋势的综合博弈。...查看全文
近年来,“方盒子”硬派越野车从少数玩家的专属玩具,逐渐演变为大众消费者追捧的潮流单品。这种车型凭借硬朗外观、多功能性以及“可城可野”的定位,成功撬动了年轻一代对自由与探索的渴望。结合市场热度与用户口碑,当前最受欢迎的几款国产“方盒子”都有哪...查看全文
近日,丰田凯美瑞智驾版正式上市,以“权益价16.98万元起”的价格策略,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中型轿车,凯美瑞智驾版不仅延续了丰田一贯的高品质和可靠性,更在智能驾驶和安全性能上实现了全面升级。...查看全文
2025年4月,一场关税风暴,全球汽车产业链震荡,中美贸易博弈再度升级。美国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中国随即对美产汽车反制加征34%关税。这场“对等关税”较量,不仅让全球股市经历“黑色星期一”,更将汽车产业推向了供应链重构与市...查看全文
在燃油车与电动车交替的浪潮中,英国汽车市场正上演着一场戏剧性的变革。2024年,一个来自中国的品牌——名爵(MG),以全年超过3万辆的HS车型销量跻身英国畅销榜前十,并超越本土老牌沃克斯豪尔,成为英国市场销量最高的“国产汽车”品牌。...查看全文
4月8日,一则关于宝马5系终端价格跌破29万元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据财联社消息,北京多家宝马经销商反馈,宝马5系的终端售价已降至“历史冰点”,其中525Li M运动套装车型裸车价仅为29.3万元,较指导价43.99万元优惠近15万元。...查看全文
在汽车核心三大件中,变速箱的争议从未停歇。无论是购车时的纠结,还是日常驾驶中的体验差异,CVT、AT、双离合这三种主流变速箱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一、技术原理与核心差异1....查看全文
在停车场偶遇这样的场景已是家常便饭:轿车车主望着SUV的大轮毂直摇头,SUV车主钻进轿车时总要撞两次头。这种互相嫌弃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演,数据显示,78%的换购车主坚持选择同类型车辆(数据来源:J.D. Power中国汽车消费报告)。...查看全文
2025年3月29日晚,一辆开启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小米SU7,在安徽G0321德上高速池州至祁门段发生严重事故,造成车内三名年轻女性不幸遇难。...查看全文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的当下,燃油车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价格战、技术战、用户对售后服务的深度焦虑,构成了传统车企的生存困局。...查看全文
油价涨跌牵动车主神经,但关于“95号汽油更耐烧”的传言,却让许多人陷入选择焦虑。有人认为高标号汽油动力更强、续航更长,甚至能“省油省钱”。然而,科学数据和权威机构的结论却揭示了完全不同的真相。...查看全文
在汽车安全领域,一个长期存在的误区是“车身越硬越安全”。很多车主在选车时,习惯性地敲打车门、按压引擎盖,试图通过“手感硬度”判断车辆的安全性。然而,这种朴素的认知与汽车安全设计的科学原理相去甚远。...查看全文
2025年3月,一则“修车工因维修国产新能源车被索赔700万”的新闻登上热搜。当事人王师傅曾专修特斯拉多年,转投国产新能源车市场后,却因破解车辆加密协议、更换核心零部件等操作,接连收到多家车企起诉。事件背后,折射出中国新能源车行业技术垄断、...查看全文
近日,特斯拉官方微博高调转发全球副总裁陶琳的博文,重申“造车的首要原则永远是安全”。这一声明迅速引发行业热议。有人称其为“技术自信的宣言”,也有人质疑其“时机微妙”——毕竟,就在特斯拉发声前,国内某品牌电动车因高速碰撞爆燃事故登上热搜。...查看全文
近年来,汽车召回事件频频登上热搜,但细心的车主会发现,合资与进口品牌占据了召回名单的“半壁江山”,而国产车的召回新闻却寥寥无几。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的疑问:究竟是国产车质量过硬,还是问题被掩盖?...查看全文
当“潮流”成为枷锁,汽车设计的同质化陷阱——一、贯穿式尾灯:从“先锋符号”到“流水线标配”曾几何时,贯穿式尾灯是汽车设计中的“高级定制”。它最早出现在林肯大陆的经典车型上,以一条流畅的光带横贯车尾,成为优雅与科技感的代名词。...查看全文
从卡尔·本茨发明的第一辆三轮汽车开始,人类便踏上了追求速度与安全的博弈之路。在汽车发展的百年历程中,无数工程师用智慧与灵感,将冰冷的机械转化为守护生命的铠甲。今天,让我们回溯那些改变汽车安全史的关键发明,致敬背后鲜为人知的英雄。...查看全文
被“舒适”掩盖的技术焦虑——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以50%的渗透率宣告“油电交替”时代的到来。然而,当外媒以“工业偏离”评价中国电车产业时,焦点并非电池技术的突破或智驾系统的领先,而是车内那块15.6英寸的大屏、零重力座椅,以及能制...查看全文
2025年的中国车市延续了新能源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趋势,4月作为传统车市的“黄金月”,既有上海车展这样的全球行业盛会,也有多款重磅新车扎堆上市。这些车型覆盖了从10万元级到百万元级的细分市场,既有自主品牌的创新突破,也有合资车企的强势回应。...查看全文
近年来,智能汽车逐渐成为“移动的数据中心”,车内摄像头、麦克风、定位系统等传感器无时无刻不在收集用户的隐私数据。然而,许多车主对如何管理这些数据权限一无所知。更令人震惊的是,某车企被曝每天上传97GB用户数据,涵盖行车轨迹、语音记录甚至车内...查看全文
2025年春运期间,某高速交警大队统计数据显示:驾龄3-5年的驾驶员事故率是新手司机的1.8倍。这个出人意料的数字背后,揭示了一个常被忽视的驾驶成长规律。驾驶技术的精进绝非线性上升,而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查看全文
近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改装技术规范指引》,明确开放16项汽车改装合法化项目,涵盖ECU动力调校、车身包围、刀锋轮毂等热门领域,并计划最早于5月提交相关部门报批。这一政策被视为激活万亿级汽车后市场的“强心针”,标志着中国汽车改装行业...查看全文
2025年3月28日,一则"买奔驰GLC300L送A200L"的促销海报在社交平台引爆热议。这场仅持续48小时的营销活动,最终以"车辆售罄"告终,却留下了诸多值得深究的行业密码。一、促销真相:明降暗升的价格游戏根据海报内容,消费者需以47....查看全文
当特斯拉在2012年用一块17英寸中控屏颠覆汽车内饰时,谁也没想到,这场关于“实体按键存废”的争论会持续十余年之久。...查看全文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掀起了史无前例的价格战,从国产新能源到传统豪华品牌,降价促销屡见不鲜。然而,奇瑞捷豹路虎旗下的中型豪华SUV——路虎发现运动版,却在这场混战中陷入尴尬:尽管终端售价从38万元左右“腰斩”至19万-23万元区间,销量却未见...查看全文
2025年3月,现代汽车旗下豪华品牌捷尼赛思(Genesis)在中国市场全年销量仅1328台,不足奔驰单月销量的1%,累计亏损超过30亿元。这个被戏称为“韩国宾利”的品牌,曾以高端定位三度叩门中国市场,却始终未能突破“无人问津”的魔咒。...查看全文
3月27日,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仰望汽车正式发布旗舰轿车仰望U7,以62.8万元的起售价杀入百万级豪华车市场。一、从“三电”到“四电”:一场颠覆行业的技术革命发布会上,王传福掷地有声地宣布:“新能源汽车已进入电池、电机、电控、电悬架的‘四电时...查看全文
2025年3月25日,领克品牌正式宣布其旗舰车型领克900开启预售,价格区间33万-43.5万元。这款基于SPA Evo大型电混架构打造的全尺寸六座SUV,凭借“百万级架构、百变空间、双6K屏、Thor芯片”等标签,迅速成为高端家用SUV市...查看全文
2025年1-2月,中国汽车市场交出了一份“矛盾”的成绩单: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7.7%,渗透率达41%,但整体汽车消费额却同比下降4%。更引人注目的是,尽管轿车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上具备传统优势,但SUV的市场份额仍在持续扩大。...查看全文
天窗的悖论:为何中国人追捧的“面子工程”,在国外却成了鸡肋?一、从“鸡肋”到“标配”:中国汽车天窗的魔幻现实在中国,一辆没有天窗的新车,几乎会被视为“低配”或“过时”。车企们将天窗越做越大,全景天幕、可开启式天窗层出不穷,甚至成为某些车型的...查看全文
当“电动化”成为主旋律,燃油车为何逆势崛起?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接近50%,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燃油车的销量并未如预期般“退场”,反而在春节等节点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数据显示,2025年年初燃油车市场份额反超新能源车,达到58...查看全文
近日,别克GL8家族的全新成员——GL8陆尚的谍照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作为别克深耕中国MPV市场26年的又一力作,这款定位30万级的新能源MPV不仅延续了GL8家族的经典基因,更以创新的插混技术和“一口价”销售模式直击市场痛点。...查看全文
近期,奇瑞集团对旗下的iCAR产品线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iCAR03和iCAR03T两款车型将脱离iCAR品牌,划归奇瑞主品牌旗下。...查看全文
2025年3月23日,上海国际赛车场,引擎的轰鸣声再次点燃了无数赛车爱好者的心。在这一天,F1中国上海站的大奖赛落下帷幕,迈凯伦车队以绝对优势包揽前二,梅赛德斯车队荣获季军,为全球车迷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赛车盛宴。迈凯伦的辉煌时刻从比赛一开...查看全文
2025年3月,工信部第393批新车申报信息正式发布,涵盖新能源与燃油车两大阵营,既有自主品牌的创新之作,也有合资品牌的转型力作。包括轿车、SUV、MPV、旅行车等多个领域,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1....查看全文
2025年3月20日,广汽本田新款雅阁以17.98万元的起售价正式上市。这一价格在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毕竟,现款雅阁终端优惠已高达6-7万元,而新款不仅未延续让利趋势,反而在“外观微调 + 配置小升级”的改款框架下维持原价体系。反观别克君...查看全文
从“PPT造车”到交付狂魔,小米汽车的启示录——2024年12月31日,雷军在跨年直播中抛出一组数据:小米汽车首年交付13.5万辆,2025年目标30万辆。他坦言:“很多车企干了十几年都没过30万,我们第一年就敢定这个目标,是因为输不起”。...查看全文
凌晨三点的上海外滩,引擎轰鸣,保时捷车队为网红庆生拍素材。这些视频配上“普通人的日常”标签火遍全网。与此同时,某县城,奶茶店老板刚用全部积蓄买了辆二手五菱宏光,默默划走手机里的“提车大G”的短视频。这魔幻场景,就是当代中国汽车认知的尖锐裂痕...查看全文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一个现象逐渐引发关注:许多人乘坐传统燃油车时毫无不适,但一上电车便头晕目眩、恶心反胃。这种“电车晕”的背后,既有技术差异的因素客观,也暗藏部分车企在设计与用料上的隐性短板。...查看全文
当车企高喊“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时,北方某充电站里,零下10度的寒风中,车主们穿着羽绒服排队两小时等待充电;当销售顾问承诺“终身质保”时,维修单上却写着“电池自然衰减不在保修范围”。...查看全文
在中国高端MPV市场,丰田埃尔法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不仅是一辆售价近百万的“保姆车”,更是一面照出中国汽车市场畸形定价机制的“照妖镜”。近年来,围绕埃尔法的加价争议愈演愈烈,甚至惊动了丰田掌门人丰田章男。他多次公开表示:“埃尔法从未加...查看全文
当日系“平成废宅”开着20年车龄的K-Car穿梭在东京街头,当德国工程师驾驶15年前的高尔夫飞驰在不限速高速时,中国新中产们却在4S店里为“三年必换车”的魔咒焦虑不已。2024年央行数据显示,居民储蓄率回升至38%,奢侈品消费增速却暴跌至5...查看全文
起底BBA价格战的七宗罪——豪华车市正经历一场声势浩大的降价狂潮,然而在这场狂欢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一、降价狂潮的三大幻象幻象1:减配的艺术以2024款奔驰E级为例,虽然终端售价下探至32.6万元,但配置却悄然缩水。...查看全文
近两年,新能源固态电池备受关注。它以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和安全性高为优势,被视为未来技术方向。然而,其商业化面临挑战:固态电解质的界面稳定性问题影响电池寿命和性能,同时高昂的制造成本和复杂工艺阻碍了大规模量产。...查看全文
近年来,48V轻混系统(Mild Hybrid)逐渐成为汽车技术升级的“标配”。它到底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答案是:燃油车!车企宣称其能兼顾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但消费者对其褒贬不一——有人视其为“鸡肋”,有人则认为是“实用创新”。究竟是...查看全文
一场“谍战级”造假,触目惊心的暴利游戏——2025年315晚会揭开了汽车后市场最魔幻的黑色产业链——假机油。你以为假机油还是小作坊的“土法炼油”?...查看全文
每年的3月15日,既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焦点日,也是汽车行业问题集中曝光的窗口。...查看全文
打开国产车与合资车的发动机舱,一个鲜明的对比跃然眼前:前者被塑料盖板包裹得严丝合缝,后者则“坦诚”地裸露着机械结构。这种差异绝非偶然,而是两种造车理念的激烈碰撞。...查看全文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始终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支持者认为其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而质疑者则批评其为“工业倒退的标志”。今天我们从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市场表现及争议焦点等维度,客观解析这一命题的本质。一、技术革命:颠覆性创新与争议并存...查看全文
“省下的油钱全交了保费!”这是许多新能源车主的真实抱怨。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费收入突破1400亿元,但保险公司却承保亏损57亿元,行业陷入“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怪圈。这场看似“双输”的博弈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真相?...查看全文
中国汽车工业速度与质量的“天平失衡”—在J.D. Power2025年度论坛暨颁奖典礼上,J.D. Power 发布了《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报告》(VDS)引发了行业热议。报告显示,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可靠性问题数(PP100)较 2023 年上...查看全文
合资车企退潮:国产车质量与价格的进化论——过去三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戏剧性转折:南北大众合计市占率从12%降至8%,北京现代工厂转让给理想汽车,广汽菲克宣布破产,广汽三菱宣布退出中国等等……这些事件背后,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如果合资车企全...查看全文
每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如同一面照妖镜,将汽车行业的种种乱象暴露无遗。从线上投诉到线下车展维权,车主与车企的博弈从未停歇。然而,车企对线下维权活动的“严防死守”却愈发激烈,甚至不惜动用极端手段阻拦车主发声。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行业隐疾...查看全文
2025年开年,国内车市价格战全面升级,多家车企以“一口价”“限时官降”等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无疑是“捡漏”的最佳窗口期。...查看全文
近年来,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高歌猛进,尤其在俄罗斯市场,凭借高性价比和政策机遇迅速崛起。然而,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大,质疑声也接踵而至。...查看全文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寿命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几乎所有车企在宣传时都会强调“循环寿命可达XX万公里”“充放电次数超XX次”,却对另一个关键指标——日历寿命讳莫如深。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行业秘密?消费者又该如何理性看待?...查看全文
从“未来出行”到“废铁围城”———去年,某省一片荒地上堆积如山的废弃电动车照片在社交平台疯传。这些车辆外观崭新,却锈迹斑斑,车内电子屏积灰,轮胎干瘪。讽刺的是,它们曾是资本热捧的“智能出行标杆”,如今却成了无人问津的“废铁围城”。...查看全文
#燃油车和电车,你站哪一边?#——当“情怀”与“趋势”狭路相逢2025年的汽车市场,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燃油车坚守百年基业,新能源车高举颠覆大旗,消费者站在十字路口,耳边充斥着“油车将死”的预言与“电车焦虑”的嘲讽。这场博弈中,普通人究竟...查看全文
在当今的汽车市场,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之间的博弈,已然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从政策的倾斜到市场的竞争,从消费者的困境到产业的未来,这场关于“油与电”的争议,关乎的不仅仅是汽车本身,更是关乎每一个普通人的出行自由与选择权利。一、政策的天平:谁在为谁...查看全文
在中国汽车市场,雷克萨斯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既非德系豪华品牌的“BBA”阵营,也不属于国产新势力的激进派,却凭借稳定的口碑和独特的品牌调性,在广东地区“杀”出一条血路。数据显示,广东的雷克萨斯销量占全国总量的近1/3,仅2024年全省销量便...查看全文
3月5日,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2月份批发销量仅为30688辆,较1月的63238辆大幅下滑约50%,较去年同期的60365辆下降49.2%,创下自2022年7月以来的最低月度批发销量,造成销量下滑有多重因素影响。1....查看全文
2025年3月6日,当中国新能源市场还在为参数和配置内卷时,东风本田S7以一场史无前例的“极境光绘”秀,在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上打破“最大汽车光绘作品”吉尼斯世界纪录。...查看全文
2025年被称为“全民智驾元年”,激光雷达、城市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和端到端大模型成为车企必争之地。在这场白热化竞争中,广汽丰田以一款售价仅14.98万元起(置换补贴后13....查看全文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提出的“优化新能源汽车号牌设计”建议,迅速登上热搜,引发全民热议。这一建议直击新能源车主的“痛点”——绿色车牌设计被吐槽“拉低颜值”,且智能化功能不足。雷军的提案为何能引发如此强烈的共...查看全文
汽车用品市场鱼龙混杂,许多产品打着“提升驾驶体验”“黑科技”的旗号,实则暗藏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作为车主,稍有不慎便会掉入“智商税”的陷阱。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那些看似实用、实则谋财害命的汽车用品,看看你的爱车是否也中招了!1....查看全文
文丨沐宸瑄一、销量榜单:比亚迪再破纪录,多数车企“春节遇冷”2025年2月,中国车市在春节假期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比亚迪以32.28万辆的销量蝉联冠军,环比增长7.4%,同比增长164%,创下历史新高。...查看全文
从日产GT-R R35到小米SU7 Ultra的时代交替——当机械咆哮遇上电流轰鸣!文丨沐宸瑄 一、传奇的终章:GT-R R35的封神之路1. 从“东瀛战神”到全球图腾2007年的东京车展上,代号R35的日产GT-R横空出世。这款脱胎于Sk...查看全文
在2025年3月3日的三亚“吉利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上,吉利汽车以“安全平权”为核心,展现了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突破与战略布局,宣告“全民智驾时代”的来临。一、发布会核心内容:从技术革新到安全承诺1....查看全文
——从产品到市场,谁将主导未来十年?文 | 沐宸瑄2025年3月的汽车市场,如同一场蓄势已久的“油电对决”——传统燃油车以技术升级和性价比反攻,新能源车则凭借智能化和政策红利加速渗透。...查看全文
2025年开年,中国车市掀起了一场以“一口价”为核心的价格战风暴。从合资品牌到自主车企,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型,这场促销浪潮以“无套路、透明化”为口号,试图通过简化购车流程和大幅降价争夺市场份额。这一现象对消费者、行业生态及市场格局有哪些深层...查看全文
近日,一段“女车主跪谢大众CC”的视频引爆网络。在高速翻车事故中,一辆服役十年的大众CC以几乎报废的代价护住车内两位老人周全,而一汽-大众随后在全新探岳L上市发布会上,向车主赠送新车。...查看全文
当合资B级车集体“内卷”到10万级,这已不仅是价格战,而是对市场格局的颠覆。2025年3月1日,别克君威以“一口价”10.69万起的惊人姿态杀入战场,彻底击穿B级车价格底线。...查看全文
政策背景:环保标准进入全球竞速时代。2月24日生态环境部释放的国七标准信号,本质上是我国在全球碳减排博弈中的关键落子。...查看全文
2025年初,中国汽车市场因两场对标事件引发热议:华为旗下尊界S800因与迈巴赫的“暴力测试对比”遭到舆论反噬,而小米SU7与保时捷的“赛道互动”却赢得行业赞誉。这两起事件不仅折射出国产车企冲击高端市场的不同策略,更揭示了消费者对品牌格局、...查看全文
——从“被定义”到“重新定义”的汽车市场革命一、消费决策权转移:女性买走的不只是车,而是规则制定权过去十年,汽车厂商的研发会议上,男性工程师占据90%的席位,他们主导了“百公里加速”“底盘调校”等参数设定。...查看全文
在当今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浪潮汹涌澎湃,似乎给人一种燃油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错觉。然而,2025 年的中国车市却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 —— 燃油车销量悄然回暖。当舆论场铺天盖地鼓吹 “新能源碾压一切” 时,燃油车却以一种低调而坚实的姿...查看全文
2025年2月,特斯拉FSD(Full Self-Driving全自动驾驶)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引发行业震动。25日,特斯拉已为中国用户分批次推送2024.45.32.12版本软件更新,各大汽车媒体平台针对该技术进行了多城市全天性行驶实测。...查看全文
『新势力车企“科技盛宴”背后的真相:资本的狂欢与消费者的迷失』在2025年的中国车市,“智能化”“激光雷达”“城市NOA”等词汇已成为车企营销的高频词。当消费者手持30万元预算时,最先被吸引的往往是大屏、语音助手、自动驾驶辅助,而非底盘调校...查看全文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其全固态电池测试车已正式开启道路测试。此次测试车搭载的固态电池电芯由Factorial Energy提供,能量密度高达450瓦时/千克,续航里程增加25%,单次充电可轻松行驶1000公里。...查看全文
2025年2月25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首款纯电SUV——理想i8。作为理想汽车在纯电领域的重要布局,i8不仅延续了MEGA与L系列的设计基因,更在技术、配置和市场定位上进行了全面升级。然而,这款备受瞩目的车型是否会成为理想汽车在纯电市场的“...查看全文
2025年,智驾元年已然开启,人类出行的全新篇章正徐徐展开。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自动驾驶,如今正逐步走进现实。智驾不仅改变了出行方式,更重塑了城市的脉络与生活的节奏。智驾元年的到来,预示着一个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全的出行新时代正向我们招...查看全文
当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66%的新闻席卷头条时,行业似乎已提前宣告燃油车的“死刑”。但穿透数据狂欢的表象,我们发现新能源车远未实现“全面碾压”,燃油车仍以不可替代的优势固守着34%的市场阵地。这场技术迭代的真相,远比舆论场的喧...查看全文
2025年,中国汽车保险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0%。传统车险产品如交强险、商业车险等仍是市场主流,但近年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新型车险产品如车联网保险、新能源汽车保险、增值服务保险等逐渐兴起。...查看全文
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新能源车平均降价幅度达到9.2%,燃油车也未能幸免。2025年,价格战将进入阶段性调整,车企开始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价格战虽然在短期内带来了销量的增长,但也导致车企利润率持续下滑。...查看全文
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宣布将“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覆盖全产品线,其中海鸥智驾版售价低至6.98万元。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智驾只属于高端车”的行业惯例,还引发了市场的连锁反应,冲击了整个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格局。...查看全文
汽车维保是确保车辆安全、性能与寿命的关键环节。它包括定期检查、更换易损件(如机油、滤清器、刹车片等)及维护关键系统(如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维保能及时发现潜在故障,避免小问题演变为大故障,减少维修成本。按时保养还能保持车辆性能,提升燃油...查看全文
当科技光环褪去,我们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多远?一、被神话的“自动驾驶”:一场精心策划的消费陷阱两年前,某新势力车企CEO在发布会上激情宣告:“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已超越人类驾驶员!”台下掌声雷动,直播间礼物刷屏。然而,就在同一周,该品牌车辆因...查看全文
2024年中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达到1961.42万辆,同比增长6.52%。这个用金融杠杆撬动的万亿级市场,正上演着比谍战剧更精彩的攻防博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每3辆成交二手车中就有1辆存在信息欺诈,而维权成功率不足7%。一、万亿赌局...查看全文
2025年2月16日,长安汽车正式推出了Lumin清香款,这款小型纯电车型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配置,向市场上的热门车型五菱宏光MINI EV发起了挑战。一、长安Lumin清香款:价格与配置优势长安Lumin清香款共推出两款车型,分别为205...查看全文
2025年2月14日,莲花跑车(原路特斯)正式发布了两款全新纯电动车型——Eletre夏花SUV和Emeya繁花轿车。这标志着莲花品牌在中国市场开启了新的篇章。...查看全文
当4S店的销售顾问用精心设计的话术描绘着"旧车置换"的完美蓝图时,他们不会告诉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新车平均置换周期已从5.3年缩短到4.1年。这种消费加速背后,是一整套精密的社会心理操控系统在运作。...查看全文
2025年2月14日,宝马集团正式发布了全新BMW X3长轴距版,这款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豪华中型SUV,凭借其显著的轴距加长和多项升级配置,正式向同级竞争对手奥迪Q5L和奔驰GLC发起挑战。...查看全文
2025年将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技术革命的深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演变,汽车行业正经历从“燃油驱动”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跨越式发展。本报告从技术趋势、市场格局、政策环境等维度解析未来发展方向,并为消费者...查看全文
在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每月的汽车销量榜都备受关注。它不仅反映了各汽车品牌的市场表现,也折射出消费者购车趋势的变化。而刚刚发布的1月汽车销量榜,更是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讨论,尤其是星越L的登顶以及新能源车仅占3席的现象,似乎预示着燃油车...查看全文
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在深圳总部举办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正式宣布其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首批21款车型涵盖从10万元以下到20万元以上的各个价位区间。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查看全文
在汽车行业智能化的浪潮中,长安汽车再次以“大动作”惊艳了整个市场。2月9日,长安汽车在重庆举办的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并带来了深蓝S09的正式亮相、深蓝S07的上市以及深蓝S05的配置升级和智驾免费赠送的重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