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可处关系🌷(迷惑人勿来🌚💦) 🈚️大佬架子 爱玩游戏:👀迷你世界 和平精英 崽崽 蛋仔派对🎀 是蜜鞠🍊和小灵当 讨厌限流🤬
捷达壹哥
捷达后防撞梁安装,别听说听说的,这就是事实#捷达vs5 #每天一个用车知识 #防撞梁 #同城 #捷达2023款
奶糖Emo
因为昨晚用油了,没油了,今天出门去加油,因为我加油都是纯电模式,一般加油也不熄火。加油站都是必须熄火的,今天加油,加油加了一半,突然发动机启动了,把旁边工作人员吓得赶紧说,哎哎哎,还没加完呢,不能启动车。那个尴尬啊,本来就是ev模式,切强制ev也没熄火,还好油加完了,然后就直接开走,走了7公里,掉了8公里油续航,用了4%的电。。。真的是离了大谱,哈哈哈
痛痒521
见识一下霸道的越野能力
价格调查员
统计一下奥迪Q7的价格情况,按地区+裸车价+落地价+车型+赠品/金融方案来填写 准车主们赶紧晒出你的价格,让全国车友来帮你判断是否买贵?
老余爱车车
低速的时候,行驶起来,总是有嘎吱的声音,有同款吗? 好烦
行者无疆探索发现
上篇文章,我并不是否定发现5是辆好车,到现在我仍然是路虎捷豹粉,喜欢英国人玩优雅、营造高级感的能力。以前是宝马粉(集齐过E90、60、70)自从宝马开始向市场妥协(另外写文章讨论)转粉路虎捷豹了。 我也很喜欢发现5,并且觉得外观很好看,曾把我的发现4和发现5放一起对比,论外观我为发现5心动,毕竟不是一个年代的产物,我认为发现5的车身线条和内饰设计更时尚现代,更高级,气场更强大。我写上文是讨论路虎品牌从发现5开始出现的市场细分策略和市场定位问题。 补充以下几点: 在发现5身上丢失的前代经典设计: 1、发现2-4的前后三排剧院式坐姿设计布局(三排坐椅逐排升高,顶棚也阶梯形升高)。前代发现工具车定位,准确的使用场景是长途穿越,并能应对攀爬路况(不是专业攀爬,那是牧马人的定位,牧马人攀爬第一,长途穿越:高速铺装路面路噪风噪吵死,后排坐姿累死)。因此,让三排都能放进成年人并且跑长途不累,发现3、4几乎把4.8米的车长用到极致,布置三排空间,每排空间预留标准是都够用,而不是富裕(第二排富裕就没第三排什么事了)。第二排虽不富裕,但绝对够用,坐长途不累(本人20万公里,多次组队长途穿越实践验证)。第二排坐垫够长腿部支撑够用,后排剧院式设计布局比第一排略高的坐垫也使得腿部保持自然弯曲。发现5由于取消了剧院阶梯式设计,第二排坐椅太低,且坐垫太薄,腿部弯曲度比发现4高更像蹲着,这也是发现5上市后,被用户集中吐槽的点。因此,某宝能搜出一堆弥补这个槽点的解决方案。路虎听取了意见,2020新改款发现5厂家就增加了一些坐垫厚度来弥补这个槽点。 2、发现3、4的后尾天地门设计。取放物品天地门的便捷性就不赘述了。 3、越野路况,车身稳定性的最可靠保障肯定是大梁。稍懂点结构力学的都明白,崎岖的非铺装路面形成的炮弹坑交叉轴等路况,扭力作用到大梁好过直接作用到车身。直接作用到没有大梁的承载式车身,车身就被直接扭魔方了。以前,没有大梁只敢叫SUV,不敢叫硬派越野车这基本是共识,不过路虎正在挑战和试图打破这种共识。总之,发现5没有了大梁,在我眼里只能归类到SUV,哪怕涉水能力从70公分提升到90公分,这种账面数据的提升,并不能增加我真开这车去造的信心。现在,甚至连新卫士也取消了大梁,路虎为了弥补信心,号称那是因为用了新铝合金材料大幅提升了车身抗扭性能。牛可以吹,但我还是将信将疑,所以我即使非常喜欢新卫士的设计,但我不想当小白鼠,是不是真能光靠车身抗造,等他卖几年看看市场反馈再下结论。 4、差速锁。这玩意儿对于越野脱困有多重要我也不展开赘述。路虎到生产销售13款发现4时,都很有良心配齐两把锁,从14款开始就不厚道了,减配后差。国内卖的发现5就只有一把锁,想选装都没戏。 所以还是那句话,我不否认发现5是辆好车,但它已不再是硬派越野车,定位和市场细分已经不是传统发现了。脱离工具车更靠近城市、家庭和应对郊游轻度越野的使用场景。把他放在SUV堆里,大七座和越野能力是这堆车里的扛把子,卡宴、Q7、X5都不是对手(虽取消了大梁弥补了操控性,但高速驾驶乐趣还是赶不上这几位)。对于二胎家庭,买辆MPV不如买发现5。 综上,发现5是辆好车,但它不是老发现粉心目中的发现5。老发现粉的吐槽使得发现5有大折扣性价比高,对于新车主绝对是好事。新卫士我非常喜欢,一度认为符合我对发现5的想象,还差点下订。但有三点让我迟疑到现在:1、国内110版没有7坐。目测即使有7坐,车身4.75米还不是剧院式阶梯布局,第三排恐怕很难长途舒适坐下成年人。2、路虎说新型材料承载式车身可以不需要大梁,是不是真抗造?我不想只能路虎自己吹,还想看真正的使用者真实反馈,这需要时间,先观望吧。3、无论发现5还是新卫士,国内都买不到柴油版。 所以,我的发现4还没有车可以完全替代,看来还得再开几年了……
用户1345459257654
提问提了23.5的se。。问下大家你们是两边后视镜防眩目,还是只有主驾防眩目
阿高古
买到Q72.0的人,大慨都会经历一次心理变化,就是后悔没买3.0的。有一段时间我也有些许迷茫。这个所谓后悔其实不是自己给的,而是别人给的。因为原本够用的动力,硬生生被多数人嫌弃的不够。 首先,两吨多重的车,配置2.0T,小牛拉大车的说法一直像紧箍咒一样,反复念咒着2.0Q7的车主,挥之不去。其次,起步肉,越野性能不行。然后是,落地都上七十万的级别的车了,不是3.0的排量都很不值,不识货。综合起来大致就是以上三大点。 我就是2.0T豪华版车主,新车开了近一年,针对上面所说三点,下面我聊聊自己的真实感受。(非专业评车人,仅供各位看官笑话笑话)。 一说Q72.0就不摇头的人,大概率他就没认真开过戓者多数人也是道听途说。想当然地认为车重就要排量大,起步慢,这理由听起来像是需要人帮忙后面推一样。时至今日的技术,而且是奥迪夸戳四驱,此2.0非彼2.0。完全轻松应对日常驾驶。行驶一万多公里的个人体验,真心够用,日常驾驶绰绰有余。至于拿出去越野,我理解的越野就是在泥巴野路山坡上驾驶。生活中不太可能遇那种路况,几乎买Q7的人都是生活工作之用,舍得拿去山坡上爬滚就没几个。我觉得车子需要排量的大小,与车主驾驶习惯有关。所以我给准备买Q7的朋友一点建议:如果之前开的已经是2.0T,2.5排量以上的车,建议上手3.0版的,驾驶的感觉要往上走,才能得心应手。如果不是,买2.0T版就足够了。我本人虽说开车十几年,也没经常开到2.5排量以上的车。偶尔几次也体验不深。之前是开2.0自吸,现在是夸戳,开车属于快行风格,手自一体结合,拔片减档超车,一样得心应手,能自娱自乐那种。所以,选3.0与2.0要真实知道自己怎么用。就像买手机,存储从64G到1TG,总有人觉得存储越大越好,完全没有自检一下,实际自己真实能用到多少。 买2.0版的,几乎都被灵魂拷问:七十万都花了,花多七八万上3.0不好吗?坦诚地说,我就是差那几万的人。我是典型的从五菱面包车开始一步步换到Q7。赚钱不容易,花钱都要权衡取舍。花六七十万是买个门面,在世俗社会中做生意,是有必要的。而再花七八万提升动力就非必要选项。当然有钱的话另当别论。买车吧,买自已认为必要的选项,比如通风座椅和B&O;音箱对我来说比动力更重要,低配版的都没用,所以我选了2.0豪华版。现在开车就开音乐,好的音箱效果,确实给开车减压舒心。独立思考,把钱花到刀刃上才是重要的。 网上对Q7的批评一大堆。常见说法,现款的Q7不如老款的外形如何霸气,一代不如一代;Q7与Q5如何相似,傻傻的分不清楚。我个人都不以为然。Q5与Q7再怎么接近,大哥还是大哥,级别摆在那,明人一见就懂(如图)。再说远看什么车都相似。至于老款Q7那种熊腰虎背的,我真欣赏不来。仁者见仁吧。我估计设计师就是想把Q7年轻化大众化。老款的那种像江湖大佬开的,毕竟能匹配那气质的人不多。要是没改外观没有降价,我还真不买它了。新款运动外型,正符合我三十多岁的人开。商务不掉面子,家庭生活上有两老下有三小的,正合意。没错!买东西就是要自己合意,不是别人意。所以选2.0还是3.0看自己的需求。随着二胎三胎的增加,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需求。买品牌好的,七座的,价钱低些的也就属2.0Q7了。买2.0的耿耿于怀3.0的,那直接上3.0的。因为买2.0的人更需要有从容的心态面对。更关键的是你在不在乎那大几万大洋。 顺便说说其它吧,Q7运动的外观,不再是粗矿的外表,配上天云灰,时尚绅士的气质,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倒是内饰座椅略差了些,与X5的沙发不在一个等级。另外,号称科技感的奥迪,车机系统实在不敢苟同。车载导航一如既往地弱;carplay系统连接后,视频声音比图像要滞后一二秒,抬头显示都需要另外选配,自带网速慢信号差,这些二三十万的车都做得相当好了,这级别的车居然拿不出手,相当不体面,让我出乎意料。凡事有遗憾吧,综合来说,七座中的车型Q7还是相当不错的。性格比,品牌效应,方方面面比较均衡。 马上过年了,借用奥迪广告语,新的一年,各位尊贵的奥迪车主,愿四环星辉,照亮你的事业与前程,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熬过无人问津的日子,才配拥有诗和远方,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路”。 五年后,希望我们在奔驰GLS450车友圈再相见!
北京众合创鑫王军
2022年2月上牌 奔驰GLC300L 2022款 改二款 豪华版 全车原版原漆 公里数:2.6万公里 车况精品,无火烧泡水,无加装改装配置。让您买的放心,省心,开心。底盘结构:无明显磨损发动机舱:运转良好外观:车身无结构性损伤内饰:干净整洁漆面:保养良好
晓車记
国内首测 谣言粉碎机 全新一代RAV4荣放 70km/h麋鹿测试 这走线帅的一比
汽车领域汇
全新宝马M760Li夜间驾驶,这驾驶感受绝对舒服,声浪悦耳...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