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继续佛系头像继续佛系头像

    继续佛系

    认证:汉DM车主·新提车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8粉丝2关注61获赞关注
    没有比我更低的电耗了吧图1没有比我更低的电耗了吧图1
    电耗也是好起来了,天暖和了真管用图1电耗也是好起来了,天暖和了真管用图1

    比亚迪“智驾跃进”背后的用户代价:当技术狂飙撞上信任危机 比亚迪于2025年2月10日高调宣布王朝及海洋系列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汉家族智驾版以“加配不加价”的姿态登场,售价16.88万元起, 宣称“引领全民智驾时代”。然而,这场看似革新的发布会,却让大量购买2025款汉不足三个月的新车主陷入愤怒与困惑: —— 他们的车辆尚未驶出首保周期,便因配置迭代沦为“老款”,成为比亚迪技术跃进中的“牺牲品”。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车企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失衡与用户权益保障的缺位。 一、技术迭代的“加速度”:从用户期待到信任崩塌 比亚迪汉系列的更新节奏已远超传统汽车行业的常规周期。2025款汉于2024年9月发布,主打第五代DM技术及底盘升级,然而短短五个月后,智驾版便以“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的姿态登场,核心功能如城市领航、代客泊车、激光雷达等被定义为“出厂即搭载”。对于2024年11月提车的车主而言,这意味着: 1. **硬件落差不可逆**:智驾版新增的激光雷达、29个传感器等硬件配置,使老款车型无法通过OTA升级获得同等能力; 2. **残值加速缩水**:新车上市直接冲击二手市场,用户购车不足三月即面临数万元贬值; 3. **承诺落空**:官方曾宣称“OTA终身升级”,但实际功能迭代集中于新硬件平台,老车主被排除在智驾生态之外。 二、比亚迪的“战略逻辑”:技术霸权与用户权益的失衡 车企频繁更新本为市场竞争所需,但比亚迪的激进策略暴露了其对用户价值的漠视: 1. **市场扩张优先于用户忠诚**:汉家族凭借80万辆销量稳居销冠,但“以量换价”的背后,是对早期支持者的“用完即弃”。新车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测试市场反应的“小白鼠”。 2. **成本转嫁的隐蔽性**:所谓“加配不加价”,实则是通过规模化生产摊薄新增硬件成本,而老车主承担了技术试错的隐性代价。 3. **用户沟通机制失效**:从2023款车主因“增配降价”投诉,到2025款车主遭遇“三月背刺”,比亚迪始终未建立透明的产品迭代预告机制,导致用户陷入“购买即过时”的恐慌。 三、行业反思:创新不应以用户信任为燃料 比亚迪的案例为新能源行业敲响警钟: 1. **技术伦理的缺失**:车企将“快速迭代”等同于“进步”,却忽视了对用户财产权与知情权的尊重。硬件与软件的双重“计划性淘汰”,本质是对消费者权益的系统性侵害。 2. **短视的品牌策略**:尽管比亚迪凭借“天神之眼”暂时占据智驾高地,但频繁背刺用户将导致品牌忠诚度崩塌。车主从“迪粉”到“黑粉”的转变,正是信任瓦解的缩影。 3. **补偿机制的空白**:背刺车主诉求,合理的补偿方案(如半年内车主硬件免费升级,半年后车主折扣升级、延长质保、智驾服务ota)本可缓解矛盾,但比亚迪在所有媒体平台,没有对相关评论,做任何反馈,展现出比亚迪对老客户的漠视!!!! 四、呼吁变革:从“割韭菜”到“共成长” 若比亚迪希望真正引领行业,需重构用户关系: 1. **透明化产品路线图**:提前公示重大升级计划,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冷静期”; 2. **建立梯度补偿机制**:针对3个月内购车用户,提供智驾硬件升级补贴或置换优惠; 3. **强化软件普惠性**:对无法升级硬件的车型,通过算法优化释放部分智驾功能潜力。 **结语** 比亚迪的“智驾跃进”本应是技术实力的证明,却因对用户权益的轻视沦为一场信任灾难。 当车企将“创新”凌驾于“责任”之上,再耀眼的技术光环也终将黯淡。唯有将用户置于战略核心,才能真正实现“引领时代”的承诺!! ——否则,今日的销量冠军,或将成为明日用户用脚投票的弃子。 我仅代表25款汉新车主,投比亚迪反对票!不再选择比亚迪!!!

    扩张市场??信任危机!!图1扩张市场??信任危机!!图1
    扩张市场??信任危机!!图2扩张市场??信任危机!!图2
    25款汉!联名血书!联系byd图125款汉!联名血书!联系byd图1
    2024-10-26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