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烟雨暗千家,诗酒趁年华
哎呀ma呀脑瓜疼
提问最近几天,QQ音乐一直无法登录,请教大家这是什么情况?如何解决?
今天堵车蠕行了一小段,路口转弯后一片坦途,打灯变道超车,油门只是比平时稍微重了一点,车子整个就窜出去了,一个字,爽! 就好像,它知道我憋屈了半天要激情一下似的。 大家还有哪些瞬间觉得人车合一呢
提车两个星期了, 低速拖拽感很强,堪比电车。对照用户手册和自己的亲身体验,整理了一些拖拽感的小知识,供参考 实际上,拖拽感的的来源就是动能回收,开过电车的朋友肯定不陌生。遗憾的是,x3上的动能回收跟电车一样是无法强制关闭的,而且还不能调节强弱。不过不幸中万幸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规避动能回收,从而提高驾驶体验。 动能回收的触发条件,从各位车友的经历,以及楼主自己的体验来看,主要是在码速20-30区间,开启动能回收后,拖拽感明显。此外,触发动能回收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车辆必须处于“惯性行驶模式”(用户手册p123)。 用户手册里并没有解释什么是“惯性行驶模式”,所以楼主只好结合自己的体验,以及比较浅显的字面意思来做推断,即“惯性行驶模式”==滑行。 关于滑行,详情参考用户手册p236,这里只说重点: 1.滑行原理是将发动机跟变速箱解耦合,让车子空挡滑行。 2.滑行功能在码速25-160之间可用。 3.滑行开启的前提条件有:松油门&&不踩刹车&&处于d档&&发动机变速箱处于工作温度&&关闭主动acc。(&&是“并且”的意思,||是“或者”的意思,下同。程序员强迫症) 4.关闭滑行的充分条件:关闭防滑 || 上下坡 || 电瓶电量低 || 车载网络信号不好 || 关闭下坡车速控制HDC 结合以上滑行相关知识,楼主整理了一些规避拖拽感的方法,如下: 1.关掉防滑(影响安全,不推荐) 2.打开HDC(只能码速40以下才可以开启,只能适合小部分用车场景) 3.开启主动acc (减配30i车主哭晕在厕所) 4.松油时,先用右侧换挡拨片到最高档,然后再拨一下升档,此时激活滑行,然后再拨一下左侧拨片,此时关闭滑行。(楼主尚未实测,但理论上来说这一套动作要在松油的瞬间完成,一秒十下拨出火花的那种,赛道里劈弯也就这种手速了) 5. 低速时不松油门 (这是楼主最推荐且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低速时不松油,也不用脚下多么谨小慎微,放松状态将右脚放在油门踏板上即可) 此外,在仪表盘中可以查看车子是否处于动能回收状态,比如eco pro的整个右表盘和其他模式的油耗显示信息,当你松油滑行时,瞬时油耗降为0然后能量条进入蓝色区域,这时候就是滑行状态且动能回收开始工作了。(详见用户手册p235) 最后,再聊聊为啥要有这么个强制的动能回收机制,站在宝马的角度,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为了在尽可能省油的情况下给电瓶充电,保证整套车机系统,空调系统,以及互联服务(包括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否则也对不住豪华品牌该有的用户体验,大家理性看待吧,车无完车,祝大家用车愉快!
如题,早上送完孩子送完老婆开到单位,下班接上老婆开回家, 总共10公里左右,一两百米一个红绿灯,均速上不了20,comfort模式都觉得太运动,试了一下eco pro,真香。 感觉eco pro模式下轻踩油门的话,涡轮好像不参与工作似的,2.0自吸一般的感觉,在低速且路口多的城市道路上真是太香了
提问行驶半小时左右,开着车机自带导航或放着歌,换挡杆右侧的多媒体旋钮,摸表面(手写触控的那片区域)的话热乎乎的,请问大家是否有相似情况?正常吗?
提问请问,x3的那个软头枕,前排有吗
首先声明,楼主不是专业车手,也没拉这两台车下赛道,此贴纯粹是键盘上的讨论,如有错误,欢迎大神纠正。 在运动性上,30与28最大的不同: 1. 马力更大,扭矩更强,但不是质的区别,更加不至于产生扭力转向。 2. 变速箱可以弹射起步,理论上崩直线的时候略有优势(如果你不心疼变速箱的话) 3. 没减配防倾杆,侧向支撑更好。 4. 更大的轮毂,更强的抓地力。 5. 前245后275的轮胎,比起前后都是245的,理论上更推头。 综合上面几点来看,28还是偏舒适设计(废话),30则多了些运动性。而且,宝马对买菜SUV的运动性的理解,是“稳稳的驾驭感”,是在足够的抓地力和支撑下,提供尽可能多的人车沟通,提供最为纯粹的路感,比如劈弯,不同于M2C或M4这种弯道里欲滑未滑的挑逗,x3就是最原始的离心力的感觉,但同时又很有信心,不会担心车子失控。就算车子失控,还有xDrive这个防滑plus,突出一个稳字。而且比起glc和q5,标轴又保证了车身的灵活性和姿态,不会有大车感,甚至国产x3调软了悬挂后,依然没有“船感”。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点猜测,欢迎大家讨论指教。
提问请问x3的原厂轮胎都有哪几个牌子?各自特点?
提问下周就提车了,兴奋地搓搓手,请问老铁们提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谢谢!
提问大家有没有觉得x3多少有些刹车点头? 都是怎么解决的?
提问x3 30i的刹车是四活塞还是大单活塞?
选车这事儿,没几个不纠结的。 诚然,钱袋子的深浅是一切纠结的根源。但话又说回来,那些预算内买完顶配还能绰绰有余的车型,好多人也是不屑的。我们总是在钱袋子的极限附近选车。 每个牌子都有其营销噱头,比如奔驰的豪华,奥迪的科技,宝马的操控。 假如你是一个对自己诚实的人,你去试驾bba,你不会感受到那些豪华科技或者操控,你只会带着这些刻板印象然后满脸问号 这才是事实,同级别家用车的同质化程度非常高。而差异化的那些细节,则被嵌入到精心安排的营销策略里,让车友们试驾时自己给自己洗脑。 所以glc调硬了底盘之后被喷质感差,却没人夸这个改动很运动很操控的;x3调软了底盘之后被喷路感模糊不运动,却没人夸舒适豪华的。 我曾经也非常键盘,熟记每一款备选车型的账面参数,试驾时仔细感受那些所谓的豪华,运动和科技。但静下心来坦诚点对自己的话,这TM确实都差不多啊。 直到我试驾了glb35,虽然只是入门级amg,但对于一个不怎么开快车,也没体验过性能车的人来说,那次试驾体验就TM跟坐火箭一样,拉都拉不住。之后我还问了几个开过性能车的朋友,基本也都是说,再怎么入门级,amg还是amg,性能车和买菜车还是泾渭分明的。 也正是那次试驾体验,让我彻底明白,我其实并不需要一台性能车,我真正追求的也并不是多么强的动力或操控。 回过头来再次审视那些选车时的刻板印象,反而能跟它们和解了。比如奔驰的豪华宝马的操控和奥迪的科技,这种标签虽然对于理性选车没啥帮助,但对描画自己的社交名片却有作用,如果你理想中的自己是一个商务精英,自律,精致,优雅,奔驰的标签显然是最适合的;而如果你渴望向别人展示你的激情,你对自由的追求,宝马的标签是匹配的。 所以,如果选车时纠结,不如放下理性分析,试着感性一把 你的选择,必定是你渴望成为的自己。
提问请问兄弟们,苏州有哪些推荐的宝马改装店? 比较良心的,用原厂件的。 正在考虑改个铈灰套和mp刹车
读了这位车友的一篇帖子,《x3更多的优惠,更多的马力》 http://m.dcdapp.com/motor/m/feed/detail?group_id=1704371529712655&share;_token=ab113b52-8841-4fe8-9f1a-121ba137ddec 颇有感触,虽然不是完全赞同里面的观点,但车主的观点和评论,确实是发自肺腑,也由此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跟大家一起交流些真实想法。 一直觉得,宝马的suv,x3才是入门级。为什么这么说,从设计理念和愿景出发,宝马的suv,其灵魂还是在于公路上的驾驶乐趣,具体来说就是油门跟脚,路感清晰,方向精准,车子的弯道极限高于同级别其他品牌。 当然,x1和x2在同级别竞品里也多少能做到上述要求,但以豪华车的质感和标准来评价的话,还是差点意思。所以这两款车,更多的是向市场妥协的产物。 CLAR平台从来也不是为了生产多么完美的车子,也没有什么完整表达产物的说法,可能确实脱胎于x5的产线。但平台化生产的本意是更加高效和低成本地生产车子,保留车子上一些优秀的设计框架,同时又给与设计师一定的灵活设计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说x3是小号x5也是没有错的,毕竟同平台。 但我们日常语境里如果说x3是小x5的话,往往是想表达这两款车的品质相似。但很遗憾,这句话不成立,因为厂家自己在设计之初就不会让x3和x5过于同质化。别说x3和x5了,就是和x4比,硬件同质化程度如此之高,其终端的产品形态,质感,面向的客群,也都是不一样的。 还是回到x3和x5的对比上来,产品质感的差距,一是来自于设计框架的差异,典型的例子是轴距,二是来自于成本,比如前悬,x5双叉臂x3麦迪逊plus。设计上的差异是先天的,而成本差异,则是一个最优解问题,扪心自问,假如x3换成双叉臂前悬,但代价是换装三缸发动机,你愿意么?相信大部分人是不愿意的,不仅不愿意,还会用实际行动,用市场销量来教育宝马。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种ab测试,而车企在设计产品时都会做大量的ab测试。只能说,目前x3的产品形态,就是一个对车企和市场来说比较优秀的解。如果你对x3的设计有大量不满,那么很遗憾,你不属于这款产品的目标客户。 抛开这些,如果做横向对比的话,同级别的车子其实同质化也挺严重的,nvh都差不多,悬架调教等这些机械相关的也差异不大,都是二段阻尼的避震,且都是前段偏软。真正有差异的部分,都不是从机械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从客户画像着手的,比如奔驰glc,主打舒适,精致和品牌力,是瞄准了城市商务精英的核心需求,连锁车时车窗上的那个圆柱形按键,奔驰的都是镀铬件,而其他的品牌则只是普通塑料件,更别提花不了几个钱且没啥卵用的后排化妆镜,圈女粉无数。但在机械品质方面,拖拉机一般的怠速噪音,粗糙的涡轮迟滞等也确实不敢恭维。再比如主打操控,那么x3的精力则用到了对动力总成的压榨和调教,用宽胎和低扁平比来提高路感和弯道性能等。 总之,bba同级别车型在“兼顾家用”这一点上同质化严重,但在目标客群的分析上,又有各自的方向。其实宝马还是比较鸡贼的,在同样一批客群里又细分了偏运动和偏舒适两个子类,所有也就有了x3和x4,奇数系和偶数系产品。而相对的,奔驰就显得不那么聪明,本来自己是主打舒适和格调的,但coupe款又想主打运动,然后发现主打运动的话不是自己强项,而且砸真金白银做运动吧会跟35系amg打架,这些都导致现在的奔驰coupe定位尴尬。愚以为奔驰在家用车领域应该细分的是家庭舒适和商务精致两个子类,做coupe运动真是被宝马带歪了。 最后,楼主本人选车时从4系 => x3 => 5系 => x4 => glc => glb35 => x3。最后回到x3,不得不承认,x3虽不是我最喜欢的车,但确实是最适合我的车。优缺点都是相对的,了解清楚了自己的真实需求,也就看淡那些测评和对比了。 最后祝大家也都选到自己心仪的车子!
提问有没有炭黑30i的车主改了铈灰套件的?麻烦发点图片参考一下,谢谢!
如图,翻译过来就是,工厂订单5.29-6.12批次的车辆减配了一脚踢,之后的车子又都补回来了,不过仅限一脚踢。 这tm的,买个车跟抽盲盒一样。
废话不多说,江苏,30i,裸车40.06,装潢0.8,上牌0.2,落地45.6。送威固膜,首保,喷漆1000,维修券1000。算起来比同店内的28i只贵了2.3w。 目前减配后的30i比28i的区别是: 高功率发动机(非集成式进气歧管),运动型变速箱,20轮毂,360,hud,防眩目。 再分享一下砍价策略: 楼主在跑店前做了很多功课,对于底价已经有所了解。之后每家4s店都跑一跑,加个微信,然后横向对比一下,看哪个销售更坦诚一些。每次沟通,楼主也是做到互相尊重,这样也有助于逐步构建互信。楼主询问底价时,明确告知会在多家店之间比价,出价最有诚意的,楼主就第一个到店谈价,谈好就签。同时楼主也承诺不会耍无赖,不会拿到了底价再耍赖继续砍,基本上到店也就是额外2-3k的幅度。以楼主为例,到店前拿到的最低报价是落地45.9,到店么再聊聊天,往下砍个3k,要点赠品,这事儿也就成了。 最后,30i不是最走量的款,一般4s店排产计划里30i的数额不多,中改上市后估计减配款就停产了。有想法的老铁下手要快点了
提问没人觉得二次减配后的30i 性价比爆表么,落地只比28i贵2w,高功率发动机(非集成式进气歧管),运动型变速箱,20寸轮毂,360,hud。 后三项如果是从28i选配的话都2.5w+了
提问请问大家的glc都买延保了吗,有没有必要买?
提问2022款glc大概什么时候会上市?这会是换代前的最后一款更新吗?
提问本来想加个抬头显示的,问了两家4s店说奔驰不支持选装,请问大家有了解原因的吗?
提问25运动低速顿挫吗,换曜夜版20的轮毂是不是顿挫会好一些
提问请问,现在21款的25i运动,内饰顶棚是否只能米白色?有没有兄弟是21款25i运动但内饰顶棚黑色的?这种黑色和产品手册里的墨灰色个性顶棚有区别吗?
提问请问x4 25i的车主,25i是否也有回火声浪?跟30i的有区别吗
如图,宝马app的官方指导价从479800改为461800了,不知道目前的优惠是否也能在原基础上有1.8w的下探。 另外吐槽一下官方app里如果点击进入车型比对,30i的指导价还是479800,这个app的前端程序员该扣奖金!
提问请问30i的275R20的胎对于行驶品质和操控比28i有什么区别或者提升吗,有没有细腻敏感的老铁分享一下主观驾乘感受?谢谢!
楼主算不上老司机,但是对操控还是有要求的,最近在不同店不同路况试驾了几次不同款式的x3,以下分享一些体验供同在选车的朋友参考。 30i:两个字,好玩!开的时候就觉得,这就是孩提时代对开车的幻想中的感觉。踩一脚就呜呜呜往前冲了,用大家都熟悉的词儿来说就是“跟脚”,“踩就有”,但跟奥迪的45级动力比起来,又不太一样,宝马的跟脚让你有丰富的人车沟通的感觉,而奥迪这种沟通感就薄弱些。楼主类似的体验还发生在电车上,model3的动力很强但是更加感觉不到跟车子的沟通,或者换个说法,从model3到45级奥迪再到30级宝马,动力都是跟脚且充沛 但这个过程你会明白,你对操控真正在乎的,是人车沟通感。开30i,无论是踩油门,劈弯,过沟坎儿,都能让你感受到车子。(写到这儿的时候老婆看到了留了一句:你还跟车子共情了?!我居然无法反驳)。此外,可能是由于30i是20的轮毂,底盘整体的感觉比28和25要硬一点点,但也仅仅是过井盖和路坑时稍有区别。 28i:虽然纸面上动力比30弱了一点,但诚实点说,试驾时没体验出差别来,也曾0-130轰过油门,动力依然充沛,也难怪说这款最具性价比了。此外,28感觉要比30和25都更舒适一些,并不是说悬架的软硬,而是从加速到滑行的整个过程更平顺,松油门滑行的那段时间,非常顺滑,该怎么形容呢,用理工男的词儿来说就是连续可微吧 25i:4s店没有25的试驾车,所以楼主拿x4的25来替代了。总的来说,25的动力也是跟脚且充沛,但比起28来还是弱一些,区别不大但是能感受到,看到一直有朋友纠结25还是28,个人觉得这问题其实很简单,预算能够到28的话,买28不后悔(哪怕你对动力要求不高开车佛系);预算不够的话25也不会让你失望,甚至不会让你遗憾。此外,不知是x4调教的原因还是其他,松油门滑行的瞬间,并不算顺滑,多少有点拖拽感,这个感觉见仁见智吧。不知道x3的25i上是否也是如此。 最后,也说一下全系的一个通病,就是刹停后车身略有点头,无论重刹刹停还是轻刹刹停,都有,只是程度不同,关掉auto hold和自动启停会稍有好转,但无法根除。看到有车友改卡钳有改善,有待验证,也希望今年小换代能解决这个问题吧。这也是体验下来唯一不如glc的地方。 最最后再吐槽一下,x4的座椅调到最低半躺着开车的姿势太舒服了,可惜x3的座椅调最低也依然感觉不够低。硬要形容一下的话,x4最低可以感觉像是嵌在驾驶舱里,而x3依然是坐在里面,同样希望小改款里x3能有所改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