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写点评这次更新最新的1.6.7版本,主要是UI方面和数据方面的优化和新增。 1,UI界面 新增了3D车模效果,以前是二维平面不能动,需要手动打开,在车界面的左上角点击自己备注的车名字,然后进入到车辆设置页面,往下滑找到3D车车模并打开,返回来就会显示3D车模效果,当然了也会增加一点手机的耗电量。 车模的呈现也是根据你所购买的车的车型和颜色以及型号所呈现,比如我的是23款的sl03白色,场景的构建也会根据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白天和晚上会切换。 2,数据优化 最新的1.6.7版本,扩展了用车报告里面的数据,主要有能耗趋势,根据近五周的能耗表现绘制成折线统计图更为明了,两条数据线为电耗和油耗。 以及新增了每月数据,点开每月的统计,会清晰的看到这个月的用电量和用油量以及用电里程和用油里程,平均电耗和油耗表现。每周电耗和油耗等等,通过条形统计图展现更为明了。 3,丰富功能: 新增了人脸控车和指纹控车,好像根据手机的类型,苹果手机是人脸,安装手机上指纹,这也是需要在车辆设置里面手动打开此功能才可以使用,能够代替以前传统的手动输入控车码和蓝牙方式。 还有桌面小组件以及感应闭锁震动,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北京车展新车点评🚘 车型介绍 以“新国潮龙颜美学”为 设计理念,外观引人注目,内饰设计新颖,动力系统出色,安全性能高。 🔎 内外造型 1 外观:大尺寸前格栅内部辅以点阵式元素,前灯组狭长税利,车身侧面腰线流畅,溜背式设计,尾部后肩环绕设计与前脸呼应,贯穿式尾灯造型 灵感来源于中国结。 2. 内饰:中国山水画的内饰设计,大尺寸液晶仪表 搭配标志性可旋转中控屏,全新样式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以及无线手机充电等配置。 3.动力:配备插电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为 74 千瓦,电机最大功率为160千瓦。 4. 续航:配备磷酸铁锂电池,提供两种电池容量供 选择,对应 WLTC纯电动续航里程分别为 90km和 60km. 💡 用料质感 车内座椅采用分体式设计,并使用皮质材料进行包 覆以及双拼色绗缝工艺。
#北京车展新车点评🚘 车型介绍 哪吒旗下品牌最新出的一款新车-哪吒L,主打的是家庭型SUV,增程式电动,它也是目前唯一纯电续航超过300公里的增程SUV,综合续航能达到1300km。 总共有四个版本,分别为包括220闪充版、310闪充版、310闪充Pro和310闪充红衣版,官方上市指导售价为12.99万-15.99万元。具体价格还要看各个地方的政策以及优惠活动。 🔎 内外造型 在外观方面,隐藏式门把手,整车腰线顺滑,彰显轿跑属性,轮毂采用了风火轮造型,大大提高运动属性,同时在车群中辨识度极高。 车内空间氛围感科技豪华,整体采用360°环抱式座舱设计,大量软质材料包裹,中控屏像理想的双连屏。 📏 空间体验 挺大的挺舒适,后排空间宽敞,同时乘坐三个成年人也一点都不拥挤,不管是头枕还是座椅角度都非常到位。 哪吒L主副驾均支持电动多向调节,其中副驾座椅更是零重力座椅,支持123°臀角角度,调节项高达14项,四向腿托调节、四向腰部调节,副驾迎宾、座椅记忆、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全都配齐。此外,按摩功能拥有8点按摩+5种模式+3种力度的高级模式,可一键开启SPA模式,对于长途乘坐非常友好。 💡 用料质感 在细节上,哪吒L的前排座椅靠背配备可折叠桌板,可方便二排乘客的日常使用,可折叠桌板瞬间将车内的档次一下提升。同时,如果是家中有孩子的用户,可折叠桌板可以方便放置一些儿童物品。 📋 总结 总的来说,这次哪吒L的上市再一次为更多年轻用户带来的极具性价比的产品。同时,这也哪吒品牌迈向高端市场的重要一步。
#北京车展新车点评1,多样性和创新性: 很多展出的车辆仅在北京车展期间展示,展后便不再对外公开,这体现了车展对于创新和多样性的追求1。 概念车成为车展的一大亮点,尽管并非所有概念车都会进入量产阶段,但它们仍然吸引了大量关注1。 2,品牌展示与竞争: 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在同一平台上展示,反映了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1。 一些品牌通过推出特别版车型或概念车来吸引眼球,如全新大众CC的惊艳亮相和荣威RX8对汉兰达的挑战2。 3,观众体验: 车展的组织者和参展品牌努力提升观众的参观体验,例如通过改进展馆设计和提供丰富的互动体验3。 展览不仅限于车辆的展示,还包括了汽车历史、技术进步和未来展望,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34。 4,电动车和智能化趋势: 电动车和智能化成为车展的热门话题,众多品牌展示了他们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未来规划14。 尽管有些车型因为电池、大屏幕等技术的应用而被视为新能源、智能化的代表,但真正的技术领先者尚未显现。 北京车展不仅是一个展示最新汽车技术和设计的平台,也是一个反映汽车行业创新和竞争的窗口。通过参观车展,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到汽车的最新发展,还能体验到汽车文化的魅力。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也是各个车企的影响力的宏观体现。 🚘 车型介绍 🔎 内外造型 📏 空间体验 💡 用料质感 📋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