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友鲜试驾——来自宝骏悦也&宝马530LE车主的双重视角 本次试驾车型:宝骏享境纯电高配 一、 初见:外观与空间 我始终不待见“设计语言“这种说法,好看就是好看,丑就是丑,车企非要为与众不同的设计取一些莫名其妙的名字,简直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经典的设计根本不用吹什么牛,开在路上就是与众不同,就是要有人会去对标。宝骏最近几年的外设内饰设计团队确实不错,当初买悦也的时候也是看了样子直接就付款了,因为样子对了。但看到享境的时候,确实还是带一点点失望,从整体来看也算不错,没什么突兀的地方,A7的大溜背+车尾小鸭翼的弧度甚至让我联想到宝马的Gran Coupe,但审美这东西萝卜青菜,对于我来说只能是好看但不喜欢。 内饰的话比外观好太多,整体的用量和观感都比较喜欢,车内软包覆盖率很高,Nappa真皮座椅触感细腻,加热和吸风式通风座椅也非常实用。但中控台15.6英寸大屏在强光下略有反光,且部分功能需二级菜单操作,初次上手需要适应。 二、动态体验:舒适与操控 这车的动态和不和悦也比了,只要是台车舒适性肯定吊打悦也。享境的底盘调校让我惊喜,因为之前试驾过悦也PLUS,对比此车来说感觉悬挂系统的调校更加用心,过减速带时干脆利落,没有多余弹跳;弯道中侧倾抑制到位,但转向手感偏轻,路感回馈不如宝马细腻,但家用的话是足够的,对后排乘客照顾也很到位。我试驾的是纯电版,总体来说动力输出很线性,但急加速时推背感不如宝马强烈,属于“够用但不算激进”的风格。动能回收方面主要试了“舒适”模式,能很好的模拟油车减速的感觉,对于才开电车的新手很友好。 最后着重体验了下宣传的双层隔音玻璃,效果是有点,但和宝马的单层玻璃来比,整体的NVH还是差了个档次,偶然毕竟价位也悬殊这么大。 三、智能体验:越级功能与细节短板 优点: • 代客泊车:在4S所在的停车场实测“漫游探索车位”,系统能自动寻找空位并泊入,成功率较高,但遇到狭窄车位时会反复调整,耗时稍长,但相对于5.05米的车身来说,这个功能相当的实用,特别是对于新手来说。 • 方言交互:昆明话指令识别精准,甚至能听懂“把空调开到二档风”这类复杂表述,比悦也的语音系统更灵敏更好用,宝马这种老古董就不参加对比了。 • 无图城市领航:在普通道路跟车、红绿灯启停表现稳定,但变道策略偏保守,遇到加塞车辆反应稍慢。有个惊喜是即使不开启NOA,只启用L2,遇到红灯也能自己停车,这个好评 缺点: • 屏幕逻辑:部分功能入口较深,驾驶中操作不便。 • AEB灵敏度:倒车时后方突然出现行人,系统触发紧急制动过于敏感,导致停车突兀,可能需要适应。 四、杂七杂八唠叨几句 • 储物空间:储物格设计贴心,门板软包储物槽能放下大号保温杯,但中央扶手箱深度一般,感觉放不了太多东西。 • 静谧性:双层夹胶玻璃隔绝了大部分风噪,但高速行驶时胎噪较明显(米其林轮胎静音性未达预期)。 • 定价:高低配的定价策略简直离谱,多花2W元就换套轮胎,升级下智驾的功能,而且同样不带激光,这样的定价让想买高配的车主完全下不去手。另外纯电版的价格定位比较良心,插混版的价格完全看不下去。希望上市的实际价格再调整一下。 • 优惠:目前大概的优惠是预定4K,配换厂补4K,优惠2K合计1W左右,送充电桩,车膜,脚垫,座垫什么的能谈下来。 五、总结:适合谁?不适合谁? 还是那句话,买车跟着销量排行买永远不错,但不是所有人都把性价比和实用放在第一位,不然除了比亚迪秦、银河E5外其它车也不用卖了。很感谢象宝骏、昊铂、极狐、阿维塔等等这些“小众”的品牌,给我们提供不一样选择。不喜欢他们不买就是了,没必要一棒子打死,毕竟不买也不花钱,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推荐理由: • 预算15万内,追求“大空间+高配置”的家庭用户; • 不喜欢外观千篇一律满大街“撞车”的车主; • 对智能泊车、方言交互等本土化功能有强需求的消费者; 慎选理由: • 追求极致操控或豪华品牌溢价的人群; • 对车机交互逻辑和细节做工要求严苛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