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智己L7车主·车龄1年
简介:新能源产业研究员,智己L7自来水车主
JRaven
提问想问一下D版的车友轮毂盖是拆了还是卸了?有什么用吗?我那4个轮毂盖一直在后备箱里在想要不要扔掉
从之前的保险专员得知“教练”马上要成为运营车辆。 之前作为“教练车”服务本本族同事,现在作为网约车服务千万乘客,也挺好。 祝福“教练”
#提车日记今天顺利提回梦中车。从去年10月第一次试驾到今天提车,8个月,比之前预想的五年提前不少。 从宝山开回滴水湖是智驾系统第一次大考,Pilot确实好用,跟车、转向灯变道、七弯八拐的闸道都轻松应对。自动泊车也很好用。就是车窗按键,第一天就够让人抓狂的。 至于驾控,还是熟悉的L7,转弯半径堪称优秀,高速稳定性好,还是那辆一试驾误终身的L7 期待从今往后的朝夕相处
#等车日记明天就可以取车了,即将正式成为智己L7车主非常激动(照片是验车时候拍的)
丐版28.98万,77度Pro版30.98万
这一天来得比想象中还要早。 这确实不是这个价位最好的车,性价比不算高,油改电,后排空间不充裕,有一段时间因为续航问题负面新闻缠身,还是一个新品牌第一代产品,而且用的还是一辆兄弟品牌油车的壳子。 但是这也是我的第一辆车,陪伴我从一名新手司机到一名技术还可以的司机,同时也帮助8名本本族同事重新找回驾驶技术。这也都是因为这辆车容易上手、安全辅助比较齐全:360影像、并线辅助(选装)、AR实景导航、碰撞预警、救了我两次命的主动刹车等等。当然还有无数次在红绿灯路口秒油车,用Eco模式甩掉贵一两倍的油车总是很大的乐趣。在我心里,ER6还是永远的新手神车,靠谱的玩伴,让人放心的“教练”。我不会后悔入手这辆车,再让我选1000次还是会选“教练”。 但是“教练”毕竟不是一辆长期的车,我预估能开三年最多了。在上海绿牌即将停止发放的时候,我觉得还是准备入手一辆可以开好几年的车。现在我是智己L7的准车主(兼自来水)了,对于新的梦中座驾也是满满的期待。但是代价是不得不和兢兢业业陪伴我将近一年的“教练”告别。满满的不舍,但是不得不做出这个选择。 再见了,“教练”。希望智己的二手车部门能帮你找到一个好的新主人,希望哪一天在路上再见。
提问想问一下现在还有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圈子吗?(不是具体哪个品牌或车型的圈子,就是总体讨论新能源汽车的圈子)记得关注过一个,现在找不到了
在生日前一天锁单自己的dream car用我心目中最好的自主品牌车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昨天有幸试驾了一下木兰后驱版,在上海康桥路那家店试的,总体路况是两车道城市路,左右转和掉头都包括。 结果的话,木兰是一辆驾驶者之车,操控很好,掉头半径1.25-1.5根车道(相当好的成绩,对比我的ER6要两根多),加速很犀利,总体来说就是很典型的hot hatch,会让驾驶者感觉很愉悦。我跟试驾专员说这是我开过让我最开心的车。 缺点的话,木兰并不是好的乘坐者的车。就算节能模式我也能感觉到其他座位的人有多难受。整体配置也不适合那种喜欢智能化的人(此处实力吐槽倒车影像,清晰度太差)。 总体来说木兰适合那种自己一个人开而且喜欢开车的人,容易晕车的、日常接送另一半或孩子的、开网约车的都不怎么适合。
今年比较吸引我的主要是B级到C级,目前名单包括: 智己L7 Elite 飞凡F7 大众ID7 智己L5(暂定名称) 奔驰EQE 另外还破例尝试两辆SUV:智己LS7和飞凡R7 各位还有推荐吗?
上汽另一款C级7亮相,卷起来?
冬季测试结束。由于春节期间没有开车,实际测试时间只有两周不到,电量消耗明显快于往常的测试。 这次数据也很不理想,从95%到11%,84%电量只跑了267.2公里,折合总里程318.1公里,达成率只有51.3%。理论里程从587掉到55为532公里,损失264.8公里。电耗则为21.1。对比同样模式的夏测,同样95%-11%,当时跑了400公里,折合476.5公里,达成率76.85%,数据均明显下滑。电耗则从当时14.1上升到21.1,上升将近50% 除了新能源车,其他锂电池产品在冬季表现也都不理想,这是由于现在锂电池的液态电解液会在低温下变粘稠,性能降低,解决这一问题是新能源车突破瓶颈的关键。希望各电池厂商还有研究机构能突破这个瓶颈。
冬测结果果然不尽如人意。目前只跑了178.5公里,已经只剩下42%的电,能耗则高达22.3。按照这个数据,估计能上300就烧高香了。
本来觉得车都停产了再测试也没啥意思,后来想想还是测试一下。这次还是老规矩,充到95%,Eco加二档回收,开到10%结束,看看这次数据会怎么样。
开高架路80公里时速被对面飞过来的不明物体击中前挡风。这里也提醒各位开高速一定注意安全。
提问现在771的世博园“虐车”只差ET7了,但是好像挺难约上门试驾的
这是我等了好几个月终于等到的一天:在世博园试驾智己L7。幸好地及时干了(早上下了雨让我担心了一整天),可以让我对L7进行全套虐车测试。测试项目还是和上次试驾001差不多,只不过今天有条件做得更极致。 首先,总体感觉,这是我开过最好的车,没有...查看全文
提问这周五约好带L7前往世博源进行第二阶段综合试驾。等了好几个月的试驾终于要来了,超级期待。
上午刚发了第三周续航测试结果,下午就跑了高架,然后续航测试结束。那这边公布一下结果。 这一次测试从95%跑到9%,用86%的电完成了438.3公里,按比例算出满电里程为509.65公里,达成率82.2%。相比上次测试,多用2%的电多跑了38公里,换算满电里程增加了33公里。可以看出来驾驶习惯对于汽车的实际里程是有很大影响。百公里电耗13.1,比上次少了一度。当然这次并没有非常严格的遵守测试标准,有几次夜间开高架起雾还是开了空调和挡风除雾。当然比起圈子里几位能把电耗开到10、11的大神,我还是自愧不如。 开三档动能回收明显的感受就是下坡刹车松越多动能回收越多,但是建议各位不要这么做,尤其在地库。省电和安全还是要选择安全。 这次测试完我就暂停ER6的续航测试,毕竟冬测前貌似也没啥好测的,天冷之前也没时间再做一次完整测试。好消息是后面一个月可以随心所欲开,随心所欲在后备箱堆东西。做省电续航测试也确实挺折磨,尤其对我公寓本来就不大的空间。这些天我就专心做新手测评,为驾龄不够暂时不能试驾的新手提供试驾体会报告和买车建议。 这次测试的所有图片我也都发在图文里,前两张是测试结果,后面就是一路走来每周的阶段性结果。 后面就是冬测见了。
省电续航测试来到第三周,也已经接近尾声。 这三周开得比较多,现在已经突破400公里来到402公里。电量已经来到测试结束的边缘,来到16%和88公里,总里程跌至490,已经接近亏电100公里。能耗依然稳定在13.2 预计这两天测试将结束,在跌破10%之后会写这次省电续航测试的总体报告。
昨天下班乘了两个小时地铁回到世博源,为了第一次世博源综合“虐车”。上周在陆家嘴极氪001给我不错的初映象,这次也是很期待在这条我精心挑选的路线001表现怎么样。 首先先给001车粉一颗定心丸:总体感觉是很好的。下面细说一下: 窄路掉头。挑选了一段从最左侧车道掉头至对面单车道的路段,测试转弯半径。001掉头转弯半径约为2根车道,掉过头后需要往回收,给新车主建议窄路掉头时尽量选路口,往前或往右多开一点再掉头。 模拟单车道转弯:即左转至目标方向最左边车道或右转至目标方向最右边车道,测试转向的指向型。这方面001是很不错的,基本可以做到指哪打哪。这对于新手来说是很好的。顺便提一下方向盘,应该是“177”里手感最好的,这一点给001点赞。 高速表现:测试场地是一段三车道车流量几乎没有的高速弯地道。首先001在高速下车的状态是很稳定的,90kph过长弯非常轻松,而且完全感觉不出来。最慢的经济模式加速也够用,而运动模式,心脏病患者慎用。(借此顺便说一下希望001改进一下手机无线充的设计,现在比较平的设计运动模式加速手机直接飞了) 防颠簸:测试路段有一段补丁路段,也有一处钢板和一处减速带。补丁路段颠簸并不明显,过钢板和减速带颠簸相对明显一点但依然可以接受。 高速变道:由于被一辆慢车阻挡只能做55kph的突然变道,也是很稳的。 持续加速掉头:测试车辆转弯侧倾。001防侧倾做得很好,几乎感受不到。 内饰及车机:车机是大屏触控,和大多数体验过的新能源车大屏很相似,比较容易上手。内饰换成白色也显得大气很多。座椅比较直板没有可调节腰托,这是一大不足。另外方向盘调节也不是很便利。 总体来说001是一辆值得推荐的车。操控很好很容易上手的车,但也能满足飙车族的需求,后排乘坐空间和舒适度也不错。是一辆性价比很高综合性不错的驾驶者之车。如果能改善方向盘调节并增加可调节腰托会更好。
提问明天要去深度体验001了。上周六初体验给我的第一映象还是不错的,只是碍于陆家嘴那里试驾路线太简单体验不出太多。这次带到世博园有更综合的路况,期待一下001的表现。
这周由于客观原因还是没能严格遵守标准,有两天下雨前挡风起雾被迫开了空调。 目前为止可以感受到换了驾驶模式之后里程确实有改观。截至目前跑了300公里,电量掉到41%,剩余240公里,比起开局时的585公里损失45公里。电耗依然稳定在13.1-13.3之间。 这次测试预计在第四周中段结束,还有大概一周半会出结果。
说实话等试驾L7已经等了几个月了,好不容易驾照满一年了,刚好智己有个试驾会就去参加了。(友情提醒一下后续要参加智己试驾会千万别把他们发的手环拉紧,昨天我是到对比试驾第二站蔚来借了他们剪刀才剪开)试驾路线其实更侧重体验自动驾驶选了高架转高速,开了一个来回。去是后排体验自动驾驶和乘坐舒适,回就是我自己开回来。 先说一下优点。首先高速表现真的好,无论是开自动驾驶还是手动开非常稳定,一般模式下动力输出很平顺,不会带来恐慌感,而且开到80(高架限速)完全感觉不出来的。可以说如果你是希望在高架或者高速开一段顺滑轻松的旅程L7是完全可以满足的。另外舒适性其实是可以的,没有ET7那么好但是毕竟侧重点不一样而且不错了,后排空间对于我1.8米的个子很充足,隔音也很棒,开窗关窗完全两个世界,而且说实话按键没那么难用。然后这次因为没遭遇窄弯和颠簸路段,避震和操控没受到太大考验,就不说。 说一下一些不足。首先方向盘,大小和手感倒是能适应,但是9点-3点轴明显长于12点-6点轴,而调方向盘和座椅位置时都是以12点-6点这根短轴为基准,就容易造成打方向时磕到膝盖,对于新车主或者准备试驾的车友来说这个要适应。另外就是转向灯也需要适应。 总体来说初映象还是不错的,作为一辆主打性能的车驾驶舒适性总体可以给95,后排乘坐舒适性可能给80,但是需要适应的也有。而且比较失望的是路线本事,虽然体会到L7的稳定但是没有带来我期望的那种开着L7尖叫的感觉。后续准备一场对比测试2.0,把“177”拉到世博园,那里兼具颠簸、高速路段、窄路掉头这些场景,希望能看到L7另一面。
这次解禁之旅比较失望,八辆车最后只有五辆试驾成功(其中木兰只在地库里转了一圈)。那就分享一下这次试驾的一些感受。 本次车型:智己L7(龙东高架、外环)、蔚来ET5、ET7(环上海中心)、极氪001(同蔚来)。每辆车都是先后排试乘再试驾。 智己L7:高速表现平稳,方向盘调节需注意 这次刚好赶上智己的试驾活动就去参加了。这次试驾路径挑选我觉得可能是为了测试自动驾驶,挑了一段高架转高速的来回,没能太好地体验到操控还有城市路况表现,有点小失落。但是总体来说一次不错的体验。智己上速度非常快,在高架路经常不知不觉就上100,高速行驶状态下非常稳定。缺点在于方向盘,其9点-3点轴明显长于12点-6点轴,转弯时容易磕膝盖。所以开这辆车调方向盘和座椅一定要注意,要为长轴留足空间。后排空间是很足够的,座椅舒适度确实可以再好一点但是也能接受,隔音效果非常好,开窗关窗完全不一样,避震没有受到明显考验。已经和体验顾问约了后续上门试驾,填补没体验到的项目。 蔚来ET5:看似填补漏洞,实则多余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蔚来粉丝估计会比较愤怒。但是我不得不实话实说,ET5确实在这轮表现得很不好。首先,方向盘质感不好,尤其转向时手里感觉很糟糕。其次舒适性不好,后排座椅舒适度和避震都是这四辆车里垫底。操控中规中矩,动力不错。另外需要吐槽的是,蔚来的自动驻车只有一般和深踩两种模式,就不能加一个“关”吗?但是优点也还有,换挡(和ET7同款)算是几辆车比较舒服的,自动泊车也经受了我提出的停两辆车中间的挑战。但是总体来说,在同价位有001、加4、5万能买L7的情况下,ET5似乎至少在第一映象方面并没有优势。 蔚来ET7:舒适性TOP 起这个标题真的不是为了讨好愤怒的蔚来粉丝,而是发自内心。ET7和ET5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舒适性、避震都是今天的最佳。至于动力、操控……有点被优秀的舒适性骂醉了,加速小试了一下,就算中档的7.9秒模式动力输出也很好,至少抢道没问题。操控今天开的路也是可以的,唯一的不适来自方向盘有点太大了。后续如果有机会也带到自选测试道路清醒一点试试性能。 极氪001:性价比超高的惊喜之选 极氪001这次真的惊艳到了。原本对001的映象是运动型车,但是乘坐舒适性真的不错,而且老板键的设置也体现了001真的是为后排乘客考虑了。方向盘是4辆车里最好的,加速转向在今天的测试框架里表现也不错。唯一的小缺点是内饰从视觉上给人感觉并不是很好。后续也会带到自选路段二轮测试。 总结 这次试驾主要还是对于四辆车的初体验。除了ET5略让人失望,其他三辆在各自的试驾路段表现还是很好的,也各有特色。而且事实证明体验中心选的试驾路段并不完全是最好的试驾路段,但是现在很多体验中心都提供上门试驾服务,可以让我们自选好的测试道路测试那些我们最关心的指标。还有一个感受是在这个价位,其实各品牌销售对于竞品也还是欣赏的,所以每款车型车粉也不必对竞品抱有太大敌意,愉快地开自己的车,尊重其他车型以及选择这些车型的车主才是正确的态度。 最后说一下木兰吧,毕竟还是开了。转向很棒,动力在地库测不了,内饰说好听极简说难听简陋,最大短板在于360影像画质太差。 第三季预告: “177”试驾第二阶段(ET5已出局) 名爵木兰 比亚迪汉vs海豹 测试地点在世博园,那里算是我的主场,以前在这里开着我爸的车练车,也是试驾ER6和ID3的道路,拥有颠簸路段、高速路段和各种窄弯,对于试驾车型的综合城市表现评判会很直观。
周六最终确定的试驾安排。各位最期待哪一/几辆的结果呢?
省电续航测试第一周,晒一下结果。 这周其实由于客观条件也没能100%遵守省电测试的要求,开过两次挡风除雾(空调会同时开启),后备箱也塞满过一次。但是总体下来比上次夏秋测结果理想很多。第一周跑了157.6公里,用了24%的电,里程掉了162公里,损失4.6公里,成绩还可以。电耗在13左右徘徊,最低到过12.8,大多数时候是13.1-13.3,比之前的14-16要好很多。 这次估计可以挺三周半。目前已经逐渐适应3档动能回收,感觉比起特斯拉还是更能接受,但是我本来不大的公寓现在承受了以前后备箱塞满的运动用品,这算是我这次测试比较头疼的一点。
提问以前在另一个平台写过一篇新手试驾报告,试驾了四款20万以内的A级纯电车。下周驾照满一年,准备去试驾体验一大堆新能源车然后写一篇更完整的新手试驾报告。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推荐或者想了解的,或者像我之前一样苦恼于驾照年限很多车不给试驾的。
各位,趁着金秋时节不开空调不低温,赶快把这个测试做了。 测试路况和上次差不多,只不过这次用Eco模式加三档动能回收,后备箱清空,不开空调。依然是95-10,会周更。
这个够狠的,直接上《自然》杂志了。(注意:真不是P的,我特意上了自然杂志官网找到了)
提问驾照实习期终于要到了,10.29预约好试驾,等了几个月了,超期待
飞凡已经逐渐脱离荣威开启自主设计。各位会期待飞凡以后的产品吗?换车还会考虑飞凡吗?
仅从外观来看,飞凡F7和智己L7哪辆更吸引大家?
历经三周的续航测试结束。现在来给各位公布一下结果。 这次续航测试从95%电量开始,然后今天又开了一个来回高架,到家11%,刚好400公里,然后用了84%的电。最后折算下来实际满电里程是400/0.84,结果是476.5公里。结合620公里的官方续航,最终的里程达成率是76.86%。 这一次续航测试更多是模拟夏季续航,用的是我比较习惯的Eco模式加二档动能回收,然后空调基本常开,基本开23度然后3-4档风力,日常听音乐,后备箱半满,日常车速基本在45-60之间。百公里电耗14.1度,没有圈子里一些大神厉害但是也算还可以的了。 然后分享一些心得:这两周恰巧要开好几次高架,每一次来回20公里,对比每天上下班来回8公里还是比较远,用电还是很厉害,但是电耗每开一次高架也都会下降。路况好的高架路还是很利于省电的。停车场上坡是电耗比较厉害的场合,速度上不去但是电耗都是瞬间两位数。另外起步抢道和抢红绿灯会是对电耗损害比较大,如果远远看到红绿灯倒数,慢慢长距离减速然后轻刹车会对动能回收比较友好,更利于省电。 后续打算再做几组测试,但是听到车辆停产的消息。只不过我的想法是测试还是继续做,毕竟也还有新提车的车主。后续我在长假回来会开启秋测,不开空调然后试用三档动能回收,挑战最极端节能。然后是油车测试,用普通模式加一档动能回收模拟油车司机刚转电车的习惯。后面还有冬测和极端冬测。这两项将是对车辆续航的最大考验。 图片是几周下来的续航记录给各位看一下。
本周开得稍微多一点,跑了好几次到临近镇,因此无论路程还是续航都消耗得比较厉害。 目前累计里程达到324.8公里,把电池用到剩下30%,还有171公里里程。电耗一路走低现在掉到14.2 估计下周测试就会结束。请各位坐等结果。按照目前进度破350绝对没问题,希望能破400吧。
上次的帖子不知道吞哪里去了。 上周四充的电,充到95%,现在累计驾驶一周加两天,主要是上下班通勤,开了两次高架,总计144公里一直用Eco模式二档回收,空调23度,偶尔听音乐。目前电量是70%,剩余419公里,电耗在14-17之间徘徊,目前是14.9,里程累计损失26公里。 后续续航测试会持续周更给各位报道进展。
充到95%,续航测试开始。我会在用到10-15%时结束然后按照比例折算总里程,预计三周出结果。 测试条件:上海临港,道路情况多样,有30kph的窄路也有60kph的快速城市路。季节夏秋交际,开空调(22-23度)为主。常用经济模式和舒适模式,2档动能回收。
提车一个月,第一次有空周末开车兜风。一人一车逛滴水湖,搭配ER6的驾驶感受,还是很惬意。 任外界狂风骤雨,我自怡然自得。
再过一周不到办完牌照就可以认证了 📒等车日记
提问想问一下现在国内有上市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