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你好
史蒂芬吴森
提问本人开车习惯不是太好,经常喜欢激烈驾驶,之前把一个轩逸变速箱直接开到钢带断裂了。看了一下,宋MAXDM-i这种油电混合主要靠电机驱动,这种车能承受了激烈驾驶吗?
在要去活动的前几天,我脑子就已经开始幻想我去开上飞机的感受,我高中也参加了招飞,但是眼睛实在是不行,落选了也算是心中的一个小小的遗憾吧。这次AION 私享活动,也算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圆梦。 每次我在看电影,和一些纪录片,看到飞机,在天上飞行,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相信每个人都会非常向往的。真正到体验的时候,是非常不容易的,飞机的操作是很复杂的,经过一系列的讲解,感觉在场的人和我差不多都是处于一知半解的地步。依旧很难记住每个仪表盘具体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就是因为这么困难,所以他们的飞行经验要很多,才能完成这么难的工作。 这次的主角还有一个AION LX PLUS,外观可是很酷炫,一如机甲风格,车友们都是在现场拍的图片,我觉得这照片是表达不出来真正的帅气点的。这款车在这,感觉和今天飞行的主题还是很契合的,都是非同一般的享受。当然了这次不仅是可以体验到飞行驾驶的感受,还给我们体验了AION LX PLUS一键智能泊车,各种新奇的功能怎么会不让人产生把它带回家的想法。主办方不仅贴心的给我们准备了晚餐,吃的差不多的时候,也做了一些互动的小游戏,准备了很多奖品。这次活动我觉得是参加这么多活动以来最好的一次,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收获了奖品。
提问经常往返京津冀,平均一年用车两万公里,宋MAXDM-i的真实油耗咋样?真的有宣传的4.4L/100km那么低吗?
有啥说啥,商用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别克GL8,但家用的话肯定是宋MAXDM-i比较香,最起码油耗低,百公里才4.4L,这应该是目前最省油的MPV了吧?
我朋友的宋MAXDM-i今天提车了,我也感受了一下,舒适性还行,而且风噪也不大,十来万的价格也值了。
试驾五菱凯捷,动力肉的一匹,方向盘也死沉,宋MAXDM-i要好很多,油电混合,动力直接,给油就走,确实一分价钱一分货啊。
我们家三娃就要出生了,这车有7座的,空间和动力都适合我家用。
有谁知道刚上市的宋MAXDM-i这款车有多少补贴啊?我看价格挺合适,也想换一辆了。
一直想买新能源汽车,等待这款车也等了好久,这个价格让我好兴奋啊。
在以前,10-15万选紧凑型轿车,合资是主流。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我和我身边几个小伙伴在选车时,都不约而同的关注了国产新能源。而我,在最终对比之后,选择了我认为各方面表现最全面的秦PLUS DM-i,今天也来和大家分享分享我对这车的看法和感受...查看全文
一直在关注宋MAXDM-i,这车相比同级别车还是很能打的,希望上市的时候能有个好价格。
IIHS年度最佳安全车最新名单公布了,不用我说,你们应该也都猜到了吧,沃尔沃所有车型全部进入了,简直不可思议。我记得当时我买沃尔沃XC40的时候,也确实是考虑到沃尔沃车系的安全性能确实高,起码在同级别来看,沃尔沃XC40真的算很强的了。以前也是在网上看到各种沃尔沃事故的视频照片啥的,确实沃尔沃对人的保护措施做的很足。虽然说事故很少发生么,但是你又能保证你每一次开车出行都是安全的吗,就像网上说的,可能你不会主动去出事,但是就怕事故找到你啊。所以,当初买车就一个念头,安全为主,没有安全保证,啥都是虚的,而且这次的名单我也看了,沃尔沃的车系都是TOP SAFETY PICK +,这可是最高等级的意思啊,而且偷偷告诉你哦,我没看到宝马的车子哦!
21款沃尔沃XC60四驱智逸豪华版,我不是开得特别多的那类人,就平时上下班,周末偶尔出去玩,大节假日可能会开长途,来回7.8百公里那种。 外观霸气低调而不失奢华,雷神之锤大灯确实很吸引人,维京之斧后尾灯独树一帜。底盘偏硬,我还挺喜欢的,很有韧性,回弹力十足。当然这样对乘坐的人舒适度肯定是有影响的,但这就像两极,总要去平衡的,看自己更在乎哪一点。内饰我看过22款额,最大的区别就是那个水晶档杆,看起来比较有科技感,21款的没有水晶档杆,这是一个遗憾。 座椅有试过怎么都调不到合适坐姿,后来去店里面保养的时候,维修师傅给我帮我调节了下,人体工程学的设计真不是盖的,确实很舒服。因为有腿托的缘故,主副驾驶对腿的承托性非常好,开车坐车腿都不累,而且主副驾自带座椅加热,冬天会很友好,不过当时买的时候没能加装冬季包,其实现在很想要方向盘加热。2.0T的动力很好,给油就走。只要你舍得踩油门,推背感满足你。虽然买得是四驱版本,但没试过越野模式,主要是舍不得,不做评价。
不经意间沃尔沃s60已行驶了10000公里,作为我人生第一辆车,遮风挡雨,对窝窝也是充满了感情。而个人对这辆车驾驶起来的一些个人感受,实话说,个人用车习惯还是比较佛系的,但是还是能感受到这辆车不错的行驶质感,用专业术语来总结就是动力够用操控优秀。2.0T的动力水平,搭配爱信的8AT变速箱,市区行驶的平顺性还是比较不错的,我自己平时的用车环境大部分是市区,对平顺性也是比较看重,S60底盘感觉还是比较紧绷有致的,遇到一些不好的路面,路感也是比较清晰,但是对细小震动的过滤还是不错,底盘感受整体偏向于运动一些,窝窝的三大件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沃德十佳发动机,爱信8at变速箱,一主流底盘结构,外加百年的造车调校功力,在弯道上的表现也是不错的,精准的指向,轻重适合的力度,侧倾感也比较小。在用车过程中,还有一个比较容易忽视的地方就是窝窝在服务上的用心,不管是零整比不断降低,还有它的售后服务都非常的给力。
前两天在群里看到沃尔沃那个拉货轮的视频,作为沃尔沃车主来说一说看法吧。刷到这条问题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话说沃尔沃这两年搞的营销活动都蛮劲爆的,作为车主当然希望沃尔沃越来越好,但是作为一个不太愿意张扬的车主,又多少有那么一点内味,咱不是一向主打低调的吗? 我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另外一幅画面 从视觉冲击力而言,毫无疑问宣传效果是可以打高分的,从性能数据来看,拖动集装箱货轮最大的牵引力达到了1955Kg,这考验的不仅是动力输出功率足够大,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把动力输出传递到车轮上,在四轮有限的抓地力条件下发挥出最大的力量,不妨设想换一辆大马力后驱车型来拖拽货轮会是什么情景? 不过活动炫归炫,沃尔沃XC60的这个新一代T8动力系统。在我看来虽然插混有多种技术路线,但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插混系统却没几个,丰田混动确实很牛,但是迁移到插混就差了点事儿,大众采用的P2架构不错但也只是不错而已,理想ONE的增程式模式就更不用说了,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是一套值得肯定的解决方案,而沃尔沃的T8及其电子四驱系统则是另外一个。 之前通过拆车老王对T8系统有过一些了解,看点很多但最想说的就是其整体设计。这套动力系统的结构设计看上去一目了然,发动机和C-ISG辅助电机只负责前驱,电动机只负责后驱,电池置于中间即兼顾了前后配重又保证了安全,但是没有传统机械四驱的中央差速器和传动轴,这样的混动四驱设计甚至让我有些迷惑,没有前后动力分配的四驱还算四驱吗? 这种把发动机和电动机,前驱和后驱充分解耦的设计更加让人深刻认识到什么是北欧的简约范儿,不光是内饰,技术上也是如此。 简约而不简单,这样的设计自然不能实现机械四驱那种能把大部分动力转移到某一个特定驱动轮上这种需求,但是作为一辆城市SUV,这种取舍换来的是更加适合这辆车使用环境的四驱表现, 取消了传动轴,自然就不存在动力传输过程中的功率损失,可以100%发挥实力; 后桥电机驱动,电动机的特性决定了其响应速度要比纯机械四驱快得多,从百毫秒到毫秒级,实现了一种量级的进步,也决定了T8在中高速条件下更出色的四驱表现; 前后动力分配相对固定,但是在左右轮动力分配方面依然保持了很好的灵活性; 简单的电气和机械结合的解决方案意味着更好的系统稳定性。 后电机和左右后轮的动力分配机构整合在一起,一套全新设计的面向汽车电气化时代的后驱系统,要做就做彻底,这也是沃尔沃全面拥抱电气化的底气所在。 通过合理的动力扭矩参数设计,沃尔沃XC60在中高速各种路况行驶中获得了更有效的四驱加持,在豪华品牌同级别车型中,XC60 T8这套四驱的运动表现完胜其他机械四驱系统,自然也能给车主带来更好的动力感和更有信心的操控感。 还能做到混动模式下的低油耗,这是个人认可T8的另一个原因。 沃尔沃XC60 T8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均衡的代表作,安全和智能辅助驾驶本就是沃尔沃的拿手本事,在电动化技术支撑下的强劲动力表现以及出色的操控和行驶稳定性。在现阶段,这款车堪称豪华品牌同级别车型的标杆,当然正如我在另外一个回答里说过的,如果能给T8加个更酷炫的表示,比如XC60-S之类的,可能会更容易被潜在车主认可。 动力电气化时代,汽车技术正在经历一场深层次的变化和演进,纯燃油动力系统退出舞台已经是必然,以插混为代表的混动系统和纯电系统在电池技术取得进一步突破之前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共存。 沃尔沃作为最早宣布全面停产纯燃油车的豪华品牌,确实也正在用一款又一款的新产品来兑现自己的承诺,作为车主,听说沃尔沃又出新车了,真香,不过为了钱包,还是让V90 CC多陪我几年吧。
元PLUS蛮适合我这种预算不太充足的人,起售价13万多,对我来说这价钱再合适不过了。
#聊聊你的Dream Car自从温度上升之后,我们家出门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高,阿尔法S的空间大,几个人坐在车内也不觉得挤,重点是它的用车成本很低,家里人出门都更喜欢开着它出去。 家里其实是有两辆车的,但是自从入手了阿尔法S之后,人们尝到了开阿尔法S的甜头之后都争先恐后的驾驶它,一个是它的噪音小,静谧性处理的到位;另一个就是车子的用车成本低,续航里程高,708公里的续航开上半个月都不用充电,跟燃油车相比完全不值一提。现在我们家的燃油车上都要落层灰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