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Mg6坦克300车主
提问我想买个坦克300,大家推荐那个版本?越野比较少,然后综合优惠多少才是正常的啊
箫忆风
9月中旬提完车,一直在犹豫要不要贴车衣,因为蓝山蓝这个颜色大概率补漆补不出来这个效果,犹豫一个月+一直砍价,最后在10月底贴了车衣。选择了7MIL厚的产品,质保8年。 店选的是湖北省最大的贴膜店,武汉伟诚贴膜,武汉就有6家直营店。老师傅也...查看全文
之前发了个帖子被隐藏了,重新整理一下,这里再发。 今天奶爸直播,明确说了这是市场行为,双11降价促销很正常,我这边还是在这里反馈下 我之前在APP发了帖子,后来被官方隐藏了,我想说的是11月购车活动,最大的问题就是那个增购补贴1w,什么4k,6k的无所谓。 我梳理下,几个维度: ①增购补贴,如果是直系亲属也算在内,家里肯定基本都有车,大部分人和优惠1w就没有区别了;但是,万一别人家里真的没车,拿铁就是第一辆车,那就是觉得魏牌看不起家里没车的人,我把拿铁当我家里第一辆车买,却比家里有车的贵1w,这完全是不平等的。 ②活动出来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市场团队想解决置换补贴1w的问题,因为实际上置换补贴都被压了价格,利润让给了4s和二手车商,最终优惠到用户头上的置换补贴也就在3k-5k这个范围(和车主自己在外面卖相比,真实卖价,不是询价那种) 比如我,就是被置换补贴坑的,实际比我在外面卖,就多了3k,谈了好久谈到这个价位的。没谈之前,店里的报价是加上1w补贴,还比自己卖少2k。 但是这种处理方式,会让我们这批被置换补贴坑了的车主不爽啊,我才买1个月,你们解决这个毛病出个政策,我享受不到,就多亏7k?这也不合理吧。新车才3个多月,营销活动一个月一变,自认倒霉? 再说下个人观点: 毕竟时间还在新车上市半年内,绝不降价的口号喊着,然后借口双11推出一波“增购补贴”,精准背刺老车主啊。 最短的老车主比如10月28号之前提车的,活动要求29号开始的可以享受1w补贴和6k优惠(28号之前就只有4k油卡) 我这样说可以理解吗,?我也就提车1个多月,跑了2k公里,然后车子降价1w多,换谁心里能舒服? vv系列带来的弊病还潜在消费者意识中,还未消去,那些老客户天天在往上说长城随意停产,这是好的结局吗? 我这边很理性,建议是: 不是说要厂家退钱,完全可以变相给予补偿,比如 赠送保养次数、娱乐流量年限、质保时间延长、商城积分等。这部分补偿的现金价值,可以在增购补贴这个1w基数上,根据老车主的提车时间给予变化,例如1个月内的等值补贴,2个月的8折,3个月的6折,3个月以上5折或者4折。 只要有这种动作,就能体会到长城魏牌作为长城高端品牌对老客户的重视程度是很高的,可以缓解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车主对于降价的不爽(主要是时间太短,半年以上我真心觉得降了正常) 以上都是肺腑之言,希望能够认真考虑,和内部相关部门沟通一下。 包括之前的发动机保养里程问题,也还没有公布方案的时间,最好也尽快。 再出个什么事,这就属于多起官方悬而未决的事情了,太影响用户口碑。
可能还有同学不知道,水个帖子告诉你一声,快去更新。没有推送的,去应用商店看,或者APP里面点检测更新。 话说这个改版显示了总里程,但是就是不显示纯电里程,都不顺便搞一下,醉了。
之前其实一直有人在问空调不制热的问题,反应还没那么大,随着懂车帝的冬测一爆,话题量也上来了,也看到奶爸针对那台车做了分析,给出了个例问题的分析结论。 但是,对于空调,我认为确实需要优化,我来理一下思路,大家可以评判下是不是这样: 空调表面上大家在吐槽夏天制冷问题,冬天制热问题,其实核心点在于车内空调和车内温度的匹配度。 我也是个老司机了,车也开了不少了,车的自动空调我的理解就是:我设置多少度,就是我想要的温度,那至于车子是吹冷风降温到这个温度,还是制热吹热风到这个温度,这就是自动空调需要判断的。判断的机制当然是基于实际的车内的温度,和部分车外温度结合起来予以修正。 目前,拿铁phev使用下来的感受就是空调温度不准,或者说有点像空调不知道车内多少度一样。 我的车,目前冬天用空调,就是开auto,开AC,自动除雾也开着,温度的话,室外2-10度,车内8-14度,空调的温度需要调到26度及以上,才能制热吹热风,默认也是个外循环(方便除雾嘛,可以理解),但是它除雾完不会自动切换内循环加速制热,基本一直都是外循环。 然后,等车内热起来了,空调自己调节风速大小和热量大小(加热功率)也不够智能,比较生硬,一般都是我觉得热了,手动调温度,往下降,但是比如降到23左右又变成冷风了,23.5又是比较热的风,且都是2档风,我没见空调自动调过1档风。关键是,人感受的,车里面肯定是没有23度那么高的,还穿着羽绒服和羊绒衫呢,感觉最多18,19的样子吧。 所以,其实我觉得官方需要解决的是,优化自动空调得和车内温度的匹配,实际需要热就热,需要冷就冷,且空调设定的风速和功率是能够自动地,丝滑一点地去调整,即: 不管是制热还是制冷,车内温度离我设定的温度温差越大,我的风速和制热/制冷的功率就应该越大,随着温度的上升/下降,越来越接近设定温度时,风速和功率就应该慢慢降低,这样才是正确的逻辑啊。 我开其他的车感觉都是这样啊,我也不知道拿铁为啥不太准,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即可,不知各位车友觉得是否正确?
如题,如图 奶爸说的时间线还是比较准确的。 大家快去更新吧 希望更新速度能加快,无论是APP还是车机,魏牌的研发实力还需要加强
18号中午12点15左右出发,还跑去带了一个顺风车乘客,然后上高速,全程350公里左右,智能保电,开空调,听音乐,堵的时间大概有1小时左右,到了目的地以后,电量剩余85公里左右。 几处能耗统计分别如下: ①驾驶精英的截图,显示为5.2升。 ②能耗助手上显示的是350公里,4.9升油耗,我没拍,已经充满电了😂出发前是48升油,到了以后是显示29升。 ③仪表盘的平均能耗,见图2,显示为4升。 图3是本次行程最堵的一处,总之,沪渝高速太堵,还是沪蓉好,后悔没有沪蓉了。 总体来说,油耗和电耗都是令人满意的,一路上也没有什么问题。 提前祝各位车友新年快乐了
戒烟男的一天
刚毕业一年,家里只允许买最多18W的车,说实话思域到底行不行啊,被吹的太厉害,蒙蔽了双眼。另外真的好喜欢03+,是我目标中的车子,奈何就是太贵了,现在到底是下思域还是咬牙供03+啊,大佬们给点建议吧,或者有没有其他推荐的车型啊,好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