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里程大比拼小米的智能驾驶系统(Xiaomi Pilot)是小米汽车(如小米SU7)的核心卖点之一,依托自研算法和硬件生态,目前处于快速迭代阶段。以下是其主要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1. **硬件配置强悍** - 小米SU7高配版搭载**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算力芯片(如NVIDIA Orin)提供高冗余算力,硬件层面达到行业第一梯队水平。 2. **生态协同能力** - 与小米手机、智能家居等生态深度联动,可实现无缝互联(如手机车钥匙、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等),提升用户体验的连贯性。 3. **城市NOA功能积极布局** - 小米智驾(Xiaomi Pilot)已发布城市领航辅助驾驶(NOA)计划,目标覆盖主要城市道路,支持自动变道、红绿灯识别等功能,未来可通过OTA持续升级。 4. **性价比潜力** - 相比特斯拉FSD、华为ADS等付费方案,小米可能通过“硬件预装+软件订阅”模式降低门槛,吸引用户。 5. **本土化优化** - 针对中国复杂路况(如加塞、两轮车混行)进行算法优化,实测中表现较为流畅。 --- ### **缺点:** 1. **实际落地经验不足** - 作为新入局者,小米智驾的算法成熟度和数据积累(如corner case处理)可能弱于特斯拉、小鹏等有多年实测经验的车企。 2. **高阶功能依赖后续OTA** - 部分宣传的高阶功能(如全场景自动驾驶)需通过后续OTA实现,用户初期体验可能受限。 3. **激光雷达方案的争议** - 尽管激光雷达提升安全性,但成本较高且可能影响车型定价,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相比商业化路径不同。 4. **品牌信任度待验证** - 小米作为汽车行业新品牌,需时间证明其智驾系统的长期可靠性和售后支持能力。 5. **法规与责任界定** - 中国自动驾驶法规尚不完善,事故责任划分等问题可能影响用户对功能的信任。 --- **总结:** 小米智驾在硬件和生态整合上具备优势,但作为新玩家需面对数据积累、用户体验和市场信任的挑战。其长期竞争力取决于算法迭代速度、实际道路表现以及小米汽车的销量规模(数据反哺)。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追求高性价比和生态联动,小米是不错的选择;若更看重成熟稳定的智驾体验,目前可能仍需观望或选择头部厂商。
#智驾里程大比拼小米SU7 Pro智驾使用感受:科技引领出行新体验 提了小米SU7 Pro一段时间,智驾功能给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改变,分享下这段时间的使用感受。 一、优点 智驾体验出色:硬件配置很给力,双NVIDIA Orin芯片加上128线激光雷达,感知能力超强。在城市道路,能快速识别各种交通标识、行人、车辆,像路口复杂的信号灯和突然出现的行人,系统都能迅速做出反应。在上海南北高架 - 延安东路立交这种魔鬼交叉口,变道成功率达到91%,比人类司机平均水平高,全程几乎不需要我干预,轻松又安全。 自动泊车好用:对停车不熟练的人非常友好。之前每次停车都头疼,现在开启自动泊车,车辆能精准识别车位,无论是侧方停车还是倒车入库,都能稳稳地停进去,误差控制在5cm ,比我自己停得还标准。它还能识别地锁开关状态,进入车位后自动熄火下电,很智能。 智驾系统人性化:小米的智驾系统在决策上很人性化,面对加塞车辆,采用“渐进式刹车”,减速度≤0.3g ,避免急刹带来的不适,比人类急刹舒适性提升60%。在过减速带时,会主动降速至20km/h ,让车身保持平稳,乘坐体验感很好。 二、缺点 受环境影响较大:遇到恶劣天气,像暴雨、大雪时,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的感知能力会下降。有次下暴雨,系统对前方车辆距离判断出现偏差,自动跟车距离拉得很大,而且行驶速度明显降低,影响出行效率。另外,在一些没有高精地图覆盖的偏远地区,智驾功能受限,很多高级辅助功能无法使用。 网络依赖问题:虽然泊车功能在无网络情况下也能正常使用,但部分高阶智驾功能需要网络支持。有一回在地下停车场信号不好,想开启高速NOA功能没成功,只能手动驾驶,要是在高速路上突然遇到网络问题,可能会影响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用户容易过度依赖:智驾用久了,我发现自己开车的警惕性有所下降,有次开着智驾,突然有辆车违规变道,差点发生碰撞,好在智驾系统及时制动。但这也让我意识到,过度依赖智驾系统存在风险,驾驶员还是要时刻保持注意力,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总的来说,小米SU7 Pro的智驾功能优点突出,为日常驾驶带来诸多便利和安全保障,但也存在一些有待优化的地方。相信随着技术不断升级,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智驾体验会越来越好。
#提车日记小米SU7 Pro提车日记:开启科技出行新篇 作为一个科技迷,一直关注着新能源汽车的动态,在众多车型中,我最终选择了小米SU7 Pro,经理了几个月的等待后,终于提到车了,心情无比激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购车经历和初体验。 一、选买理由 性价比高:预算在25万左右,小米SU7 Pro起售价24.59万元,对比同级别特斯拉Model 3(24.59万起)和比亚迪汉(21.98万起),它在配置和性能上更具优势,搭载830km超长续航(CLTC)和激光雷达智驾系统,完美匹配我的需求。 科技配置丰富:我对智能驾驶有较高要求,它配备的激光雷达智驾系统,能实现高阶智能驾驶辅助 ,像自动泊车、高速NOA等功能,让驾驶更轻松安全,满足我对未来出行的想象。 试驾体验出色:去试驾时,它的转向精准,方向盘握感舒适,指哪打哪,没有虚位;CDC电磁悬架过减速带干脆利落,震动过滤得很好;语音助手响应速度快,基本能秒回,识别准确率也高。 二、提车价格 裸车价:pro版本售价24.59W ,因是首发盲订,有首发权益,包含电动尾翼、25音响喇叭、冰箱 。选装了20寸梅花轮毂8000元,总价裸车25.39W。 保险费用:保险报价6009 ,额外增加医保外用药险,总计6040 。 其他费用:新能源车免购置税,上牌自己办理,花费较少。 三、用车初体验 外观:外观时尚动感,线条流畅,低趴的车身姿态搭配无框车门,满满的轿跑风格,回头率超高,每次停车都有人投来目光。 内饰:内饰简约科技,中控台一块大尺寸悬浮式中控屏,显示清晰,操作流畅。座椅采用高级材质,包裹性和支撑性不错,久坐不累。车内多处有氛围灯,晚上开启氛围感拉满 。 车机:车机系统是亮点,基于小米澎湃OS打造,操作逻辑简单,界面简洁美观。反应速度极快,几乎零延迟 ,语音助手小爱同学非常智能,能通过语音控制导航、音乐、车窗等功能。 四、优点 动力强劲:单电机后驱系统,220kW/299马力 ,5.7秒零百加速。日常驾驶,舒适模式下动力输出线性,加速平稳;切换到运动模式,推背感强烈,超车轻松。 续航扎实:官方CLTC续航830km ,目前日常通勤(城市+高速)综合电耗约14kWh/100km ,实测续航达成率约80% ,对我来说一周一充足够,基本没有续航焦虑。 智驾实用:高速NOA功能好用,在高速上能自动跟车、保持车距、智能变道,减轻驾驶疲劳。自动泊车也很精准,对停车不熟练的人很友好。 充电较快:支持400V快充,从10%充到80%仅需30分钟左右 ,在外面临时补电方便,不用长时间等待。 空间舒适:前排空间宽敞,驾驶位调整好后,头部和腿部空间充裕。后排空间也能满足日常家用,坐三个成年人不会太拥挤,后备箱容积较大,能装不少东西。 五、缺点 车机生态待完善:应用商店里的APP数量较少,常用的一些软件没有,希望后续能增加更多应用。 前备箱不好关闭:关闭前备箱需要用点力,不像后备箱那样轻松,要是能改成电动关闭就好了。 后排阅读灯偏暗:晚上后排乘客使用阅读灯时,光线不够亮,阅读体验不太好。 座椅舒适性欠佳:长时间驾驶,腰部和颈部容易累,虽然座椅有调节功能,但还是感觉支撑不够,最好自己配个腰枕和头枕。 自动雨刷不太智能:自动雨刷感应不太灵敏,有时雨量变化了,雨刷速度不能及时调整 ,还是得手动干预。 总体来说,小米SU7 Pro优点大于缺点,它的高性价比、丰富科技配置和出色驾驶体验,让我觉得选择它没错。期待后续使用中,小米能通过OTA升级优化一些不足之处,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SU7车主聊Ultra这款车,真的重新定义了新豪车,跑车应该有的都有,跑车没有的我也有,从来没想过那款跑车能有座椅按摩,能有车载冰箱,能有自动驾驶,能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最难得可贵的是,价格是真便宜,52.99万,不到帕拉梅拉一半的价格就能拿下,雷总,真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