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选它?——“长续航”真的治好了我的焦虑
作为一个每天通勤60公里的社畜+周末必带娃出游的奶爸,我选车的核心诉求就俩字:省心。

去年换车时,我试过比亚迪汉DM、极氪001,甚至纠结过理想L7,但最终选了岚图追光PHEV。原因很简单——它让我彻底告别了“续航焦虑”。
日常通勤:
CLTC纯电262公里,实际能跑190公里左右(开空调+听歌)。我家到公司往返80公里,基本三天一充,公司地库有快充桩,午休时插上电,40分钟充到80%,一个月电费不到500块。比之前开油车省了至少1000元油费(油价涨到8块5的时候我差点哭出声)。

长途自驾:
今年春节从杭州到厦门,满油满电出发,1260公里的综合续航真不是吹的。中途在服务区补了一次电(顺便吃泡面),全程没加油直接干到目的地。最让我感动的是,馈电油耗只有5.4L/百公里(实测数据),混动模式下发动机噪音几乎察觉不到,这点比某迪的“拖拉机模式”强太多。

但有个槽点必须说:
强制纯电模式锁不住! 有次电量剩15%,系统突然自动切混动,把我精心省下的电给“浪费”了。客服说是为了保护电池,可我还是想喊一句:“我的车我做主行不行?”


开启强制纯电
二、驾驶体验:魔毯底盘是神器,但别指望它漂移
作为车评人,我对底盘的要求近乎苛刻。追光PHEV的“魔毯底盘”确实让我惊艳——CDC电磁悬架+空气悬架的组合,过减速带时像踩在棉花上,高速过弯又能稳如老狗。

真实场景测试:
• 送娃上学: 经过杭州著名的“秋涛路减速带阵”,后排闺女的水杯纹丝不动(她终于不骂我技术差了)。

• 山路自驾: 千岛湖盘山公路,悬架调到运动模式,侧倾抑制比宝马5系还稳,但方向盘手感偏轻,少了点“人车合一”的乐趣。

• 暴雨天: 四驱系统+米其林PS EV轮胎,积水路面抓地力满分,但车身太宽(1米97),老小区会车时后视镜差点刮墙。
动力方面:
5.9秒破百的数据很漂亮,但千万别被“性能车”标签忽悠!这车本质上还是舒适取向,急加速时推背感有,但电机声像蚊子叫,完全没有特斯拉那种血脉偾张的刺激感。

三、车内空间:老板座很香,但后备箱让我想骂人
先说优点:
• 后排空间大到离谱! 3000mm轴距不是吹的,我1米8的身高,后排能跷二郎腿,丈母娘第一次坐车时说:“这椅子比我家沙发还舒服”(她后来每次坐车都抢后排)。

• 四座加热/通风/按摩全配齐,尤其是跑长途,打开座椅按摩,腰酸背痛?不存在的!
但设计缺陷也很明显:
• 后备箱没物理按键! 下雨天拎着菜,还得先擦干手去中控屏点三下才能开盖,设计师你出来我们聊聊人生。

• 后排中间座位是摆设,靠背硬得像木板,春节载亲戚被吐槽:“你这30万的车咋还没我轩逸舒服?”

四、智能化:屏幕多到眼花,语音助手像直男
亮点功能:
• 副驾屏救了我老婆的命!她终于不用抢我手机刷剧了,还能同步导航路线(虽然她总抱怨:“这屏幕怎么不能旋转?”)。

• 自动泊车对新手友好,侧方位一把进,但老司机慎用——它泊车速度慢得像树懒,后面有车催的时候能急死人。

吐槽时间:
• 语音助手“Hi岚图”是个钢铁直男!我说“打开车窗三分之一”,它回我“请问您要打开哪个车窗?”;我说“我冷了”,它直接把空调调到16度……

• 车机导航版本老旧,用的是百度地图,经常性抽风,进入地下停车场或隧道稳定掉线,一直重复“重新开始导航”,直到你重见天日,非常头疼!每次都要用手机支架,这四块屏瞬间成了摆设。

五、养车成本:省油是真,修车肉疼
省钱部分:
• 日常开销低:电费+油费每月不到800元,比之前开的奥迪A4省了一半。
• 首任车主三电终身质保,电池健康度掉到70%以下免费换新(虽然我怀疑这辈子都用不上)。

扎心部分:
• 保养费刺客!插混系统保养既要换机油机滤,又要检查三电,小保1200元,大保3000元起步(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 配件贵到离谱:上次剐蹭换了块尾灯,4S店报价4800元,保险公司小姐姐接电话时沉默了整整5秒……

六、总结:它不完美,但让我愿意包容
开了半年,追光PHEV给我的感觉像是个“全能型男友”:颜值在线、体贴顾家、偶尔犯二。
推荐给这些人:
• 续航焦虑症患者(实测一箱油能从北京跑到南京);
• 带娃家庭(后排空间+座椅配置带娃神器);
• 商务人士(这车的气场谈客户绝不掉价)。
劝退这些人:
• 细节强迫症(后备箱按键、车机逻辑能逼死处女座);
• 性能控(它快但不够爽,飙车请左转极氪001);
• 精打细算党(后期维修保养比纯电贵一截)。
最后说句真心话:30万内想找一辆既省油又豪华的插混轿车,追光PHEV可能是最优解——前提是你能忍受它的小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