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开始说起呢,先从购车当时的环境背景开始吧,我购车时间是21年的6月,那时候理想只有理想one一台车而且当时的增程车还处于尝鲜阶段更别提纯电了,国产新能源还没有万花齐放的阶段,当时的小鹏也只有G3主打车型,也没用太多靠谱的L2辅助驾驶,所以基本上还是豪华品牌BBA占据主流市场;恰逢芯片全球短缺,基本那时候定一辆车都需要等1-2个月时间,并且也没用太大的优惠力度,加上宝马X3还是suv里的主销车型所以就显得更紧俏了,4S店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热情,能送的东西有限,价格呢在不同店给到的优惠也不一样,市场相对比较乱
【车型对比】当时考虑的车型有沃尔沃XC60,奔驰GLC这两款强竞品的车,由于在40万级别的车里,又还是suv,本身就没有太多的选择,具体说一说当时为什么没有选另外两款的,首先,XC60我试驾起来是觉得蛮不错的,但是车机当时给我的感觉和20万的大众一样,比较老旧,当然沃尔沃是以安全著称,有较多的安全气囊和碰撞测试的优异成绩来看的,座椅是和X3的宽度和软硬度差不多的,空间呢相比X3也不会大很多,由于时间过于久远,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XC60的脚踏板比较硬,车头位置的视野有一部分是有遮挡的,整体内饰豪华感是没有那么强的,所以很平平一般,接下来去看了GLC260,也是我价位接近的车辆,第一当时这车问了两三家店最多只优惠1-2万,而且销售的态度是你如果走了,回头是很少会联系你的,导致就没有太大的好感,虽然当时我试驾的时候是260车型,豪华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唯独我是一个注重驾驶感的人,油门响应问题不大,但是刹车脚感来得慢,尤其是当我要从60码完全刹停轻踩是不够及时的,会给你一种错觉的刹车软刹不住车的感觉;当然这是一种偏向舒适的调控,但我就是不喜欢;加上价格也略微的超了几万落地要43往上一点了,所以心里咯噔一下还是。
【选车理由】
之所以后来选X3,第一个当然是品牌影响力,毕竟那时候宝马还是很能给到情绪价值的,其次外观上大鼻脸,虽然相对现在较小,但当时能有这么霸气外观的并不多,然后试驾的车辆是28i版本,动力油门踩着是真给力,非常的贴脚,当你放上去一点点油门都会给到你响应,刹车也是很及时的反馈,行驶过程中的路感是非常清晰的,不得不承认会有一点硬,当时的我是很喜欢这种地面清晰的反馈,由于21款式小改款,内饰我选的棕色,很可惜波尔多红那会没有可选的,然后碳黑的漆面里有混合一种闪闪发光的小点,远看和近看颜色还不太一样,加上价格真的就刚刚好击中了我,当时是全款40W上限,不太想出更多的钱。
【购车价格和赠送】
依稀记得是39.68万原车价,优惠了3万(全款)然后加上购置税和保险,整体下来好像是40万多一两千的价格,然后送了我全车脚垫,到现在我还在用质量说真的还不错,驾驶位有磨损,其余位置都和新的没太大区别(后排也是基本不怎么坐人的);一个所谓的龙膜质量一般吧,太阳大的时候能稍微削弱光线仅此,另外就是一把雨伞(说到这真的就是只送一把,太抠了;多一把都不行),其余就啥都没有了
【用车过程】
油耗,这里我简单说一下,前面3K公里的油耗波动是比较大的,但后面跑到1万公里以上后,我的表显油耗就一直没变过是8.9L/100km,真的就是非常稳定尽管我做了4次保养了,这次我在返乡之前油加满,最开始表显剩余260km左右,然后加了264元费用36.94L海湾石油,表显里程总计750公里左右,回老家后就没开过,等到走的时候再返回重庆,表显里程还剩余300公里左右,根据来回的公里数大概是440公里,标显续航里程和实际仅差距10来公里,这一点还是蛮准的,所以平均油耗就是264/440约等于6毛钱每公里,但这仅针对高速路段哈
(如果不准还请见谅)

用车费用,基本上油车的费用在不出险的情况下,就是停车费+油费+保险费用,拿今年的来说,由于去年我出线了俩次,而且有一次报赔价高两边加起来有6万接近,所以保险费用6674块 ,如果是正常不出险的话应该还会比去年的4400多更少一点,油费就拿最近俩月的加油情况来看,共计1273块,平时就是上下班开开,周末偶尔正常出去吃个饭啥的,也不会跑长途,原本在不优惠的情况下应该是1500左右,平均每月750-800,咱凑整的话,整年就是800*12=9600;停车费就是公司楼下每天15块,一个月出勤22天算的话就是330,加上周末出去外卖停车每周20块*4=80块,合计停车费用是410,一年可能回家3次左右,每次来回高速差不多在260,所以总共是780,洗车的话,由于我比较懒都是两个月平均洗一次,每次是40元,也就是240元一年洗车,就整体下来这一年的费用是410+9600+6674+780+240=17704元(仅作参考)实际的费用理论上是要比这个高的。

3. 车辆的外观我之前也提到了是我比较喜欢的双鼻孔设计,据2025款的曝光已经是完全改变了前脸的设计,朝着宝马IX的方向在发展了,极具未来科技感,但是我还是觉得经典的设计我更青睐,内饰方面,我最喜欢的是宝马的中控区域,怎么说呢就他的排列组合不会给你一种廉价的感觉,虽然屏幕不是特别大,好像是7.2英寸,并且保留了不少的实体按键,银色和黑色的按键结合看着比较赏心悦目,当时还斥巨资买了谛菩提克的车香,能维持个3-4个月之后味道就没那么浓郁了,方向盘由于皮质很容易氧化加上女生偶会也开,平时涂满了手霜会很油,所以自己采购花了100来块,装了个方向盘套,现在看是非常老套了,久而久之就习惯了,懒得再换,但是建议还是别装,因为会影响部分驾驶手感,会显得方向盘特别厚重,保留原滋原味最好。一键启动基本上这几年每次开车都会关闭,因为宝马的一键启动不是特别灵敏,比如你在缓慢行驶中刹停,它经常时不时会失去作用,或者在没有48V轻混辅助的情况下,启动那一刻的声响非常大,体验也不是特别好,这个要想改成上车便是关停状态,需要自己去刷一下程序,光是车机设置里是办不到的。空间方面的话,前排我1米75的身高,由于是有腿托的,所以前排的舒适感还不错,座椅两边是有包裹的(但没有侧向电动支撑),后排嘛2人的情况还算不错,放下中间的扶手不会很拥挤,如果是3人的话,中间那人就会比较难受,因为中间凸起的部分是非常高的。


4. 这车开起来咋说呢,就是一个字稳,从几个方面来说好与坏吧,好的地方呢是,这车B48发动机的调教是不错的,整体功率实际驾驶下来按照民间说法就是基本上比官标要高,有韧劲有动力,在我偏家用的来说是完全足够了,宝马惯用的采埃孚变速箱,从1挡升至4挡都毫无顿挫感,整体是很平顺的,在轻踩油门的时候涡轮介入还不是特别多,当你猛踩能感受到转速以及车辆明显的动力爬升,小小的推背感不会像GTI那样强烈,但驾驶乐趣仍然是不错的;底盘很整,过滤一些沥青路上的细碎物体,还算比较平坦,但是地盘整的同时又偏硬,一但是有小坑的时候,之前高速就遇到过,当我以100通过的时候,人几乎是会离开座椅的,后排更是感觉坐过山车,对比我春节试驾的小鹏G9带空悬版本就略逊不少,但是底盘过软或者松散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就是在车辆经过了碎石路段会有1秒左右的晃动延续,这点对路感强烈的人来说就不是特别友好;再聊聊转向,要知道操控一直是宝马的强项,所以他的方向盘指向向来精准毋庸置疑,高速偶尔下道的时候,速度在60以上,中型转弯的时候,方向盘不能打太急,否则会有一定的身体侧倾,但不是那种甩尾的感觉,由于刚试驾过的小鹏G9,就是在时速不到60甚至,会有一点的甩湾,和刹车点头的不好体验。最后要说,宝马在日常城市驾驶关起窗来,听音乐外界声音还算比较好的,一旦是上了高速,胎噪就立马上来了,尤其是遇到新铺装的沥青路声音巨大,估计是宝马的防爆胎的缘故。
最后的最后,想说陪伴了我四年的车辆,他陪伴我自驾去了很多省份,也去了川西,邻近的很多省份,车子目前没有出现任何的毛病是万幸,或许老式燃油机械的靠谱性,加上不那么高级的车机系统下,还能安全的带我去更远的地方,不过也不得不说这车目前的残值跌的还是蛮狠的,3年零7个月亏了一半,考虑的新能源时代到来,虽然目前还没有打算要换电车,但上下班限行和保养成本的上升等等,可能不久的将来我也会加入到新能源车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