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几年前学出驾照后就一直是在开轿车,无奈家里的娃慢慢长大,每次出门带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且越来越大,发现B级轿车的后备箱高度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在的出行条件,有时外地朋友一家三口来魔都玩,5座轿车总是差一个座位,还要另行再叫一辆计程车十分不便,于是有了再购置一辆功能属性强、空间大、最好是6座/7座的SUV的念头,就连6岁的儿子也天天吵着要买可以在车里露营睡觉的车。

专属原厂充电桩
当时买车的预算是30-40w,因为我和老婆在购车观念上还是更倾向于传统车企,所以主要在ABB与沃尔沃、捷豹、凯迪拉克中选。每家车企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和缺失部分,个人比较Audi和沃尔沃,但是沃尔沃SUV的后排腿部空间真的比同级别的Audi要小不少,坐惯了大空间后排轿车的家人试驾后觉得是不能接受。
最后综合考虑下来选择了上汽奥迪Q5 e-tron,一方面是车的宽度设计非常友好,比A4L A5略微宽了一丢丢,不像新势力SUV动辄2米起步的宽度,就算是市区的立体车库也可以轻松停进去,4.9米的车长对我来说也可以轻松驾驭。

原厂纸巾盒
空间上因为提供了第三排座椅,可以选择7座或选装6座,虽然不是MPV那样的航空座椅,但是整个座椅的人体工学设计和包裹感还是不错的,加上纯电平台是平整无凸起的地台以及第二排座椅角度可调节,整体坐下来还是比较舒适的。后备箱空间在第三排启用的情况下还可以放下2个22寸的行李箱(当然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叠着放,应该可以放4个),第三排如果放倒,那么基本上是随心所欲,满足一切日常所需。
行驶感受方面觉得这个车非常的好驾驭,动能回收有3档调节,中前段提速轻盈,后驱特性+21寸的轮毂抓地力特别好,过弯上限和侧倾抑制的非常好,比我之前的轿车极限还要高,底盘相比VW ID系列更加的运动紧致,但是过减速带时绝对没有一些SUV那样后排非常颠的感觉,韧性真的是恰到好处,比ix3过减速带的感受要好很多。

续航里程上面中规中矩,续航比较真实,在春秋天不开空调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跑到官方标的550KM,而且能耗会更低一些,冬天夏天空调启用后电耗会高一些,续航里程仍可以控制在8.5折以上。
内饰设计除了这个悬浮式的档把比较新颖外,其他还是非常奥迪,中控屏向驾驶员侧倾一些观看非常舒适,相较于现在很多车设计的铺天盖地的大屏大彩电,个人真的还是喜欢这种传统经典的设计,简约和有质感。主副驾驶的双层隔音玻璃配上13个扬声器的B&O音响,听听Jay Chou、G.E.M的歌非常有feel。

B&O音响

贯穿尾灯
最后经常看到有人说Q5 e-tron是ID.6换壳,但是在豪华品牌上面同平台不同工程师团队调教开发是很正常的事情,别说是同平台,就在燃油车时代还有些品牌经常喊着口号说我们变速箱是梅赛德斯同款、发动机动力总成是沃尔沃同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同样的手术和器械工具,因为执行的人不一样出来的结果也可能大相径庭,奥迪的调教团队是德国因戈尔施塔特的,大众是德国狼堡的,都完全不是一波团队,唉人言可畏啊。
说到最后,相信不论大家最后选择是什么品牌,肯定都是每个家庭或车主通过一些列综合考虑对比精挑细选出来的,只要能满足你的实际使用场景就是一辆适合你的好车。

快充

质感

21寸RS系列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