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四驱低配提车至今接近3个月,一直有一些用车心得和体会想和已经购买了和即将想购买的朋友们分享一下。届时官方工作人员联系说可否写一些关于车辆座舱的相关体验和建议,那么借此机会,把自己亲身的体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具体讨论座舱之前,还是说一下选择这辆车的初衷吧。
首先外观吸引到我,当然造型所带来的电耗问题购车前就已经有心理准备,实测动能回收弱动力舒适模式市区开空调电耗19度/百公里,不开空调18度/百公里,相当于实际续航340-360之间,满足日常需求3-4天充一次。
其次选择了472四驱低配,一方面是因为时而有露营需求想着4驱聊胜于无,另一方面当时501两驱不加装是6155芯片,加装完智能驾驶已经和472四驱低配差不多了。如果当时有现在的1498款的472肯定就上1498款的了。
最后就是试驾体验后,感觉整车的底盘机械素质确实很扎实,这个价位能给到你全铝车身,后H臂多连杆和双电机四驱,某种程度上来说绝对是越级别的存在。

提车当日

没有能耗显示只能自己记录

侧面造型还是不错的
下面开始进入正题,分享一些关于icar03座舱的体验和建议:
1.车机版本和升级:
车机本身配置为骁龙8155和8G内存,可用储存空间也有64GB。目前没有开放第三方应用市场个人觉得有些遗憾,浪费了这些硬件。
车机从最早期的无行车记录仪的版本每次都有升级,至今版本号为v00.01.59。从版本号的命名上来看其实目前的版本应该还是个测试版本,后期听说有大改版不知道真假或许是正式版。另外每次升级下载大小均在3GB以上,由此可见均为全量包升级,建议后期系统成熟稳定后还是用增量包升级,节省用户的流量。
2.座舱控制:
座舱本身并无太多实体按键,主要靠方向盘的左右滑轮和语音控制,这是一个趋势,但是前提是把这些控制做的好做的方便。
语音控制方面,个人感觉反应还比较灵敏,识别率较高,大多数指令都能按需求完成。
日常的灯光控制还比较方便基本上打在自动上就不用动了,之前充电时不能关闭呼吸灯最新版本也能够关闭了。
雨刷的自动模式有时候会出现大雨刷的慢,小雨刷的快的情况,有时候甚至雨都下好大了还没有自动开启,得手动开启激活一下。这个应该是雨量传感器的问题,如果确实是这个问题,建议厂家后期保养的时候更换相应模块。
3.车辆解闭锁:
车辆解闭锁方面,一开始使用的是实体钥匙,靠近解锁离开闭锁,实际使用当中发现感应范围过于灵敏,往往从下车从车头走到车尾就闭锁了,想拿下后排的物品或者插枪充电还得拿出钥匙再进行解锁。后改用NFC卡搭配手机APP使用,但是都无法实现类似于无钥匙进入的体验,依旧得掏出NFC卡或者手机来解闭锁。最新系统更新后又试了一下实体钥匙,感觉感应范围和灵敏度有所调整,接近于可以正常使用的状态。
4.车辆状态显示:
车辆状态显示方面,档位显示在导航开启的时候显示较小,某些场合无法直观辨别当前档位,在怀档的设计下,个人认为应该在仪表盘将档位显示放在显著位置。
室外温度应该是通过网络显示的当前地区温度而非实际车外温度,这一点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之前开过所有的车辆都是显示实际温度。
再有就是玻璃水缺少了竟然没有提示,每次得喷不出来才知道玻璃水已经用完了。
驾驶模式的显示不知道为什么要设计到另一层界面中还要加入一段动画,理应整合到较上级菜单当中,当然最新版本的车机系统已经感觉缩短了动画时间和区分了各个驾驶模式的音效,算是一点小进步吧。
最新更新的系统当中还加入了小计里程和当前里程的功能,但是仍然没有电耗的显示,在地图导航到目的地结束的时候是有显示出电耗的,不知为什么不迅速的完善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应该是所有新能源车辆最基本的功能。
此外,屏幕的亮度因为没有感光传感器无法实现亮度自动调节,设置里面的自动白天/夜晚模式是根据当地日落日出时间来调节的,这将会导致车辆在白天进出涵洞进入停车场等情况下,仪表盘和屏幕依旧在白天模式下显示,十分影响视线,这个问题关系到行车安全,理应将屏幕显示模式与自动大灯相关联,实现大灯开始夜晚模式大灯关闭白天模式而不是根据日出日落时间。
5.车机UI:
车机UI设计方面,基本的显示的操作都能一目了然,但是左侧的行车状态和音乐状态栏不知道为什么设计的框架要把整个界面给分割掉,实际上整个车机只有不到2/3的显示区域。
目前车机没有开放第三方应用市场,自己尝试过adb安装一些第三方应用,大多数无法全屏显示,包括自己自带的hicar也只能显示在这2/3的显示区域内,理应把左侧的行车状态和音乐状态栏修改为悬浮式的框架,让用户自己选择开启和关闭,其余应用开启后可全屏显示只保留底部dock栏即可。

自行安装第三方app显示区域仅2/3

自行安装carlife显示区域仅2/3
6.行程记录仪:
初始版本的系统是没有行程记录仪的,后续更新的第一个大功能即是行车记录仪,可是行车记录仪显示和记录的画面为原始鱼眼效果,实际360全景影像中却已转为正常画面。鱼眼效果可视范围较差,在需要调取相关录像的情况下可能部分内容记录不清晰,建议后期将行车记录仪的画面进行一个转换为正常画面,另外可加上录制车内声音作为选项,满足不同车主的需求。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建议加上一个连接手机热点导出录像功能。
icar作为奇瑞的纯电新品牌,icar03作为该品牌的首款车型,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接下来即将面世的icarv23 icar03t包括后续的icarx25据了解应该是换了整个团队,包括原有的品牌logo和设计风格都有所改变,那么车机系统以后是否还会由新团队来维护呢?作为车主当然是希望icar这个品牌越来越好,但是也希望厂家能重视我们这些第一批支持的车主,在更换团队以后依然能将我们这些老车主视如己出。新能源时代,车辆的硬件是一方面,软件更是重要的另一方面。icar03目前硬件我觉得是越级别的存在,但是软件方面确实是个很大的短板。希望icar的新团队能在智能座舱这一块为icar03越来越完善,带给车主带来更完美的体验。

参与开业店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