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0盲订,2023.03.05大定,2023.06.06提车。今天刚好用车一周,共行驶1261公里,利用周末两天跑了一千多公里高速,分享一下选车、用车经历。

1. 关于选车
目标是纯电动、中大型车(同时也考虑猎装版),试驾了Model Y、极氪001、蔚来ES7、奔驰EQE和智己LS7。网络上看了路特斯ELETRE好久,价格超过预期的70W,感觉偏高就没去试驾。最近几年买的油车价格集中在30⁓50W之间。对于纯电车,由于用车周期会比油车明显缩短,可以接受的价格区间也要下降一个档次。综合下来,智己LS7是最均衡的一款车,并基于换车周期更短等原因,选择了90kWh Elite后驱版,选配22寸轮毂。权益和价格就是前1万名盲订用户的标准,没有其他折扣。
2. 关于电池
三元正极的能量密度,找了下图所示资料。LS7 90kWh是市面上比较通用的5系单晶三元电芯,跟智己L7用的应该是同一款,卧式设计,电芯底部水冷,电池组上下两个侧面也可以散热。LS7 90kWh跟LS7 100kWh的数据对比也找了一点信息,两者都是大单晶正极,电芯寿命一般不用担心,电池包厚度数据略有差异。当然昨天又发布了77kWh版本,可以根据真实的用车需求自由选择。


3. 关于充电
目前已充电8次,全部都是快充,充至80%容量前,60kw快充桩实际功率在50⁓60kw之间,120kw快充桩实际功率能达到90⁓110kw。1000余公里高速,充电6次,有一次排队20分钟,6次充电总计用时3h40min,这还是周末非节假日时段,长途用纯电车还是过于耗时。
4. 关于能耗
这里仅计算6月10日⁓6月11日,1141.9km的电耗。95%以上高速,不计驻车休息时空调跟娱乐系统的电耗,每百公里耗电约25kWh,预计满电高速续航≤360km,当然特殊天气高速续航里程会更短一些。具体数据参见下图,如果没有选配22寸轮毂,续航能明显增加一些。同等车重、相似风阻系数、相近功率、同样的车身尺寸和电池容量,目前应该不太可能找到比智己LS7 90kWh Elite后驱版能耗效率高5%以上的车型。另外强调一点,表显电耗基本比实际低10%左右。整体来说续航中规中矩,没那么拉胯。


5. 关于NOA
高速实测NOA就是升级版的自适应巡航,自动驾驶要走的路还长!估计这辆车置换前,也没有品牌真正实现L3。
6. 关于配置
电吸门、空气悬挂、电磁悬挂、11块双层夹胶玻璃、镀银隔热前档+镀银天幕、Nappa真皮座椅+通风、零重力座椅、733L后备箱+56L前备箱,配置已经很全了,尽管没上后轮转向,这价格摆在那里,也没什么遗憾的。第二次试驾时,感觉方向盘有一次无意中抓空了,因此没有选配半幅方向盘。安全无小事,宁愿保守一点。
7. 关于提车、品控
车的生产日期2023.04.30,线上交付专员发了一段2min视频,算是验车了。提车也只花了20min,上牌费用500,保险六千多,自己开去上牌。上完牌,去交付中心贴了马耐卡的玻璃膜,E75+E35。算是最简陋的提车程序,开下来没发现什么品控问题。车机稳定性是行业通病,目前没遇到黑屏现象,只有一次要拉开左后门,结果门把手收回去了,差点夹到手。
总结下来,智己LS7算是个人心目中最均衡的一款纯电动中大型SUV,外观、配置、性价比、稳定性、品牌发展空间,都比较合适。纯电行业已经卷到智能手机的高度了,现在看起来各种高大上的车机芯片、自动驾驶芯片,配套应用还没深度开发,就开始卷数倍性能的全新芯片。这也导致40万元以上的纯电车型销量寥寥无几,30⁓40万元的纯电车型一片红海。5年以后,究竟能有几家纯电品牌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