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老马7298头像老马7298头像

    老马7298

    大众ID.3车主·车龄2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1精英创作者LV1
    • 懂车评论员LV2懂车评论员LV2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2懂车智多星LV2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大众ID3纯净智享版提车作业

    2023-03-17发布于:大众ID.3车友圈

    此条内容被收录为精华内容


    🙋🏻‍♂️ 情况介绍


    年初才置换了一台国产混动,平时懒得开,给了老婆。但车不在的时候才发现,车这东西可以买了不开,但不能没有,不然各种不方便,各种不踏实。


    于是开始琢磨再弄一台,请示沟通多次,老婆给批了15个w,够了,偶尔代步应急而已,也不是用车争面子的年纪了。


    🧮选车对比


    第二台车,目标是纯电,首先排除老头乐。



    试驾的第一个车是吉利几何,价格合适,外观平平,内饰符合要求,提速不错,据说续航非常扎实,但驾驶感受总觉差点意思,没有强烈想要的欲望。趴下来看看传说中的油改电底盘,更觉兴趣缺缺。



    元p符合要求,几乎是理想车型,但对三个字母敏感,纠结一段时间,同事买了,要等四个月,彻底放弃。



    开始关注新车深蓝03,被那个后驱漂移的视频打动了,外观很漂亮。新车上市后,第一时间试驾,动力,操控都很好,价格也很不错,内饰略糙,车身太长,不喜欢,犹豫几个月后放弃,但却种下了买个后驱车的潜意识。



    又开始关注木兰,同样后驱,据说3.8秒破百,外观犀利,大小合适,9.9下定,试驾520版,内饰不喜欢,灰白配色,半新不旧,感觉廉价粗糙,但150的电机,动力强劲,操控很好,觉得15w左右,还是很有性价比的。价格出来后425豪华落地14.5,我看中的520落地17。索性等四驱版。


    说实话,从决定买电车开始,就没想过合资,只是周末无聊,家附近就是大众4s,怀着对上部才卖掉的高尔夫的思念,跑去试驾id3。回来后心里开始长草,欲罢不能。



    这车的外观长在我的审美上,小巧精致,圆润饱满,相比那些夸张犀利动感十足的造型,显然他和我的年纪更搭一些,几乎没什么挣扎,就确定了低配,加智趣驾控。


    💰费用明细


    讨价还价一番,咬定只让三千,相比网上动辄一万多的优惠,实在心有不甘。所在三线城市有两家上汽大众,另一家报价优惠五千,实在谈不下来,又实在想买,只好投降。


    最终价格:裸车14.5+驾控1000+保险5000-3000豆,落地14.8个w。写到这,心塞看到ID系列的优惠力度,第一反应就是TMD点背,忍半年就省两万多


    给想买大众的车友一个建议,别要任何赠送,什么脚垫,行车记录仪,贴膜,最好全部折现。我倒是都要了,现在脚垫不贴合,加油门感觉很不舒服,正准备扔,行车记录仪装上后,我就让拆了,太难看太廉价。贴膜师傅忽悠我说原厂膜太差,又让我加了一千块钱升级杜邦膜。


    ✏️静态初体验



    网上很多吐槽内饰塑料感太强,但我感觉很精致,干净利落,参数体现车身比较窄,但和老婆坐进车里,却没有想象中的局促,和家里另一台suv相比,豪华感是没法比的,座椅也略硬,但坐着也挺舒服,没有宽大的扶手箱,搞了两个小气吧啦的椅子扶手,不太美观,也不习惯。储物空间倒是很有巧思,饮料,手机,储物盒,布局合理,好用够用。



    虽然内饰和座椅用料廉价,但做工挺好,没有啥不适感。车内基本没异味,上部旧车高尔夫,开了三年味都没散尽。

    由于是低配,没有抬显,也没有胎压显示,没有行车记录仪,没有etc…毕竟用车场景定位城区通勤,所以真正需要的,是胎压显示和行车记录仪,其它则可有可无。又花了三千,加装副厂的360,自带行车记录仪,不过效果远远无法和原车的相比,聊胜于无。

    后排空间超预期的大,和家里4.7米长油车的空间差不多,就是座椅相比油车又硬又直,久坐不舒服,好在使用频率不高,所以并不太在意。



    作为最常用的功能,车机导航垃圾到令人发指,喜欢掉线不说,还常容易错过路口。没有苹果手机,所以只能用百度carlife。

    百度导航真不如高德好用。



    ✏️动态初体验


    选择这车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驾驶感受,不但远胜我的高尔夫6,某些方面也强于才买的油混。动力比我试驾的木兰520版差了点,但城里红灯起步,对于我这种一直开小排量油车的人来说,仍然很惊喜。高速上加速也没有测评里说的后继无力。

    可能我习惯了后继无力的加速,感觉不出来吧

    试驾的时候,特意约了一个复杂路况。

    底盘被很多人表扬,确实又韧又稳,过减速带时干净利落,对坑洼路面的滤震做的非常棒,但在六十码过直角弯时,感觉侧倾较大。车速过50,胎噪风噪会很明显,但还是比我的旧车好很多。


    冬天最冷的时候,城里平均电耗14左右,不开空调,只开个方向盘加热,一开空调就超过18。跑高速用辅助驾驶,定速100,电耗15个多,也是不开空调情况下测得。气温15度以上时,城里不到12,跑个国道,均速45,能耗不到十三。就是不知夏天开空调啥样。


    ✏️充电初体验



    一般一个多月才充一次电,所以没装充电桩,离家不远就有个国网充电站,从20多充到80,半个小时左右,80以后充电会越来越慢。

    努力挣v豆,可以兑换充电卡,白嫖的感觉真好



    优缺点总结


    总结一下,这是款很均衡的精品小电车,质量可靠(车机除外),动力够用,底盘舒服,空间越级,内饰我觉得还行,起码没有那种太廉价粗糙的感觉。缺点也很多,不说智能化和新势力对比,但车机动不动掉线,导航垃圾,没有倒车影像,更没有360(360真的很有必要,尤其在过一些窄路,或拥挤地段倒车时,能给人信心)。还有就是续航,冬天一开空调,续航就狂掉,这点真要向国内厂商学习。

    假如电机功率上到150kw,让零百加速起码进7秒,再把方向圈数减半圈,更能突显放大这部车灵动的特性吧。




    #感谢ID3圈主推荐加精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