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日系车总体上不值得购买,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国内销量将会持续下跌。
我以一个工薪阶层普通人的角度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没有数据,数据大家可以自己查。
日系车在国内的销量一直很不错,原因无它,省油省心保值,我认为大多数人买第一台车非常看重这几点,所以日系车在国内保有量大,维修也相对便宜。
但是,
在今天的中国市场,日系车的竞争优势正在被迅速消解。因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车品牌正在迅速崛起,国产车舍得堆料,技术进步极快,几乎可以说是物美价廉。 日系燃油车再省油也省不过混动,更不用说电动车。汽车电动化是大趋势,几乎所有的汽车品牌都在布局电动化,欧洲市场更是明确了2035年不再销售燃油车,丰田章男嘴再硬是没有用的。
再来说保值,兄弟们,关于汽车保值的话题我可能要挨喷了,但是我不吐不快。
先说结论,把保值率作为个人买车决策优先项是一件在我看来极其无法理解的行为。
汽车的本质是代步工具,安全设计、驾乘感受、动力配置应该是评判一辆车是否值得购买的要素,而不是与汽车机械素质不相关的保值率啊兄弟们。举个例子,我买个扳手应该考虑的是它是否趁手,够不够坚固,而不是一年后它还能卖多少钱对不对?有朋友会说保值率好说明市场认可度高,间接说明车子是不错的,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还是要说日系车的保值率是经不起推敲的。
以本田飞度为例,这车的合理定价应该在5万附近,但是它卖多少?10万!兄弟们,花10万买一台5万的车,即便是3年后保值率8成又能如何呢?因为你的钱已经在买新车的时候花出去了。还有更离谱的,拉皮飞度缤智,卖15万!兄弟们,恕我直言,真的不值,溢价太高了。溢价高导致我们为买新车支付了不合理的成本,仅此一条就能抹平保值省油维修便宜省下来的钱。
有朋友会说日系车省心,毛病少。我再说一条结论,中国市场上绝大多数汽车品牌的紧凑车型,闭眼买!因为汽车消费有一个特点,如果第一台车使用体验良好,复购同品牌的概率非常大。而紧凑车型是多数人买车的入门款,紧凑车型的表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车主再次购车决策,所以各大厂商一定会在紧凑车型上下真功夫,在有限的预算内造出耐用的便宜车。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成熟了,成熟车企之间的差距没有那么大,都很耐用。
所以说日系车销量下滑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它的核心竞争力正在被消解,而它溢价高配置低的缺陷会在国产车崛起的今天逐步被放大,我还没说它安全设计的问题呢。
日系车安全系数比较低一直是被诟病的缺点,说日本人故意为之是不妥当的,这跟日本人的民族性格有一定关系。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所以日本制造的理念就是在有限的资源框架内制造出满足需求的产品。石油资源匮乏我就研发如何省油的技术,铁矿少就研发减少钢材依赖的技术,我还得耐用以减少资源浪费。设计理念决定技术路线,技术路线一旦确定就很难更改,一直延续下来就是今天日系车的特点:省油,耐用。但是任何技术路线都有取舍,你省油省钢材就必然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减配,这个地方就是安全,因为安全设计看不见摸不着,消费者很难发现,这也是日本人鸡贼的地方。百万豪车艾尔法跟岚图对撞的新闻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俩车价格相差了几倍不止,然后有人就拆开了艾尔法看,结果发现艾尔法是有后防撞梁接口设计的,但是日本人在本该配置防撞梁的地方塞了泡沫。泡沫好啊,减重省钱还不出故障。
其实对安全设计的不重视从二战零式战机就能看出来,是有传统的。零式战机优点机动好航程远(省油),缺点就是这款战机几乎减配了所有对驾驶员的安全防护,就是为了减重,所以说对驾驶员生命的重视不足是日本制造的一大特点。
岛国地理还决定了日本人的性格,格局小,目光不长远,小气。以新能源为例,日本的车用氢能技术其实是很先进的,这个领域内的绝大多数专利都在日系品牌手里,但是日本人只想吃专利垄断的饭,结果没想到中美两个大国直接换了一条赛道,不带你玩了,你技术再先进也没用,因为中美是两个最大的汽车市场,没有市场落地的技术等于零。再看看人家马斯克怎么玩的?专利免费共享,中国顺势跟进,电动车一下子就起来了,这就是格局。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国内汽车市场将迎来大变局,日系车将会在可预见的将来销量崩盘,我个人认为起码跌五成,时间跨度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10年,它终将回归到它应该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