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风口浪尖上的凡尔赛C5 X,Vol.1:有关车机

    2021-12-18发布于:凡尔赛C5 X车友圈

    #能不能给法系车一个机会

    撰文 | 快乐的朔杨


    到今天为止,围绕凡尔赛C5 X的互联网争论已经进行了快四周,目前还是一浪接着一浪,吃瓜吃到吐,完全没有停息的势头。


    其实针对凡尔赛这款车,《法力无边》想说的、能说的也有不少。于是就有了“风口浪尖,再议凡尔赛C5 X”这个系列报道。


    我们希望通过三次推送,围绕三个问题,聊清楚我们对这款尚且可以被称作“网红产品”的新车,以及围绕在它周围一系列争议的看法。


    今天,我们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


    “为什么这套同级自定义程度最高的车机,却被批评不好上手?”


    这不是《法力无边》第一次触及凡尔赛C5 X车机的话题,前两天四级车车主周教练才通过视频演示了玩转这套车机的正确方式——要给我们脸上贴点金,我们也算是为“降低车机学习成本”尽了一份绵薄之力吧。


    后来,视频被热心网友搬到了Bilibili,播放量还不错,也产生了大量的讨论,没有看过的朋友也可以再温习一下。


    ,时长15:16


    不过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聊得更加深入一点。有关凡尔赛车机争吵得再凶的问题,我想各方还是有一点共识的:不好上手,有学习成本。


    纵观全网,几乎所有有关凡尔赛车机的争论都基于“不好上手”这个前提而来,但是很少有人说清,“不好上手”的感觉从何而来。


    2021广州车展期间,我花了不少时间摆弄展车的车机,厘清操作逻辑的同时还想了想为什么觉得别扭,后来也算悟出了一点心得。



    熟悉消费电子产品的朋友会发现,凡尔赛C5 X二三四级车搭载的这套IVI2020车机UI设计比较类似Windows的MetroUI,包括主屏信息卡片的交互方式,都和当年的WindowsPhone是同一个路数,理论上是不应该这么费劲的。


    可麻烦也就麻烦在这儿!因为凡尔赛这套车机的交互方式貌似手机,却没有把手机那套点、按、滑动的逻辑完全照搬过来。


    这套车机仅仅是形似Metro UI而已


    这就产生了第一类问题:发现没有返回键,下意识套用全面屏手机屏幕边缘侧滑的返回手势,呼出的却是几个类似前代NAC车机主屏的快捷方式。


    长按组织桌面磁贴,磁贴并没有随预期摇动或漂浮起来,反而进入了一个二级菜单,桌面的个性化布置需要在这个菜单中通过多次点按和拖动实现,层级比手机深了不少。


    无论是滑动翻页还是拖动图标,这套系统动画都要比手机慢一拍,倒也不是卡顿掉帧,单纯就是动画时间比手机长不少,手感也比较粘滞。


    而像安卓手机那样在桌面两指撮合组织主屏的操作,在IVI2020上也是不适用的。


    车机菜单的线性动画跟不上手指移动的速度,

    会有些粘滞感


    这种操作上的陌生感和视觉上的熟悉感在新车主初上手时形成了明显反差,好似路上看到一个熟人,上去打招呼却发现认错人了,多少会有点疏离感吧。


    至于原因,想必和车机采用Linux底层,UI由哈曼二次开发有关。


    相较而言,有些自主品牌采用的安卓系统车机虽然没有针对驾驶进行针对性优化,硬件配置也谈不上好用,但至少在上手性方面不会出什么岔子,无非就是安卓三大金刚键呗。


    手机的操作被无缝搬到汽车上来,合不合适有待商榷,但保证用户会用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几乎是零难度上手。


    HMI人机交互界面由哈曼设计,并非网传的华为;

    华为负责的是系统底层云平台


    不过咱们客观点说,苹果iPhone用习惯了,突然换到安卓也得适应一两周;华为EMUI升级到HarmonyOS,好多操作变了,我也适应了好些日子。


    车子提到手多用用,操作逻辑上的变化肯定是能够习惯的,这其实算不上缺点。


    要说目前这套车机比较明显的遗憾,我觉得还是出现在UI交互的引导上。这里我还是通过手机举例子。


    当手机需要引入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时,它会通过多种方式,或动画、文字,在菜单中引导使用者学习全新的操作,帮助使用者找到并学会想要的功能,尽可能降低潜在的“学习成本”。



    反观凡尔赛这套车机,之所以很多菜单点进去会不知所措,有些功能会找不到,其实就是这一环出现了问题。


    举一个讨论比较多的例子,之所以很多人初次接触凡尔赛C5 X找不到HUD高度调节旋钮(我在不同场合前后找了3次,也没找到,还是后面问销售才知道),是因为人刚上手,很难联想到那个开关会被布置在后视镜旋钮上,奈何系统也没有明示这一点,非得消费者自己翻说明书才能学会。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整个过程无疑是很不愉悦的。



    而这个问题分明很好解决——就像下面手机“悬停亮屏”那个设置项一样,在车机HUD亮度调节菜单下面多写一行字,直接告诉驾驶员高度调节在后视镜拨杆上不就行了?


    类似的小瑕疵在凡尔赛的车机中并不鲜见,好在它们都不难优化。


    比如菜单中不甚准确的汉化词条需要尽快调整——现在标示“座舱”的滑块控制的是车机屏幕的亮度,定速巡航也被直译为“巡航控制”,这些翻译易对用户产生误导。


    ,时长00:36

    谁能想到“座舱”菜单控制的竟是显示屏亮度?


    定速巡航采用直译,不符合日常语用习惯


    不少系统菜单的层级关系不甚明确,同样字号同样背景色,有的菜单可以点按,有的却不行,色彩配搭还得再调整。


    这两项菜单看起来都可以点,

    但上面那一项是点不动的


    目前仪表、HUD自定义界面的背景图不够准确,本应显示于HUD的控件在系统UI中处于仪表车速表的位置,换张既有挡风玻璃又有仪表盘的背景图,微调控件方格的位置其实就会直观不少。


    图示在仪表上半部分的信息实际投在HUD上,

    初上手容易混淆


    目前小控件选择界面缺少文字引导,单凭图形让人猜测功能的感受可不怎么友好,可以参照安卓手机在控件下方用文字标注尺寸和功能。


    纯图形化菜单一眼看过去容易犯迷糊


    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引导性文字


    通风、加热、按摩菜单逻辑混乱的问题其实也不难解决,调整一下默认车机菜单的布置,把座椅通风、加热、按摩的快捷菜单默认放到主页第二屏上,让乘客可以一键开启,而不必自己摸索调整控件位置再去自定义。


    其实凡尔赛C5 X默认桌面的UI完全可以多推敲推敲,把使用最高频的控件出厂时就放在明面上,模糊掉应用列表这个概念,间接简化掉层层嵌套的菜单逻辑,让不太喜欢玩数码的消费者上来就能用顺手。


    建议把这组控件默认安排在第二屏


    这些其实都是一个OTA就能直接搞定的事儿,做起来宜早不宜迟。


    第三类问题就是系统稳定性了,目前系统版本下凡尔赛的车机还是有些小Bug,比如偶然会白屏的导航控件,丢失信号后就很难重新连接的车机网络,以及语音收音时间过长、录入杂音过多导致识别异常的语音识别。


    不过想到本月车机固件还有一版更新,估计这些零零碎碎的小毛病到时候就都能解决了。


    总之,针对凡尔赛这套车机,我们的观点很明确:面对一套新的系统操作逻辑,有学习成本不假,使用时间长了自然也会适应,但这不是不去优化易用性的借口。在引导消费者学习操作逻辑,增强UI可读性和直观性方面,雪铁龙还有不少事可以做。


    至于某些媒体表达的“不会用,是因为你没学会,自己看说明书多学学”这种观点,我说难听一点:对当下的雪铁龙,这么说话真的不会太傲慢吗?【MERCI】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