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婆决定定车其实是相当冲动的行为, 今年一月份, 当上海新的限行政策出台之后, 还在开外牌的我, 知道自己终于还是需要上海牌照掏钱了。 于是乎先确定需要绿牌。
1月10日的上午, 在跑了好几个4S店之后, 老婆想起来我10来天之前给她发过图片的MODEL Y, 于是我们决定一起去离家不远的蓝天路特斯拉看看。
到了店里转了20分钟, 我和老婆都认为, 和特斯拉比起来,我们之前看过的其他所有新能源车都仿佛是不同次元的产品, 然后当老婆在3和Y之间纠结的时候(销售一直强调两辆车的区别不大,我估计可能是因为Y的订单已经爆了,所以主推产能比较充裕的3.), 我跑到Y的后座坐了1分钟, 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定了Y。
于是乎开始了漫漫等车路。期间关于产能,关于交付不给力, 关于颜色会导致订单提前或押后, 或者吐槽上海交付比外地慢很多的小插曲等等按下不表。
1月10日下午1点下订单, 4月12日下午1点提车,整整3个月。

女儿来做车模
到目前为止, 已经开了2个多月,里程很快就要突破4500公里了, 我先说个正面总结: 省钱,好开, 空间大。虽然当时只是一股冲动, 但是, 车买对了。
首先说下省钱,下面计算下从提车开始到今天为止充电的花费, 因为还有超冲免费里程,所以全部都是第三方充电的费用。
超冲我们还剩560公里的额度, 所以超冲使用了大约1000公里的里程,按照9折来算把,就是900公里。
另外还有今年51期间超冲免费的时候, 去了趟常州, 来回大约跑掉400公里, 所以这个部分的公里数也减掉。
所以4478-1300=3178公里,虽然这里面还有部分免费的电但是实在无法统计,就只能算一起了, 所以这个开支只适用于我个人情况,请大家谅解。
综上所述,我目前为止充电花的钱包括:在加电APP 充电150花费, 以及E充电APP花费100元(还有52元余额没有用)。 250/3178=0.07元/km。
自从买了特斯拉, 油价于我如浮云, 前几天听办公室同事聊油价重回7块吐槽桶太贵了的时候, 我的内心毫无波澜。

江浙沪地区,超冲遍地

免费超冲很香
第二谈一谈好开, 应该说从驾驶的角度, 特斯拉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我曾经深度试驾过MOEDL S 和MODEL X, 所以当我定完车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试驾过, 为了保险特地在某个工作日偷偷溜出来跑去试驾。
然而, 当我把车开出车位的那瞬间, 我就确定了, 特斯拉还是特斯拉,紧绷绷的底盘, 紧绷绷的方向盘, 清晰的路感以及极其线性的电门体验, 虽然这些特质你在不同品牌的不同车型上面都找到类似特征, 但是把这些特征综合在一起的, 只有特斯拉, 而且虽然特斯拉很快, 但是快的很沉稳, 快的有自信, 最主要的, 快让我快乐。 红灯起步虽然只能爽3秒, 但是3秒真的很爽阿。
至于动力在高速上给我带来的自信, 至少我目前再也不用小心翼翼的去计算自己是不是能够赶在前车和左侧车辆之间的距离变得不够安全之前超过去, 有速度, 有自信并且再强调, 足够的加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意味着安全。
如果喜欢驾驶的朋友, 建议你试试标准加速模式+运动模式转向。 此时的驾驶感一定能让你回想起电动卡丁车。
第三说说空间大, 因为我有朋友有X, 所以我曾经特地和他一起对比过二者的空间, 在不考虑第三排的情况下, Y和X的第一二排乘坐空间几乎没有差距, X的第二排头部空间由于鸥翼门的原因, 观感上没有Y那么通透。 但是Y的驾驶位依然没有X的感受通透,主要原因是X那块巨大的前挡风玻璃。
储物空间的话 网上已经很多视频和图片了,所以我就不复述了, 我的感觉就是超过我需要的大, 用车两个多月, 车里虽然多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 但是我的前备箱依然是空的, 我的后备箱也仅仅只是把下面的大坑用露营设备和充电设备塞满了。我在考虑要不要把女儿的自行车和滑板车放在车里, 这样下楼玩的时候就不需要带上带下了。
以上就是正面的几个总结, 下面就该说说负面了:
- 是我最大的诟病, 悬挂系统太掉价, 30多万的车, 虽然底盘很紧绷, 但是悬挂对震动的过滤挺差的, 之前有人说和20万以内合资车水平差不多, 我觉得可能还是保守了点, 15万左右的合资品牌水平吧。
2. 在处理共振之前, 虽然不严重,但是每次走相对粗糙一点路面的时候, 确实可以感觉到一种低音共振, 不过幸好处理过之后大大减轻,目前新出厂的新车也都标配了这样的处理方式, 所以现在大多数新车主应该不太会感觉到共振了, 车开起来还是很整的感觉。
3. 在美国买Y, 标配还是送随车充的, 这个配备虽然不值多少钱, 但是很影响心情, 为啥中国的Y不送随车冲?要知道随车冲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薅羊毛工具, 贴膜的时候拿出来充一点, 去农家乐拿出来充一点, 只要有电, 随时能补充一点, 多少不重要, 重要的是用随车冲薅羊毛的时候, 我开心阿。
3度多的电,市区续航成绩。
3度多的电,市区续航成绩。
所以, 提车2个多月, 我越来越觉得我当时的冲动让我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原定准备买的是16万左右的插电混动车)。
虽然在这两个多月中, 特斯拉遭遇到了入华以来最大的舆论风波, 刹车门事件带来的影响至今在我的亲戚中传播(一年都不会主动和我说一句话的舅舅都发消息问我是不是买了特斯拉, 让我小心刹车问题。) 但是,我可以很有信心的告诉自己和身边的人, 如果你想买一辆省钱, 好开, 又足够一家人(3-4口人)使用的车,Y是个省钱好用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