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7发布于:小米SU7车友圈
结论:能进第一梯队,小米牛的,值得买但是个性格很纠结的车。如果让我买,我还是会选特斯拉。 公司给我发的su7,属于重磅车,多开几天,感受分几天输出。今天开了一天,高速/城市/晚高峰/充电/智能驾驶。简单体验了一下,先输出一波。 1. 性格,这车感觉很分裂。既要维持运动性能感又要兼顾家用舒适,想要的太多了,反倒是有点不极至,所以感觉怪怪的。 2. 操控,方向+悬挂的体感就是很纠结的感觉,既要运动又要别太颠,外加上车长有一点开船感,不够轻盈紧凑,不是一块。悬架质感是好的,调教也不错,过了几个减速带是能超出预期的。 3. 电门,前段有一点点点空档,踩了没用但是过了那个临界点会非常唐突的加速,导致总掌握不好那个力度。而且整个加速有很明显的不均匀分布,前段贼窜别管哪个模式,中后反应变慢,分界线太明显了。(简单说就是不够线性) 4. 刹车,很软。这个车重惯性起来以后需要比较早/大力刹车,安全感不足。是我买来会换刹车。刹车和油门踏板的高低感觉有一点不舒服,总是找不到那个最好的位置。 5. 智能,是我见过最好的,反应速度、应对复杂程度没得说。语音识别小爱同学把特斯拉打死,智能驾驶也不错,还知道自己出去待转区。我是比较硬核的不在意智能驾驶,这就不啰嗦了。 6. 内饰,小米做了这些年硬件了,没啥好评价的,细节质感都在线,唯独这个车的座椅啊,好硬,很难受且前后都不咋滴。另外我发现一个细节车门很长,如果车位空间很紧,车门开合空间很小,钻进来钻出去很难。 7. 能耗,不算省电,预估比特斯拉的能耗高出来30-40(150-160vs190)算可以的。 8. 车机很丝滑,速度嘎嘎快,和玩小米手机一样快。但是感觉逻辑有点冗余,复杂。来回来去点。但是倒车感觉位置很奇怪,很低..看的人很晕。 今天就这么多,明天再体验一天分享第二天的体验。以上我的感受,不是诋毁国产品牌,是为了让国产品牌做的更好,请不要打我。
小米本来就是世界第一
你这….
如果是手机也就世界第三 上面有苹果和三星 如果美国不打压华为 是不是第三不好说
这些大部分用户都体感不到、没开过那么多车,销量说明su7还是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
你这话说的对,大多数人感受不出来也没开过几个车,所以想买就买没啥
刹车软直接劝退,上一辆车就因为刹不住车报废了
应该说的是脚感软,这个刹车距离,也就是制动力是第一梯队的
没说刹不住哈
特斯拉好丑呀,我下不去手
来个好看的车推荐
特斯拉名字都不好听,感觉这个名字怪怪的
那个公司呀 还可以给员工发小米汽车的
为什么不可以换个角度来说呢,一款家轿电车,却能提供性能体验,20多万的车,不但外观颜值顶级,内饰也很能打
我为啥要换个角度 都是夸的,买的人咋参考?
哥,冬天实际续航大概多少呀
选配轮毂卡钳会不会好使点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