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发布于:长安UNI-Z PHEV车友圈
昨天我在抖音看到一个小网红(粉丝30万)在批评中国发展电车,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在视频下方留言说:“电车是汽车今后发展的方向。” 今天一看,有100多条回复我。除了少数理性探讨的外,大多数都是喷我,说我被洗脑。这还是客气的,个别没素质的人直接口吐芬芳。 对此,我只能叹气。我看他们喷电车的理由,真的怀疑他们开过电车没有。不是“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吗?不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 我赞成电车路线,不是冲口而出,而是自己开过油车,现在选择了混动电车(经过深思熟虑),亲身体验,有一点发言权。 上来就说重点:我认为,电车最大的优势,是动能回收!其他新能源路线,如日本主推的氢能源,这一点绝对比不上。 说实例。今天我走30公里山路,走了个“N”字形:下坡、上坡、下坡。中午出发时,电量剩余23%,到达目的地,电量反倒成了34%,剩余油量减少了12公里(原945,满990)。这就是动能回收的魅力。 其次,电车的动力,比同价位的油车好太多,并且非常线性。没有抖动,没有“热车”的概念。我还是家用入门级混动电车唉,那些高级电车就不知道多爽了。 还有就是电车的静谧,也是油车比不了的。 其他功能,我比较看重空调。以前开油车(小排量,但价格比现在这混动贵),重庆的夏天不能没有空调,但在大上坡时,动力大受影响,甚至要暂时关闭空调上坡。 可以说,同级别的车,开过了电车,根本不想再开油车。 如果开头说的小网红和评论区喷我的网友们,真正两种车都开过,绝对喷不出来! 有种奇怪的论调:电车既然这么好,外国怎么打退堂鼓了? 电车一开始就是外国搞起来的,后来中国在这一领域发展太快,他们被反超。为了阻碍中国这个大产业崛起,他们才“装着”退却。 我这么推崇电车,是不是在建议大家都去买? 非也非也。电车是大方向,但现在的电池仍不成熟。可以说,现在的电车,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都是过渡产品,最终会被固态电池淘汰。 我这样说是不是自相矛盾?不是,我说过,我是深思熟虑的。固态电池现在还在研发阶段,到出产、到量产、到普及,价格降到现在电车差不多,应该还有十年。过渡十年,我是不是正好换固态电池? 如果你不急于换车(或买车),完全可以等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轻量化、续航等各方面,必将淘汰现在的所有电车,也必将冲击现在的油车市场! 还有一种论调也很可笑,他们担忧将来电池换下来,成了垃圾,无法处理。你要相信科技的力量,不然,你和一百多年前担心火车破坏风水的人有何两样? 小网红视频中说,电车6年就得换电池。我不知道他这信息怎么来的。问一问网约车师傅吧,他们跑了多少公里。如果跑了二三十万公里还谈保值率,我只能“呵呵”。 还有一种言论,我看了哭笑不得。经常看到帖子说,自己开电车回老家,路上充电不方便,比亲戚朋友的油车晚到家。我请问这些网友,你买车的时候没考虑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现在电车的高速表现不如油车,既然你经常跑长途,就老老实实买油车吧。你买了电车,又拿电车的短板,与油车的优势去比,累不累啊? 还有人说,今后电车优惠政策会取消,电车使用成本会提高。这个我也肯定。但不能因此就不用车,是吧?比如以后省道也收费,是不是大家就不开车出门了? 当然,我推崇电车,是站在当前的技术层面说的。更长远地看,固态电池肯定不是终点。比如某天核电技术用于汽车,或者人类发现新物质了,迭代更新很正常。 人类不会停滞不前,人的思想更不能故步自封!
我也开过油车,但是坐过纯电的500公里的高速长途,途中充了3次电每次差不多一小时,所以我也是选择了插混,市区用电,长途高速就用混动模式,这样就不用抢充电桩了,是真的香
就是,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用车需求买,不要拿电车的短板去跟油车的优势比,然后喷电车不行
对的各有各的优势,所以就选插混,都可以用
@私想的老马:就是,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用车需求买,不要拿电车的短板去跟油车的优势比,然后喷电车不行
电驱动车是未来没错,但电的产生方式现在的所谓新能源车肯定是过渡产品,氢能源、核聚变等发电方式才是。
大夏天的油车空调确实不咋地,电车或者混动的空调更给力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