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QY靖哥哥头像QY靖哥哥头像

    QY靖哥哥

    长安UNI-K 智电iDD车主·车龄2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3登录大师LV3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4持之以恒LV4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图文爆款大师LV1图文爆款大师LV1

    插电和增程谁更省油,别再听“专家”胡扯了

    2024-04-07发布于:零跑C11车友圈

    最近看了很多有关于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谁更省油的文章和视频,以及各种同价位区间车型的对比等等,本人作为一名驾驶插电混动车一年以上的车主,觉得很有必要出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正在考虑买车或换车,目标新能源车,同时买纯电又有续航焦虑的话,那么插电混动或增程混动一定是目前最优的选择,至于选哪种动力系统更好,在这里我暂不作评论(个人更喜欢增程),这里我想先聊聊“省油“这个话题,那么到底是插电混动耗油还是增程混动更耗油呢?我觉得这是个“伪命题”,那是因为无论插电也好、增程也好,有个非常重要的生命指标被那些所谓的“专家”掩盖了,这个指标就是“纯电续航里程”,因为这里所说的所有油耗都是指“亏电消耗”,当我们面对一台背着一个大电池、纯电续航足够长的插电或增程车的时候,也许这一年当中想遇到“亏电”的机会都难,我自己这台插电车纯电可跑135公里,不跑长途的话两三天充电一次,基本上不用烧油,但如果纯电续航里程可达到两三百公里的话,偶尔跑一次长途,一个来回也几乎不用烧油,即使到了迫不得已需要烧油的时候,也许距离目的地也不会太远了。如果家中有条件装充电桩的话,用电成本仅几分钱一公里,出行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因此“纯电续航里程”这个指标有多重要大家理解了吧! 结论:所有只讲“亏电油耗”,不讲“纯电续航”的言论都是耍流氓!!! 最后谈谈我个人为什么偏爱增程混动吧。 一、增程混动的发动机只负责充电,不参与驱动,少了个变速箱,正所谓少个香炉少个鬼,也降低了个故率; 二、增程混动没有变速箱,能够为大电池腾出更多的空间,可以把纯电续航做的更长; 三、增程混动发动机不参与驱动,驾驶体验更好,无论亏电不亏电,开起来都跟电车一样。 下面推荐几款15w左右,纯电续航OK且性价比高的增程混动车型(见图): 1、深蓝s7_200Max(纯电续航200公里) 2、零跑c11_300智享版(纯电续航300公里) 3、启源a07_200pro(纯电续航200公里) 4、哪吒s1060Lite(纯电续航200公里)

    作者提到的车系:


    • 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两三百公里有点理想化了,纯电续航里程是Cltc300公里,市区内跑跑无所谓了,但现实是跑高速的时候,要考虑是否使用空调、车身的重量、车速开多快,实际也就只能跑个150公里左右,因为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辆,所以要保电提供动力,不可能把电量全部跑光的。以我个人经验,超过200公里的路程,除非到目的地或者途中有充电的条件,否则你就得靠烧油来保电。

      评论发表于2024-04-08
      • 就算300公里有点理想化,再怎么着打个7折也还有210公里吧,总比BYD宋的低配55公里(高配也就110公里)好太多了吧,55公里跑高速打个7折还剩多少呀?

        回复发表于2024-04-08
      • 5-7折吧,增程6-7个油其实和插混高速上油耗差不大

        @QY靖哥哥就算300公里有点理想化,再怎么着打个7折也还有210公里吧,总比BYD宋的低配55公里(高配也就110公里)好太多了吧,55公里跑高速打个7折还剩多少呀?

        回复发表于2024-04-08
    • 增程和自吸单档插混有电一条龙亏电一条虫,一旦低温和老化导致电池容量衰减过多就严重影响体验。开的越久体验越差,我的车0电能干到190,电池有没有电动力都嘎嘎猛。高速全程一路超车。跑150油耗8~9。老老实实120跑油耗5~6。这就是三档插混的优势

      评论发表于2024-04-10
      • 这我算优势啊?老老实实的我跑120油耗才4-5个油?优势在哪里?2.0t的油车。看中的点就是一个绿牌,一个有纯电行驶的好处。就没有了

        回复发表于2024-04-12
      • 动力不是一个级别,不要拿龟车和性能车比油耗

        @手机用户55825291715这我算优势啊?老老实实的我跑120油耗才4-5个油?优势在哪里?2.0t的油车。看中的点就是一个绿牌,一个有纯电行驶的好处。就没有了

        回复发表于2024-04-12
    • 买插混和增程的需求不一样吧,插混基本是油车的替代产品。增程适合日常通勤比较少,每周100到200公里,偶尔有长途需求的人买的,特别是赶着节假日有长途需求的,毕竟纯电节假日不好充电

      评论发表于2024-04-09
      • 都背着大书包,一直纯电跑了。还弄啥增程车啊?直接上纯电车呗。大不了,有跑长长途时后备箱带个发电机、两桶油不就行了。何必开增程每天背着发动机和油箱,还不用。多浪费。

        评论发表于2024-04-09
      • 电车和油车长时间会共存,看用车场景,轿车和中型以下SUV电车有优势,中大型以上SUV越野车跑车油车更有优势,混动目前看来缺点最多充电非常慢而且故障率高贬值率高可能会最先被淘汰

        评论发表于2024-04-10
        • 混动是过度方案,充电桩毕竟还太少,充电功率又被限制,设计的充电功率高也会被充电桩最大功率限制还有同桩的其他车分流,公用充电桩价格又高,我路过两个服务区都只有四个桩,都占着,我还等吗?肯定开车走了。然后就是价格问题,我在家充电波谷三四毛,出门直接烧油多方便啊,一百几十公里就有一座加油站,几分钟就可以加满油。电是比较虚的,标六百公里续航的,你可以开五百,也可以开三百,续航高的也有里程焦虑问题,你的车电还可以跑二百公里,那看到充电桩你充不充?充的话前边排队你可能赶时间,不充的话前边找不到充电桩咋办?或许前边排更长的队呢?

          回复发表于2024-04-11
        • 有道理

          @咸鱼²混动是过度方案,充电桩毕竟还太少,充电功率又被限制,设计的充电功率高也会被充电桩最大功率限制还有同桩的其他车分流,公用充电桩价格又高,我路过两个服务区都只有四个桩,都占着,我还等吗?肯定开车走了。然后就是价格问题,我在家充电波谷三四毛,出门直接烧油多方便啊,一百几十公里就有一座加油站,几分钟就可以加满油。电是比较虚的,标六百公里续航的,你可以开五百,也可以开三百,续航高的也有里程焦虑问题,你的车电还可以跑二百公里,那看到充电桩你充不充?充的话前边排队你可能赶时间,不充的话前边找不到充电桩咋办?或许前边排更长的队呢?

          回复发表于2024-04-11
      • 还“增程发动机不参与驱动”增程车上那叫增程器,比发动机多了一个发电机!增程器是可以发电直驱车轮电机的 !并不是只用来给电池充电!充电只是极少数情况下

        评论发表于2024-04-08
        • 增程发动机不参与驱动应该是指不直接通过传动轴驱动车轮

          回复发表于2024-04-09
        • 建议你还是多学习学习增程混动的原理吧,发动机直驱车轮是必须经过变速箱的,这里所谓的增程器其实就是大电池带着个“充电宝”,发动机当发电机来用!

          回复发表于2024-04-09
      • 楼主
        QY靖哥哥头像QY靖哥哥头像

        QY靖哥哥

        长安UNI-K 智电iDD车主·车龄2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3登录大师LV3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4持之以恒LV4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 图文爆款大师LV1图文爆款大师LV1

        大家认同吗?

        评论发表于2024-04-13
        • 和我想法一样 所以我购买了续航300的零跑 百分之95都用电 唯一用油就是跑长途 一年也就几次

          评论发表于2024-04-08
        • 正直清泉6k7头像正直清泉6k7头像

          正直清泉6k7

          零跑C11车主·车龄1年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3登录大师LV3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4懂车智多星LV4
          • 图文爆款大师LV1图文爆款大师LV1

          去过只用油肯定混动更省油,增程的意义是80%的场景都是用电不用油。

          评论发表于2024-04-07
        • 结果是大多数买了插混或者增程车的人比买纯电的更焦虑啦

          评论发表于2024-04-08
        • 还是国产香头像还是国产香头像

          还是国产香

          岚图FREE车主·车龄1年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3登录大师LV3
          • 懂车评论员LV3懂车评论员LV3
          • 持之以恒LV4持之以恒LV4
          • 懂车智多星LV3懂车智多星LV3

          插混对比增程就相当于脱裤子放屁💨,理论上插混双系统更可靠但是实际使用中任何一个系统出故障都得趴窝,增程表面上是给电车配个随车发电机但是实际技术含量很高,看看外国老牌燃油车为啥玩不转就是因为赚钱的专利在我们手里,就像燃油车我们玩不转是因为赚钱的专利在他们手里

          评论发表于2024-04-11
        • 有没有那种,纯电 500 公里续航,不够再烧油发电的增程啊

          评论发表于2024-04-09
          • 你买个纯电,再去加装一个汽油发电机放后备箱

            回复发表于2024-04-10
        • 不能一概而论,高速工况电耗要比平时高一倍多,此时差混的发动机直驱更有优势

          评论发表于2024-04-12
          • 确实如此,所以说增程系统纯电续航一定够长,这样跑高速即使打个六七折还有百多公里,同时发电机较早的介入充电,这样就能保证高速行驶的畅顺。还是那句话,无论混动也是、增程也好,纯电续航里程始终不怕多!

            回复发表于2024-04-12
          • 高速插混也费油,比增程省不到10%

            回复发表于2024-04-17
        • 那唐的电池215,蓝山的电池180,还有好几款插混电池都是200的你怎么不说?

          评论发表于2024-04-09
        • 都是相对的

          评论发表于2024-04-16
          • 无论再怎么相对,总之选择插混或增程车,除了外观质量以外,最需要关注的指标就是“纯电续航里程”,记住这点准没错!

            回复发表于2024-04-16
          • 要纯电续航长还是短

            @QY靖哥哥无论再怎么相对,总之选择插混或增程车,除了外观质量以外,最需要关注的指标就是“纯电续航里程”,记住这点准没错!

            回复发表于2024-04-16
        • 零跑的增程是真丑啊

          评论发表于2024-04-11
        • 看个人使用场景,城区多北方就增程,南方就纯电,高速多就插混

          评论发表于2024-04-09
          • 我在广东,我就是买的纯电

            回复发表于2024-04-11
        • 增程是烧油充电,油和电哪个便宜

          评论发表于2024-04-09
          • 是可以烧油充电,也可以充电桩充电 。 增程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里程焦虑,不是为了让你算烧油合算还是充电合算

            回复发表于2024-04-10
          • 看个人需要了,一般家用通勤的话,当然大电池的增程合适,毕竟不经常长途旅行,万一有的话出门也没有里程焦虑,后期维护成本也低

            回复发表于2024-04-10
        • 增程缺点(以我的SL03的轿车为例),长时间极高速(速度超过150)或长时间爬坡,油耗高且可能无法保住电,然后正常速度高速(120)油耗略高于带档位的混动,其他均优于多档位混动,尤其是体验上和纯电几乎一样,纯电里程也更长。当然还有一点,因为只有电机驱动,加速性能可能低于能并联直驱的多档混动。 我的SL03不开空调适宜温度,市区油耗可以到4.5L以下,郊区70KM时速最低能4L以下,120公里高速巡航油耗大约是6L(晚上路况好全程100公里含返程,非表显而是测算出的油耗,表显略低于实际油耗),同事的秦dmi同样路况120速度油耗是5.5L。

          评论发表于2024-04-09
          • 宋plus跑高速表显油耗3.1+1.2kwh,时速90。如果时速131激烈驾驶,油耗8.5+2.6kwh

            回复发表于2024-04-09
          • 长时间150都够狠的了。跑过长距离130左右刚好能保得住电,也就是03大概在140左右会开始有保不住电的工况。发动机就那功率小没办法 均速116已经是尽力压130-140来跑了

            回复发表于2024-04-09
        • 哪吒S大版,增程1160,310不香吗?

          评论发表于2024-04-10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