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发布
南京2.23高层小区发生火灾,造成了人员伤亡,原因据说是楼下停放电动自行车着火。后面江苏肯定会再次整治电动自行车进楼道。但我想说治标不治本。对于很多没有汽车的人来说,电瓶车是刚需,必须要充电的。光禁没有用,还是会有很多人图方便进室内充电。原因是小区内没有室外带雨棚的充电处,或者充电桩过少,根本满足不了居民需求。应该出新政把投在公交停车站、建智能厕所、翻修新路的钱投在老小区改造。新小区立项必须规划足够数量室外充电桩。而电动汽车在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充电停放同样隐患巨大,电动汽车一旦着火比二轮电瓶车火势更大,灭火更难。新立项的小区,应该在小区内建专门的停车楼与住宅区区分并且配备专门的灭火设施。老小区地下停车场改造配备专门灭火设施,及早灭火或者限制火灾范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避免伤亡
从前助动自行车普遍用铅酸电池的时候,几乎没听说过充电发生火灾。自从有了锂电池,相关新闻就时不时出现。
都是一些改装过锂电池🔋,质量参差不齐
铅酸不会.就怕私改锂电
锂电池才是最大的祸根。铅酸电池电驴子根本不会发生爆燃和剧烈燃烧。铅酸电池发生短路就噗嗤一阵烟结束了,而且电瓶之间只要某一块故障,基本就形成闭环电路了。
正解
我平时停小毛驴,看到那种座椅下方挂个锂电池的,我都离远点,夏天那玩意很容易自燃!
当初建这些像小山一样高的安置房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这些实际的问题,只知道用最小的地,安置最多的居民,把原住民房子拆掉,把原来的土地卖掉续命土地财政,钱赚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住那么高的楼将来可能会面对什么样的一大堆问题,哪管这些,钱到手就好了呀 悲哀
寅吃卯粮,哪管死后巨浪滔天。
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就不知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火灾之后的图片来看。火势能从1楼一直烧到31楼。起码有几点有问题。第一,楼层的消防不达标,在火源隔绝和烟气隔绝上是不符合国标的(GB50001-2014),那么请问,消防负责人是谁?第二,楼体的保温层没有使用阻燃材料,在楼层间要使用火源隔绝,楼板要有耐火时间要求的,那么请问,谁验收通过的?第三,电动车违规在架空层充电。可为什么所有的自媒体包括正规媒体都只盯着电动车充电的问题反复的说,来回的说?前两个问题能不能也深挖一下?当然我不清楚该楼的建成时间,但事后一定要严查该小区楼的图纸设计,如果有问题,相关的消防责任人,验收责任人,开发商一定要严格追责。
最近几年的楼盘,真的不行,高周转低质量
电动车就正规企业生产,安全有保障,电瓶车主要是良莠不齐,安全没保障,就像你在飞机上可以用自己的电脑给手机充电,但是不允许用充电宝给手机充电!
全部禁止生产电动汽车和电动摩托车,这些移动火源会浪费很多消防资源。而且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尽管电瓶车在路上不用看红绿灯还能逆行随意穿插,充电起火事故频发,国内依然到处都是电瓶车,我去过韩国印尼和欧洲没见到过电瓶车,反而摩托车有很多,特别是印尼,摩托车和汽车同权,看红绿灯礼让行人遵守交规,井井有条
印尼最吓人,摩托车呼的一声就过去可,据当地人说3000万轿车,8000万摩托车,当地汽配市场卖摩托汽配的特别多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