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三缸,狗都不要
你这不骂理想车主呢吗。
不坑穷逼
电池市场均价1000/度,C11纯电79度,增程低配30度,差49度,推算差价4.9W。现在C11纯电17.58万,增程低配15.58(盲订减4000),差价2w,增程器成本9000,还有2W的富余,个人猜测,低配应该是真皮座椅、前排座椅通风加热、后排座椅加热、电动后尾门。选装包5000(轮毂+前排座椅按摩) 高配20-1.7=18.3W。
不是这么算的 零跑靠这个生存的 要跑量赚钱盈利的 也给后面降价竞争留下不亏本的空间
纯盲猜,就是根据电池价算。但是如果低配没有纯电合适,那这车也不太好卖。现在纯电又降价了,17多点能落地。
@大美花山:不是这么算的 零跑靠这个生存的 要跑量赚钱盈利的 也给后面降价竞争留下不亏本的空间
国人的消费观念其实很奇怪,不是越便宜越好,奔驰宝马如果十几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人买单,比如蔚来理想,人家身价就是这么端着,就是有人买账,至于产品力真值这个车价吗?我看未必。就好比我现在计划买一个25-30w的电动车,然后只会在这个价位类型的产品去做横向对比,然后选择一款比较适合自己的车子,根本不会在十来万的产品堆里去扒拉
是这样的,把预算拔高到25W,你是不会去考虑十几万的车的,同理预算拔高到45W,也不会去考虑三十几万的车的。C11并未跟M5形成竞品,更多的是在抢占十几万的价格区间的增程式产品市场缺口。
所有说制定厂家销售策略的都是人才,常规高端往低端预审比较容易,低端往高端升级就是困难重重,比亚迪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海豹顶配、汉,都20几快三十万的车子给人第一印象还是网约滴滴风满满的,开个二三十万的车子被人误以为跑网约车的,对于潜在客户也是个不小的心理障碍
@月是三更明:是这样的,把预算拔高到25W,你是不会去考虑十几万的车的,同理预算拔高到45W,也不会去考虑三十几万的车的。C11并未跟M5形成竞品,更多的是在抢占十几万的价格区间的增程式产品市场缺口。
感觉m5还有个问题,就是作为suv地台过高
什么叫地台?
外表看是suv,内部其实是轿车,看那座椅高度,一言难尽
这玩意儿理想用剩下的三缸机
我们20万车主都在用,现在这三杠也很稳,开车是啥毛病没有,不仔细听都感受不到
价格到位就不是问题
去买特斯拉吧。宁愿撞死也别被赛力斯侮辱死。人要活的有骨气,赛力斯是有病吧,这营销看不懂,补偿积分一部分少的,让大部分出来骂。。
是不是意味着要加油充电,每年还要换机油
卷是好事,起码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而且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推出增程车型,说明需求还是实实在在的。
回复楼主